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建
摘要:本文以師范體育院系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最為最終目的,分析了當前我國師范體育院系當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建設性地提出了對應的改革建議,希望通過此次經驗的交流,本文可以為我國師范體育院系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同時,也希望讓本篇文章,發揮出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師范體育院系;可持續發展;策略
在師范類院校當中,體育教育類專業的出現,在中國已經將近有100多年的歷史,在歲月的長河當中,該專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并為我國的體育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同西方體育教育專業發展先進國家進行對比,中國的體育教育類專業在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目標上,仍然存在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勢必會嚴重阻礙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針對體育教育專業進行專項研究,是該行業工作人員必須要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中國當前師范體育院系在發展中暴露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方面的問題
本人認為,在體育教育專業當中,人才的培養方向需要擁有規格和層次方面的詳細劃分,并且根據這些不同來進行人才培養目標的建立,并設定不同的教學內容,開展合理化的課程布置。這是師范體育院系在未來可持續發展過程當中所必須要面對的重要問題。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卻存在有如下一些問題。
我國絕大多數體育院校的人才的培養目的設置上同中國的社會發展現狀存在有較大的差異性,所培養的人才能力不能夠滿足社會對于體育教育人才的基本要求;再有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當中,中國體育教育專業對人才的培養模式較為封閉化的,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往往只能針對學生的單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這直接導致我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在學術理論知識掌握、教學方式使用方面都存在有很大的問題。
(二)生源素質偏低
當下,中國高校當中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主要來源是普通高中,這些學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高三進行短時間體育訓練之后考上的該專業。從本人對這一些學生的教學情況來看,他們普遍存在有運動能力不足的缺點,其體育素質基礎普遍較低,再加上當前師范體育院系當中,對技術類課程的課時安排相對較少,導致這一些學生無法得到良好的專業素養培訓。這對于我國師范體育院系的持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長此以往,高校所培養出來的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會普遍出現語言教育超過實踐學習的狀況。
(三)人才就業出現問題
伴隨著我國整體就業環境的不樂觀,師范體育院系學生在畢業之后同樣會面臨到巨大的就業壓力。現有的狀況是,師范體育院系學生在畢業之后就業通道相對比較單一,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便是因為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質量低下,導致學生能力很難適應當前嚴苛的就業環境。并且許多從師范體育院系畢業的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沒有充分的認識,迫切的想到條件優越的大城市學校當中進行工作,并且不愿意投入到經濟欠發達地區當中進行鍛煉。這些情況,導致了在近幾年當中,我國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就業率方面的不樂觀,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到師范體育院系的可持續發展。
二、師范體育院系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策略
(一)根據社會發展現狀設立人才培養目標
針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學校應根據社會的實際要求作為人才的培養方向。而體育教育專業在一段相對穩定的時間當中,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根據社會要求來進行人才培養目標的建立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課程的安排是決定人才質量的重要前提,學校應進行周密的社會需求調查,并調整專業課程結構,幫助師范體育院系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這樣才可以切實增加學生的就業率。
(二)培養方向多元化
伴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師范體育院系的學生需要有多元化的培養方向,而不應該再單純地限制在體育教育專業當中。諸如在體育新聞、運動人體科學、社會體育方面,師范體育院系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作為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使他們不但擁有相關的體育技術,而且還擁有對應的體育知識,了解體育發展歷史,并且對世界范圍內的體育發展有獨到的分析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樣才能讓師范體育院校的學生真正成為高素質群體,讓師范體育院系得到可持續發展。
(三)學校需要拓寬學生的就業市場
針對師范體育院系當中的畢業生,學校應開展就業指導課,讓學生在畢業之后養成良好的就業觀,并針對未來工作時所需要擁有的基本素質進行培養,使學生在未來殘酷的競爭環境當中有立身之地,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將來的工作,降低學生的就業壓力,這樣便能在側面推動師范體育院系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想要師范體育院系的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必須要及時找出當前教學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時給予解決,本文通過筆者的個人經驗,分析了問題,并對應地提出了解決辦法,希望能夠為相關部門的教職員工,帶來有價值參考。
(作者單位: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