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相關策略,分別從教材生活化處理、生活化情境營造、內容聯系生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生活化幾個方面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多媒體
初中階段是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時期,而初中語文所留給學生的印象就是一味地“填鴨式”照本宣科,并沒有創新,長久下去,就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厭惡的心理,這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十分不利。而我們通過生活化教學,能將原本枯燥的知識形象化,以便有效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感悟與理解,強化語文學科的學習,有效推動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一、將教材進行生活化處理
將教材生活化處理,即科任教師要深刻掌握教材的深層次內容,尋找與學生的共鳴點,以便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方說,在教授《音樂巨人貝多芬》的課程時,雖說學生根本不能體會貝多芬以殘疾之身而堅持音樂創作的艱辛,但我們通過仔細閱讀,仍然能在文章中找出跟自己生活經歷比較類似的內容,比如怎樣通過生活信念的堅守,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應在文章中尋找這些隱含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借此來引導學生將課文內容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聯系,更好地自我反思,實現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二、營造生活化情境
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讓語文課堂變得更為生動活潑,并且可以加強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互動,轉變之前教師講解、學生單純聽課的模式,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用生活化的情景方式開展教學,以便更好地集中學生注意力,強化學生學習方面的興趣,使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
效率。
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具體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角色扮演和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比方說,在教授《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一課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來展現青海湖的圖片,使學生產生更加生動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在加深印象的同時,插上想象的翅膀,這時再配上舒緩動聽的輕音樂,就能讓學生感受青海湖夢幻般的迷人景象,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加切身地體驗到對青海湖的喜愛之情。也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比方說在教授《巨人和孩子》一課時,應指引學生扮演課文改編后的角色,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在準備的時候充分發揮主體性,強化語文課程的趣味性,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再者,應注重設置一些必要的相關提問,把學生帶到課文意境中,指導學生開展暢所欲言的探討,實現生活化
教學。
三、加強語文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
教師在每一堂課開始之前,都應做好課程的準備工作,注重把課本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以便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再運用學到的知識有效處理生活中的難題。
比方說,在教授《死海不死》一課時,為了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以開展課堂實驗,具體做法如下:在兩個模樣相同的杯子中倒進同等容量的水,再在一個杯子里添加適量的食鹽,等食鹽真正溶化后,再將兩個大小一樣的雞蛋分別放進兩個杯子中,然后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觀察,我們會發現鹽水杯中的雞蛋是漂浮在水上的,而沒有放鹽水的杯中的雞蛋已經沉在了杯底。這就說明了鹽水的浮力遠遠超過清水的浮力。完成實驗后,再組織學生學習課本知識,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還可以讓學生學會生活小常識,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現階段所使用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不但文字優美,而且具有較高程度的生活性,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實際生活;且近些年語文課本都在逐漸更新進步,以便跟生活更加貼近,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作為一種工具,能讓學生將語文知識快速地轉變成自身的一種能力。如果學生在學習時,興趣不高,就會逐漸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首先,教師應該把語文中的最實用之處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用心去觀察和體會,以便學生能更深刻地體會語文之美,更好地將其與生活緊緊聯系,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再者,教師可以把很多實際生活當中的語文問題搬到課堂上講解。比方說,中央電視臺的優秀節目很多,有《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等,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還可以鼓勵學生模仿主持人進行體驗;還可將交通警察執勤的情景搬到課堂上,讓課堂變成交通法規的真實宣傳陣地。要想使課堂具有更多的活力與生機,就要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
五、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生活化
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我們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能生動地將課本內容形象地呈現給學生,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與理解。
比方說在學習《美麗的西雙版納》一課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西雙版納的美麗風景圖片或短片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西雙版納的特色之美;并且也能有效地強化學生對于課文所描繪風景的興趣與想象,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使學生發揮創新思維,勤于開動腦筋,鍛煉動手能力。再如,在教授《三峽》一課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內容,并利用多媒體手段來播放三峽的風景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三峽的磅礴之美,了解三峽的山水人家。
綜上所述,讓語文教學課堂更加生活化,才能讓語文課真正進入學生的內心,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主動求知欲,學會將語文同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學會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來觀察社會和生活,鼓勵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不斷豐富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