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春輝 趙迪雅 程乙悅
【摘 要】 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統稱為“三農”問題。所謂的“農村真苦”問題實質上是“農民真窮”的問題,而“農業”在正常發展,最大的發展阻礙就是“農民”問題,具體地說,是農民太多了的問題。農民太多也是農民在農業生產的勞動效率太低繼而經濟貧窮的根源。所以,我們應該把解決農民太多的問題作為重點問題來抓。
【關鍵詞】 “三農”問題 城鎮化
一、正確認識三農問題
(一)三農的概念
顧名思義,三農指的是農村、農業和農民。而我們所說的三農問題便是由農民、農村、
農業這三方面在一定時間、一定條件和一定的制度下引申出來的一系列問題總和的簡稱。
農村問題、農業問題和農民問題都與我國的國計民生、國家穩定和經濟發展密不可分。雖然這三個問題看似側重點不同,但卻是一個三位一體的問題。我們必須進行綜合性地考慮。
我們平時提到三農問題,就會將三農這個詞固化,認為它是一個問題。其實它是三個不同的問題。在這些問題里,我們應該拋棄以前那種守舊的思維方式,不要覺得農民的天職就是做農活,搞農業,農民就該是世世代代待在農村,以做苦力為生。反之,城鎮的居民也不一定非要在城市務工,農民和城鎮居民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交換職業的。黨中央曾提出要著力解決城鄉矛盾,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發展。三農問題是城鄉矛盾的主要矛盾,而農民問題卻是三農問題的重點。
二、三農問題的表現
1.“農民市民化”問題。
農民工幾乎是現有絕大多數農民的另一個稱呼。成為農民工是農民謀生和改變生存質量
的主要途徑。從有關數據上看,多年來農民工的數量一直保持高位,2015 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到 27747 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人數達 16884 萬人。農民工工作的地點集中在沿海城市以及各大中型城市,因此,城市與農民工的關系就成為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關鍵。無論是新生代農民工及率先致富的農民的主動市民化還是城市化過程中城郊農民的被動市民化,他們都面臨著一系列相同的需求,新生代農民工面臨著城市融入困難和與農村疏遠的雙重困境,而城郊農民市民化原本就是在違背其意愿的條件下實現的,一旦融入失敗,多半也沒有退路。
2.“農村空心化”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農民大量流入城市工作,農村村落結構和社會形態開始一步步走向分化和衰退。在這一分化和衰退過程中,農村空心化的問題逐漸突顯出來,越來越成為當前農村最顯著的特征。農村空心化主要是指空心村的出現以及農村人口、經濟、文化和公共服務的空心化?!翱招拇濉鳖櫭剂x是指村莊空洞了,無人居住。它表現為農民大量外出務工經商的同時,許多農民選擇在分散的、靠近公路等方便的村莊外圍建設新住宅,致使村莊內部大量原有住宅和用地閑置,形成了外擴內空、相對散落的房屋分布狀態,有些房屋長期無人居住,村莊幾乎變成了無人村。
四、三農問題的解決對策
基于以上原因分析,我們認為,要很好地解決三農問題,必須找準方向,有的放矢,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推動改革。
1.革除城鄉二元的戶籍制度。
如果處理不好城市與農村的關系將會導致工業破壞農業,農業又報復工業的“相互毒害過程”。因此,首先要革除落后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2014 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指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以及保障農業轉移人口的合法權益。戶籍制度改革,關鍵是對戶籍內含的各種公共服務權利和福利制度的改革?!皯艏贫雀母镏皇恰畼?,而 其 內 含 的 各 種 權 利 和 福 利 制 度 的 改 革 才 是‘本?!币虼耍母飸艏贫缺仨殘猿謽吮炯嬷?,其目標并不只是簡單的取消城鄉戶籍制度的差異,而是要剝離當前戶籍制度包含的各種公共服務和福利,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和對等化的公民身份與權利。
2. 提高城市對農民的包容性,給農民平等的市民權利。提高城市對農民市民化的包容性,推動農民融入城市。這里包括兩個方面的包容,即制度包容和文化包容。制度包容是指除了改革戶籍制度外,國家還需要改革教育制度、就業制度、醫療制度、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將全體農民納入到與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相等相通的統一保障體系中,給予農民平等的市民權利,實行統一的國民待遇,以平等包容的姿態和方式來逐步淡化以致去除戶籍制度所包含的福利差異,真正實現城鄉統籌。而文化包容就是要逐漸淡化過去二元社會經濟體制建構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形態,以開放的心態來對待進入城市的農民。
3.保護村落文化,選擇性地合理整治空心村莊。
農村文化是維系鄉村社會生活的重要精神紐帶,要在保護傳統村落文化的前提下促進城鄉資源良性互通,加強城鄉之間人力、財力和信息的交流與互通,在城鄉統籌范圍內實現專業分工、要素合理流動、信息共享,消除農村空心化的社會經濟基礎。其次,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整治空心村莊。要在繼續把農業生產放在重要戰略位置的基礎上,加強政策支持,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對于一些“空”了的村莊要采取有選擇、有針對性的措施。
結語
綜上所述,三農問題既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新問題。它集中體現了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現狀,關乎到未來我國農村乃至總體性經濟社會的穩定持續發展,是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關鍵變量。我們必須大膽地進行制度改革,為各種關系到農民、農村、農業的發展要素創造更多的機會,釋放更多的創造力。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暴春輝(1993-),男,漢族,碩士研究生,云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
第二作者:趙迪雅(1993-),女,漢族,碩士研究生,云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
第三作者:程乙悅(1991-),女,漢族,碩士研究生,云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