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潔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河南省開展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時強調,要把職業教育落到實處,這足以彰顯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職業素質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員工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作為應用型大學有義務站在就業和創業的高度,研究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具體措施,幫助會計專業學生通過大學的學習,完成由“校園人”向“職業人”的轉變,成為職業素質高、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高技術人才。
【關鍵詞】職業素質培養 職業指導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職業素質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國應用型大學結合用人單位的需求推進專業課程體系改進,辦學定位主要體現在專業高級應用型教育,這種創新的辦學特色以期望滿足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能達到上崗即工作的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會計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在新生入學之初先進行嚴格的軍訓,使學生具備吃苦耐勞的優良作風,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具有“上班如上學”的理念,安排給學生的任務他們必須按時不折不扣的完成,幫助會計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獨立自主的會計專業學生。
(2)利用課前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演講,一方面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站在眾人前說話的勇氣,這樣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富有邏輯性。通過這些積極的、勵志的小故事,讓他們從中受到啟迪,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做一個心胸豁達的會計專業學生,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3)充分發揮會計專業學生社團的力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利用各種社團,組織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學開展有意義的公益活動、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等,也可以是演講比賽、歌唱比賽、辯論賽,還可以是專業性比較強的技能大賽,在這些校園文化活動中,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有意識的培養自身的優良品質。
二、完善高校的職業指導
在新生軍訓結束后進行專業認知教育,為學生簡單介紹專業的發展及前景,讓學生從宏觀上首先自我認知、職業認知、職業素質認知,繼而再從微觀上具體到職業生涯規劃書的設計。通過職業個性測評訓練,幫助學生了解個人的職業興趣、職業性格和職業能力傾向。通過設計職業生涯方案,指導學生具體設計個人職業生涯,并通過學生的作品展示,促使學生思考、成長。其次,學校要發揮就業指導中心作用,發揮一切可以發揮的力量去幫助學生提供就業、實習的崗位,為畢業生求職提供分析、預測和判斷。
三、優化教職員工隊伍的素質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有提高了自己的職業意識,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會有促進學生學習的欲望,老師才能實現自己應有的威嚴。
對于在實習過程中的學生,企業環境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環境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學校要按照素質過硬、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原則,選擇學校優秀的教師去指導學生的實習。
四、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
高校的職業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就在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只有會計專業學生擁有一上班就能獨擋一面的專業實力,才能受到企業的歡迎。
(一)增加實訓課
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該給理論課多配置一些實訓課,加大實訓的力度。保證實踐技能的訓練多樣化和實效化,突出訓練的專業化,增加《企業會計實訓》、《會計基礎實訓》、《財務管理實訓》等課程的課時,在課程間進行合理的調節,避免知識的重復,讓學生不單單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參與度。
(二)加大實訓課的仿真效果
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仿真效果,可以將企業真實的東西引進過來。比如會計軟件,學校可能普遍用的是教學版本,但是也可以嘗試購買企業版本讓學生進行練習,還可以將一家企業的日常賬務拿過來,讓學生一筆筆的來做,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還應該增加實訓課時,比如大一的學生開設了會計基礎,那么在下學期或者后半學期就要進行一定的實訓演練,在實訓的過程中,學生會看到全真的賬務操作,真實的公章、財務章、法人章、發票專用章,還可以參考標準答案后重新去填制原始記賬憑證。
(三)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調查
學校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校外社會實踐的機會,組織學生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可以將學生像一個企業一樣讓他們自由結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如生產部、財務部、采購部、銷售部,使學生在接觸企業實際運作情況后,對已學的知識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增長了見識、鞏固了知識,并從中查找自己的不足,進而日后有針對性的學習,這樣可全面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
五、校企合作培養會計專業學生職業素質
校企合作是職業素質培養的一個方向,會計專業學生實習在會計專業學生就業過程中正在顯現它的突出作用,通過實習有利于會計專業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和豐富工作經驗,有助于學生的角色從“校園人”轉變為“職業人”,真實體驗工作過程。其實現在有一種很尷尬的局面,企業招聘不到人,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應該是信息不通暢的原因。學校應該向德國學習,可以聯系企業進行“訂單培養”,定向的向企業輸送他們所需的人才。這是一種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要形成長效機制必須有切實可行的制度作保障,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作支撐。還要為學生提供工學交替實習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工作的辛苦,當他們正在踏入社會時,他們才能真正了解生活的不易,低收入、高支出,微薄的收入,支付了房租、生活費后幾乎全部是“月光族”,而且還會發現理論與實踐是有一定差距的,他們要努力找到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技巧,還要去學習如何與同事相處,對他們的成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六、結束語
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高低決定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決定了學生受用人單位歡迎的程度,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培養良好職業素質。作為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應用型大學,有責任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職業精神的合格的優秀畢業生,爭取讓學生百分之百的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鼓勵他們在畢業的時候就擁有初級會計師的資格,從而成為會計領域的合格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