【摘要】創新是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發展的主要方向,以現階段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情況為基礎,結合實際教學特點,分析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創新思路。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 思政工作 創新 思路
現階段,電腦、手機等高新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人們可以依據這些技術獲取更多的信息、知識以及與外界溝通的平臺。由此,在實際發展中新媒體的推廣也在影響著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而在新媒體視域下,傳統意義上的高校思政工作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學生的成長需求,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和學生發展特點,不斷創新高校思政工作思路。本文主要分析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教學工作思路的創新。
一、新媒體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創新作用
在高校思政教學工作中,新媒體具有正反兩面的影響,只有正確處理才能展現出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作用。其中主要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展現思政教學新載體的積極作用。不同時期人們的思維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不但包含了人們自身的主觀理念,也表達了對客體的認識。在推廣新媒體理念和技術的過程中,其具備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同時新媒體在傳遞過程中具備的兼容性,可以預防思政教學工作出現“獨自式”,加大對教師和學生之間對話式思維的了解和分析。新媒體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其具備的開放性和及時性也可以拓展思政教學工作的范疇,并且逐步構建了互動的交流形式。第二,展現出新媒體技術和素養在高校思政教學工作中的必要性。在新媒體視域下,高校的思政教學工作要想不斷創新,就需要突破傳統意義上兩者遵守的邏輯思維。以微博為例的新媒體,主要是遵守商業發展邏輯,注重獲取的經濟效益,從而確保其獲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在實際發展中,一定要全面分析各種主觀影響因素,依據新媒體的特點,構建全面的思政工作發展系統,優化思政教學方向,引導學生構建綜合素養,從而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提供依據。
二、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現狀分析
高校思政教學工作情況較為復雜,在新媒體視域下實施思政教學工作,主要具備以下幾點特點:第一,高校學生對新媒體的應用要比一般人更能快速接受,他們依據媒體創造的平臺進行語言和思想上的溝通,獲取更多自己想要的知識,與傳統意義上的紙媒對比分析可知,新媒體的便捷式更容易獲取學生的喜愛和推廣。但是,學生在操作中會在網絡上消耗大量的時間,學習的目標也不明確,獲取知識的效率較低。第二,很多高校學生對于新媒體的認知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們提出媒體只是方便辦公的應用軟件,在實際發展中并沒有正確應用新媒體這一寬廣的平臺。從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看,實施有效的高校思政教學工作面臨的問題依舊很多,其中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高校教師和學生缺少重要的媒介素養,無法判斷應用媒體信息資源的優劣性,難以正確應用媒體因素。第二,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課程設計較為老套,無法正確應用和推廣媒體。第三,思政教學工作人員應用新媒體技術實施的教學方案并不完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用的素材大都是直接粘貼復制傳遞給學生的,沒有進行統一的整理和分析,這樣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三、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創新
(一)自主應用新媒體,構建多樣化的教學工作平臺
新媒體自身具備一定的特點,特別是在現階段的思政教學工作較為復雜的背景下,正確應用新媒體有助于為實際思政教學工作提供新的發展機遇。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學工作人員以新媒體發展環境為基礎,有效改變教學理念,全面展現教學工作中的優勢,為實際高校思政教學工作提供教師和學生彼此溝通的平臺,促使思政教學信息得以全面傳遞,并且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優化媒體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構建自主學習觀念
學生在應用互聯網信息時,從被動接受到自主獲取,學生可以從多個平臺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資源。但在實際發展中,學生應用互聯網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有效展現媒體教學的作用,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媒體學習中是現階段教學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斷提出新的教學形式,需要教學工作者改變自身的角色,依據平等化、柔性化的教學觀念,對學生的學習實施指導。
(三)優化教學構成,構建專業化觀念
與以往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對比分析可知,新媒體的應用一定要展現出自己的專業性,但是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有關新媒體應用的專業性人此案件較少。在應用新媒體實施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工作人員缺少重要的網絡技術,這樣不但導致自身教學工作壓力較大,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由此可見,在新媒體視域下創新高校思政教學工作,一定要構建專業化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案,對相應的教學工作者實施訓練和培育,從而構建專業化強的師資團隊。在新媒體不斷推廣和應用的過程中,為現階段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創新帶來了新的發展平臺。
(四)有效調節理念,優化工作內容
在新媒體信息推廣的背景下,學校官方提出的相應信息和網絡上“隱性”信息對于學生而言,學生更愿意去溝通和研究后者。因此在新媒體思政教學工作中,教師工作人員一定要調節自身的發展理念,在優化網絡基礎建設的過程中,確保新媒體工作平臺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參與到學校官方信息的溝通和交流中。
結束語:總而言之,全面分析我國高校思政教學工作,從而為設計滿足我國目前高校思政工作的方向提供依據,充分展現新媒體對高校工作的引導作用,符合新媒體視域下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確保高校思政教師將創新思政工作看作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在實際發展中,只有教師不斷發掘思政工作的創新方向,才能拓展我國高校學生的思維,從而提出更為優質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兆文.新媒體視域下高校理工科學生黨建創新工作機制研究[J].教育評論,2015,07:45-48.
[2]徐妍.新媒體視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2:71.
[3]劉鵬,晁代新.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應對[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6:1-2.
作者簡介:方燕,出生年月:1976年8月,性別:女,籍貫:貴州,民族:漢族,學歷:大學學歷,管理學碩士,職稱:講師,工作單位:貴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