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在工作中,經常聽到有老師抱怨,家長如何不理解工作;家長如何難溝通。也經常聽到有家長說:老師如何不好;老師工作如何不到位。其實,歸根到底,這都是因為在家園這一塊工作做得不夠到位的,我覺得,如何構建和諧家園,有以下幾點。
一、端正態度,重視家長工作
有些老師以為自己只是教書育人,接觸的只是小朋友,家長工作不需理會,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須更新自己的觀念,端正自己的態度,重視家長工作,把家長放在與幼兒平等的位置用心去對待,真誠地交流,一定會使自己的工作更得心應手。
二、主動地與家長溝通
我常常觀察到有的老師在看到有家長出現的時候,就會退到一邊,讓其她的老師接待家長。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妥的,甚至有些老師每次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就會緊張不已,講話都結結巴巴。這都源于老師內心的不自信,少與家長溝通,溝通經驗少。我們應主動地多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她孩子在園的情況,有優點要肯定,有缺點要共同幫忙改正,使孩子進步,只有主動與家長溝通,才能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工作上也更上一層樓。
三、主動消除顧慮,避免誤會
在工作上,家長難免會對老師的工作有所誤會,這時老師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主動地與家長溝通,消除家長心中的顧慮,把事情解決好。記得有一次我班有個叫小華的男孩,連續幾天中午午睡都尿床,我就覺得很奇怪,因為在這之前他從來不會尿床的,而他媽媽這幾天來園時對老師的態度也不像以前那么熱情反而很冷淡,于是我決定探個究竟,在課間時,我把小華抱在腿上對他說:“我可喜歡你了,但老師見你這幾天好像都不開心,是怎么了呢?”小華一聽就哭了,說他爸爸媽媽這幾天都吵架甚至還動手打架,他很害怕。我一聽就明白了,小華尿床是因為爸爸媽媽關系不好,心情緊張不安才造成的,可他媽媽對老師的態度是什么原因呢?我在下班后抽空給了他媽媽一個電話,他媽媽剛開始接電話時語氣很冷淡,我和他聊到小華尿床的事,她語氣更不好,她說她問了小華幾次,尿床是不是因為老師打罵,所以才尿床的,小華卻什么都不肯說。到此時,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這幾天小華媽媽對老師的態度那么反常的原因了。于是,我就把我和小華的溝通告訴了她,她才恍然大悟,直和我道歉,并說一定會改正,不再傷害到孩子,從此,小華再也沒有尿床,而小華的媽媽對老師也更親近,對老師的工作也更支持。
四、與幼兒家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俗話說得好,人心都是肉做的,你用真心對待別人,別人一定也會用真心對待你。我把每位家長都當成自己的朋友對待,在家長有需要,有困難時,我會盡力去幫助他們。有一次,我班有個小紅的小朋友的爸爸因病住院了,小紅的媽媽要去醫院照顧他,因為他們是外地過來這里工作的,所以小紅沒有人照顧,我知道這情況后,主動把小紅接回自己的家里照看,直到小紅爸爸平安出院回家。小紅的爸爸、媽媽對我非常感激,還給我送了錦旗,以后班上無論有什么事需要家長幫忙時,他們都會第一個參加,并發動其他家長參與。就這樣,老師與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工作上也更省心。
五、成立家委會
每年9月開學不久,我就會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里面的家長都是一批教育理念新,對老師工作支持并樂于奉獻的家長。我還把家長委員會分成了幾個部門:有宣傳部、后勤部、文體部等,分工到人,各盡其職。
每次幼兒園或班級舉辦什么活動時,這些家委會的成員都會出謀劃策,并盡量抽空來協助幼兒園或班上的工作,大大減輕了幼兒園或老師工作的負擔,在一來一往中,也增進了老師與家長間的感情,關系更融洽了。如果遇到家長對老師工作不理解,誤會等,家長委員會的成員會主動站在家長的立場與家長溝通,把家長心中的結打開。其實,老師并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有時候,老師講得再多,家長都會覺得老師是推卸,不相信、不理解,家長心結打不開,這樣的話,反而把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弄得越來越僵。
而在每一學期期末,我都會進行一次班級總結大會暨優秀家委表彰大會,即是對家委成員的肯定,又讓所有家長都了解家長委員會,讓更多的家長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家長委員會這個集體里。
六、利用好微信班群的作用
有些老師嫌麻煩,不想建立班的微信群;或者即使建群了,也很少在微信群里吭聲,都是讓家長交流,而我恰好相反,我覺得班級微信群的作用非常大,它能增強與家長間的溝通,拉近與家長間的距離。因為在早接或晚接時,老師要忙著看孩子,很少有時間與家長溝通,反映孩子情況,即使有,也只是簡單的兩句,所以我每天下班后,我都會把孩子每天的情況在微信群里與家長分享,例如今天吃飯不錯的小朋友,今天睡覺不錯的小朋友等,家長就能知道孩子今天在園的情況,我也會把孩子的活動情況放上群,與家長共享;我還經常在微信群和家長分享育兒的方法、推薦家長看教育書籍等,家長們都很高興,都紛紛感謝老師的辛苦付出,當然,對有些存在缺點的孩子,我不會在微信群上公開講,我會私下@家長,和家長溝通,這樣家長知道老師是真心為他孩子好,對老師的工作自然也很配合,雖然老師每天在微信上與家長溝通浪費了不少時間,但卻拉近了與每一位家長的關系,以朋友相待,工作起來更順心順手。
七、采用多種方式共建和諧家園
1.家長開放日
我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家長開放日,并把班上的家長分成組,每位家長都有機會進班,看看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看看老師的工作,家長們來園后都更能體會到幼兒園工作的繁瑣、辛苦,更理解與支持并配合老師的工作。
2.故事爸爸,故事媽媽
每位爸爸,媽媽都有機會做幼兒園的老師,這樣孩子們有新鮮感,又能讓家長更直接了解老師的工作。
3.親子手工制作,親子游戲
在每學期我都會創造機會,舉辦各種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之間互動,比如舉辦親子手工制作,親子游戲等,不僅促進了親子之間的關系,又無形間建立了家園和諧的條件。
4.家園工作重要性的專題講座
我覺得改變家長的觀念也是很重要的,教育不僅是老師的責任與義務,也是家長的責任與義務,它是家園聯通的最好體現,所以,我會定期舉辦相關和諧家園的講座,讓家長們在思想上統一,更好地做好和諧家園這一項工作。
以上幾點,是我工作十六年來的心得體會,我希望,教育不僅是老師或家長的,它是家園聯通的一個合力,為了孩子,讓我們與家長一起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