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莎莎 孟卓 丁凌 董柳影
【摘 要】 山西煤炭企業的快速增長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煤炭庫存大,產能過剩,成本高,利潤低,環境治理滯后等,而這些顯著的問題集中出現于中小型煤炭企業中,將對山西煤炭工業發展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本文將以山西PS煤炭公司為例,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對未來發展有幫助的依據或對策。
【關鍵詞】 煤炭公司 虧損 對策
PS煤炭公司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深入朔州市當地的煤炭產業實地調查,針對PS公司的虧損現狀提出以下幾點治理對策:
一 提高煤炭開采效率
資源有效開采率=資源開釆生成產品數額/(資源開采生成產品數額+資源開采損失數額)。對于煤炭企業來說,在有限礦區范圍內開釆出盡量多的煤炭,是符合企業的利益的。企業要努力提高技術水平提高釆出率,以防止資源的浪費。煤炭回釆率是指已經上報停采的礦物資源的再開釆的出產量占勘探總量的比重。“近年來我國大礦區煤炭回采率均值為30%-40%,中小型礦井回采率最低不敷10%,而世界煤炭回釆率最高為85%。” 提高煤炭的回釆率,對于降低產品成本,保護生態環境有重要的作用。企業可以通過提高開采效率,降低幵采過程中無謂的浪費以應對資源稅的改革。
二 加強產品質量管理
優化技術經濟指標,深入開展節能降耗。由于長期低負荷運行,PS煤炭公司的技術經濟指標不是很理想。要發揮技術骨干的作用,通過“小指標競賽”等活動,改善技術指標,使機組經濟性達到最佳的經濟狀態。設立專項獎金,對于一些好的技術優化建儀及實踐給予物質獎勵。圍繞煤耗這一關指標開展節能降耗,利用機組檢修周期,做好節能技術改造工作。加強煤炭消耗評估,根據同一地區的先進值嚴格的評估。要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一票否決制,不能因企業虧損而忽視生產安全。
三 增強煤炭企業財務成本管理
增強規劃現金流支付,重視應收賬款管理。努力提高煤炭市場的分析預測和決策水平,還要量入為出,而且要控制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特別是要努力控制流動負債在相對合理的水平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市場機制和金融風險管理和控制。
加快清理不合理收費,降低煤炭企業的稅收負擔,增加了煤炭價格調節基金,點裝費用、不合理稅費要整頓力度,研究制定稅制改革的方案,合理確定煤炭稅費總體水平,確定老礦區適度低利率,有效降低煤炭企業的負擔。
加強對標管理,通過預算管理控制企業成本支出。對于檢修費、熱值差等指標要同區域先進水平進行對標,在全面預算和日常經營中按照先進水平要求,傳遞成本控制壓力,將指標分解到部門、班組、個人,嚴格考核,真實兌現。推行預算定額管理,細化成本費用單元,按照驅動因素對成本進行分類,選取指標進行定額控制。同時要規范預算外支出審批程序,從嚴審批預算外支出。
四 加強煤炭企業經營管理
近年來,許多國有煤炭企業虧損,其中,管理不善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些缺乏科學嚴謹的生產經營管理,勞動沒有定額,沒有材料消耗核算,質量無檢測,資本設備利用率低,長期處于“高消耗,低效率”狀態。在PS煤炭公司深化改革的情況下,企業管理滯后的現象引人深思;外部環境很重要,但僅僅基于改善外部環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嚴重的PS煤炭公司的狀況。PS煤炭公司扭虧為盈的根本,是創造市場經濟理念,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抵御風險的能力。
(一)抓好企業各項基礎工作
以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為重點,嚴格管理,賞罰相結合,有效管理變革中的不足、基礎工作的質量薄弱的狀況。在嚴格的管理基礎架構下,我們應該注重管理理念,組織管理,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創新。煤炭企業領導者應該專注于業務管理,通過苦練內功,提高企業自身綜合素質,從而渡過難關。
(二)走集中約束化經營管理、擴大再生產為主的道路
企業集中約束化經營戰略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二是,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因此,我們應該建立一個適當的企業管理機制,使擴大再生產成為企業的內在要求和自覺行為規范。不僅注重挖掘傳統意義上的潛力(如核庫清理,修復老機器,增強利用等),也要技術進步,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強化基礎管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員工的素質、提高技術設備的質量、提升企業管理等企業整體素質。不繼降低煤炭消耗量,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開拓新的市場。
五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煤炭型城市,不僅促進了傳統煤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要早些栽培新興產業。朔州市前任市長張建新說過,沒有新能源產業,就沒有能源工業持久的生命力,以煤為主的城市發展可能會失去最重要的支柱;沒有新型產業,解決市場風險的能力總是脆弱的,以煤為主的城市的發展十分緩慢。
以煤炭為主的城市應該挖掘本地優勢,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適應傳統產業,盤活存量資產,同時繼續整合自身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建設大型煤炭電力基地,建立循環經濟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才能贏得發展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操作層面,建議政府出臺稅收減免、補貼等具體的稅收措施,支持火電產業鏈的擴張,促進產業升級。首先,要支持大型能源基地建設,積極推進煤、電、鋁合營,這不僅體現了延長其產業鏈,實際上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跨行跨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資本整合的有效方式。其次,發展火電行業,以促進新能源產業鏈。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點就是以新能源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推動力量,促進未來的經濟發展、重大項目的實施,延伸產業鏈使之形成節能、環保、信息、新能源設備制造等產業群,實現創新和發展,從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參考文獻】
[1] 豐子澍.國有煤炭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及對策[C].2003年第2期.
[2] 李占爽.云南火力發電行業虧損原因探討及對策建議—以云南S火電廠為例[D].2014年3月.
[3] 方威.新時期煤炭產業的發展思路[J].2013年2期.
[4] 鄭楠.朔州市礦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D].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