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濤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也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認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不竭的動力。中學政治教學肩負著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任,推行創新教育責無旁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進行創新教育呢?前提是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敢于創新
良好的心境和情緒,積極的情感對學生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積極作用。如果學生感覺課堂氣氛不安全,生怕說錯話,擔心發言被扣帽子、被譏笑、被訓斥,那么學生就不敢敞開胸懷,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妨礙學生的獨立思考,妨礙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甚至會使學生封閉自己的心靈,更談不上創新。因此,開展創新教育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這樣會讓學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極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狀態流露出來。教師要做到尊重、關心、支持、賞識和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并努力消除學生的恐懼感。一位教育家說得好,“不怕學生觀點錯,就怕學生沒有觀點。”如有的學生認為: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有積極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防止列強的入侵。
二、激活課堂。構建互動式課堂
首先是從一節課的開頭開始的,好的開頭應該是生動而不單調,靈秀而有韻味。一節課的開頭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卻往往影響到整節課的成效。導課應向磁石一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的導語就要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和浪花,因此導課方式的設計應求新、求思、求活。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育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由此可見,質疑是創新的起點,有了疑問,才能喚起認知的沖突,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釋疑、解惑,可極大地引發學生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于“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教師給予解惑,他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為此,我們在導課上堅持時事設思質疑方式。時事設思質疑方式,能把時事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許多學生課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戰爭津津樂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課卻無精打采、哈欠連天。我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師過于注重理論傳授,忽視了以時事新聞生動事例提高學生的興趣。青少年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對國家大事非常關心。因此教師結合時事講政治才能激發學生興趣。具體做法可分為三個步驟:一是由教師聯系教材預先選定主要專題,或由學生推薦感興趣的好專題;二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獨立準備完成;三是利用課堂前5分鐘時間由學生報告時事,然后教師作簡要評述并啟發學生思考現實問題,設思質疑導人新課。在學生發言之后,教師總結說:一個成功的企業的背后必然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作為企業經營者,其自身的素質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和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那么,企業經營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請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談一談,假如你是一個企業經營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這個問題一經提出,有效地激活了學生思維,為整堂課的順利進行夯實了基礎。
當然,好的導入形式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據當堂課的內容及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
三、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創新
(1)要善于設疑,激發學生強烈的思考欲望。“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質疑、解疑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把知識一筒子倒凈的習慣做法,要善于針對所學的知識設立疑問,制造學習障礙,從而撥動學生求知的心弦,點燃思維的火花,引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熱情,在積極主動的思考中完成創新過程。如講“商品”時,不是直接提問“什么是商品”,而是采取迂回式提問:①一提到商品,同學們很自然會想到商店里香脆的牛肉面,可口的飲料、筆挺的西服。那么,它們是怎么來的?它們又將到哪里去?②大自然中和煦的陽光,新鮮的空氣是不是商品?為什么?③醫院里給重病人輸的氧氣是不是商品?這種迂回式提問,能使學生的思維由淺至深、由窄變寬,這些問題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參與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講“集體主義”這一內容時讓學生進行“班訓、班徽設計”比賽,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講經濟常識可組織“股市追蹤”;講哲學常識可進行“哲理辯論”;講政治常識可以舉辦“時事述評”等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好形式。
四、聯系生活。活學活用
政治的學習不能脫離現實生活,不能僅僅用道德觀念的灌輸和道德行為的訓練來學習思想政治知識。高中生有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必須以生活為基礎,使學生能在生活中感悟在課本上學習到的道理,從而塑造學生的人格,真正實現“政治教學塑造學生靈魂”的目的。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要盡可能用學生生活中的事例。如在進行《公平競爭與誠信經營》一課的教學時,可以選取電視新聞里曝光山寨假貨的事例。像“康師‘博方便面”就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還有去商店買東西,導購總是非常熱情地介紹商品的優點,而對其不足之處則避而不談,這也是誠信缺失的表現。課堂上舉出生活實例,可以提高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中明確對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總之,高中學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高中政治課應針對學生思想活動的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實踐創新教學的原則和方法,更好地培養、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幫助他們認同并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枝特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