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琴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11-01
近期,我校組織部分教師前往銀川一中參觀學習,回來后大家都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也讓教師的角色由過去的傳授者變為了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使得教師必須深入到每個小組,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適時地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從而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組織學生在主動發言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下面是我個人在探究性學習課堂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課前要準備充分
部分高中數學的知識點較難,如函數等,往往有學生學完這個章節后,對有些知識不系統不清楚,探究性學習中學生這樣的感覺可能會更嚴重。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我感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讓學生提前預習(最好能養成每節課前都提前預習的習慣),后來,逐漸的有些學生養成了每節課都提前預習的好習慣。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我也發現部分學生總是說沒時間,后來我就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如最少對課本上的知識能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組織敘述,或者不要求你全部理解課本內容,但最起碼對課本中的一段內容或者一句話提出自己的見解,實踐證明,這樣做效果很好。另一方面,在部分章節學完以后,我會讓學生分組準備本章節的主要知識點,以及自己會尋找典型的例題,進行講評,對組織的好的小組及時肯定鼓勵,效果很好。同時,所謂的典型例題,不一定要很難,而是要求:(1)與本章知識要有聯系。(2)知識中的重難點要講清楚,在講解前每個小組都要提前討論,盡量做到一題多解,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入鉆研自己的典型例題。
2.題目的講解要由淺入深
在起初的講解過程中應做到由由易到難的逐步深入,不要一開始給予學生的都是難題高考題,每堂課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準備的題目都應由易到難,避免重復。另外,突出重難點的同時,盡可能的做到讓學生理解。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在解題時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復習理解當堂課的知識點,能做到一題多解更好,復習知識的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和創新精神,對學生在題目或者知識上的每一個或大或小的發現,都要及時的予以肯定和表揚,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積極發言,長此以往,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有長足的進步。
3.探究性學習中,要求老師有足夠的耐心和付出
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對我選出的典型例題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后可能對題目理解得很清晰,但由于緊張、疏忽等原因,在上黑板進行展示的過程中,容易講得太急,其他學生聽不是很清楚,或者在板書的過程中一直擋著題目,不敢面對同學講解,會出現重復,緊張講不清等,針對這些,我不會輕易地阻止學生講解,更不會嘲笑挖苦諷刺學生,否則可能讓學生更緊張,而是要做到,其一,盡可能讓學生在開始講解時選擇一些大膽,思路清晰的同學上臺展示,以樹立學生信心。其二,對出現緊張,展示不好的學生課后耐心的講解和示范,讓他們在講解時給他人留出思考的時間,板書過程中應側身讓臺下的學生看清自己的板書。其三、大膽鼓勵和肯定學生的優點,特別是在開始時,要多尋找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哪怕思路是錯誤的也要對學生敢于思考大膽發言的精神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這樣,在以后的發言過程中,他們就會更加大膽和自如。可能部分學生要通過兩次、三次、甚至多次才能達到要求,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有足夠的信心,耐心和付出,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完成從知識到內心的強大以及自我完善的過程。
4.表揚學生要及時
對于學生中有正確而不肯定的聲音時,老師要擲地有聲的及時予以鼓勵,切忌不可反復提問“對嗎”“不對嗎”等不肯定的答案,學生的思維往往如白駒過隙,一瞬而過,他的內心急需老師的一個肯定和鼓勵,這樣讓學生產生的優越感、成就感,會讓學生不斷思考,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至于學生對答案的理解上的似是而非,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理解,保持學生對思維的渴求和斗志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節。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強大自我。
5.探究性課堂中的初始階段,要多復習多舉例
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和探討原不如具體的數字了解深刻,如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中的P(X0,Y0)具體含義,講解起來舉例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我嘗試讓學生在每次講解完公式后自己再具體舉一個實例,講解者和聽講者都感覺到理解比以前到位,由此,我要求學生在講授自己對新知識的認知時,都盡可能的和以前的知識點能聯系起來,做到很好的銜接和后續,必要時分析高中初中知識的不同點,找出高中知識中的重難點,并進行討論和研究。
6.難題必要時由老師講解
學生畢竟是學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總有不到位的時候,此時就需要教師的提示或講解,學生講解中的不斷提示反復講解也可以解決問題,但課堂時間的限制往往導致當堂內容難以按時完成,所以探究性課堂要做到有選擇性,必要時當堂的難題由老師簡明扼要的講解會更好、清晰、省時間。
7.課后輔導要及時有針對性
學生討論不能代替做題,學生討論后及時做題對知識的鞏固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在學生的討論過程時,費時費力,對知識的理解,難免有輕有重,只有通過課后的交談和作業才能更好的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做出調整,改進教學方法,進一步講解或者討論,去偽從真,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課后的輔導和談話要及時,有針對性,唯有此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彰顯知識的武器,自信從容的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