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摘要:開展校本研培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教師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達到這一目的,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讓教師改變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態度。如何才能讓教師自覺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參與校本研培,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呢?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有效的影響,讓教師思想、觀念產生觸動,進而促進行為的改變。
關鍵詞:教師;影響;研培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188-02
1.學校管理層的影響
1.1 目標影響。以合理的方式讓教師明確辦學目標并確立自己的個體目標。如通過會議講解、工作計劃列入、宣傳欄明示等,使教師明確自己需要學習什么、研究什么,達到什么標準。
1.2 文化影響。通過積極的學校文化,于潛移默化中滲透管理理念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如常規管理活動中,與老師的交流,個別談話,通過宣傳欄,會議表彰等滲透,這個看起來比較虛,而實際上完全可以做實,只是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
1.3 制度影響。以制度導向和規范教師的行為激勵教師。因為制度具有導向性、強制性、激勵性、規范性,進而使其規范化,最終習慣化。
1.4 專題影響。以專題講座和討論的方式施加影響。認真分析調研,找準教師所需與弱項,精心準備,組織開展各類專題培訓,比如,中層干部怎樣提高執行力,管理人員如何與教職工溝通,怎樣做一名反思型教師,教師如何進行SWOT分析,教育科研課題成果的提煉,教育科研如何選題立項等等。
每周進行工作小結,多對教師的閃光點進行表揚,給予肯定,一學期下來,盡可能表揚到每一位教職工。
2.專家的影響
2.1 專家講座。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根據教師成長的需要,確定專題,再針對性地以"命題作文"的形式邀請省市區相關專家和兄弟學校優秀教師來校舉辦專題講座和專題交流。
2.2 專家剖析。邀請專家有針對性地對教師課堂進行剖析、診斷。重點是優秀教師和薄弱教師兩頭。通過抓兩頭,促全體。
2.3 科研指導。邀請專家通過科研課題的開題、結題進行針對性指導。我校近年來先后邀請了宋明清、熊生貴、程藺平、肖世林等專家專題指導教育科研工作。
2.4 專家會診。針對部分班級、教師存在的問題,邀請專家進行專題會診。如邀請程藺平、熊生貴、袁小平、鄧啟元等來校專題指導青年教師研習組活動;朱小平、譚同俊等專門會診初三問題。
3.同事間的相互影響
3.1 構建和諧校園人際氛圍。消滅敵人的最好方法,是把敵人轉化為朋友。影響學校校園人際氛圍的,往往是一些小圈子或少數幾個人,所以,首先是建設一個和諧的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加強溝通、協調、配合。
3.2 營造積極的校園學術與研討氛圍。通過正式與非正式場合的參與式引導、激勵等,把話題往學術研討上引導。如部分教職工剛開始時對學校的常規管理制度不太滿意,覺得框框套套太多了,于是,學校就組織大家從學術層面來研討制度的科學性,研討其正、負面影響,讓大家充分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其感受到尊重,產生積極的主人翁意識。典型的引領通過一線教師完成效果更好,如王慶、萬泉、邱華、張翠等。
3.3 抓實常規教研活動。行政人員分到各教研組全程參與其活動,盡可能通過制度及參與式進行管理。先從形式上如規范時間、中心發言人、活動記錄等規范要求,對形式施加影響。之后,通過對教研組長的培訓以及對活動記錄的檢查等形式,通過優秀教研組、備課組的經驗交流及優秀教師的成長介紹,讓教師認識到參加活動的實效并從中受益,從而產生積極的影響。
落實推門聽課,將教學常規管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如教導處蒲主任全程參與監控,將綜合組高效課堂展評課、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韓馨的科學安排與激勵,使推門聽課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4.學生的影響
4.1 通過學生的滿意度測評影響教師。每學期組織學生對教師進行滿意度測評,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教師,并將評價結果與教師工作考核評估掛鉤,有效地影響教師去研究和學習如何有效地構建師生關系,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如何成為學生的嚴師益友。
4.2 通過學生評價反饋信息影響教師。組織開展"學生心中的老師形象"系列活動,讓學生寫出自己最欣賞和最喜歡的教師的好的方面、希望改進的地方,并提出積極的建議。
4.3 學生的感恩行為影響教師。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感恩活動,讓教師體驗職業快感。
5.家長的影響
5.1 引導家長支持學校工作。學校組建家長學校,真正做好對家長的培訓工作,對家長進行積極培訓與引導,客觀、正確地評價教師,支持學校工作。
5.2 開展家長評價教師活動。由學校組織收集整理家長對教師的評議意見,進行整理提煉后反饋給教師。影響教師正確處理與家長的關系,并揚長避短。
6.社會評價的影響
6.1 正確利用社會正面評價激勵鼓舞士氣。人總是希望得到肯定,教師也不例外。當社會的正面評價信息反饋到教師耳中時,會強化教師的優勢動機,對其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6.2 妥善利用社會負面評價督促教師改正不足。負面評價會給教師帶來焦慮與壓力,如果合理地引導和幫助教師分析,特別是幫助教師真正弄清負面評價的成因及解決對策,能有效地影響教師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當然,這個應注意把握度與方法,因為教師或多或少都有些焦慮,甚至形成心理壓力,需要及時疏導。
由此可見,對教師施加積極的影響,使之思想和觀念產生觸動,進而促進其行為發生轉變,既是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需要,也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