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霄
摘 要:道路交通安全,是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很多時候是無法挽回的,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從多個角度出發,分析交通事故產生的原因,對廣大汽車駕駛員起到警示作用,以期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交通事故;汽車駕駛員;原因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2016年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比起2015年的15447萬輛,增幅為11.5%,具體為17228萬輛(其中含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955萬輛)。《公報》同時明確,我國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94億人次,旅客運輸周轉量30047億人公里。截止2015年末宜昌市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40.96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5.2%,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36.67萬輛,增長18.7%。
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無疑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的表現,但是眾多車輛帶來的巨大交通運輸量也給交通運輸環境以前所未有的壓力。在我國,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因事故發生帶來的損失難以估量。
發生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許多血淋淋的交通事故表明,其中人是主要因素。因此只有從駕駛員自身做起,提高行駛中分析判斷的能力,提高駕駛技能,增強職業素養,才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然而一部分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意識淡薄,法制觀念不強,缺乏應有的自覺性,交通事故就產生了。
一、因汽車駕駛員自身原因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超速行駛
開快車、趕時間,這是不少汽車駕駛員都有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汽車的加速性能,在行車中,一味地求快,甚至以開車快為自豪。關于速度,交通規則詳細規定了汽車行駛速度要根據公路的等級和氣候環境等特點適當把握。開快車是相當危險的駕駛行為,十次事故九次快,這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教訓,要養成“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的好習慣。
2.酒后駕車
世界衛生組織的事故調查顯示,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后駕駛有關,酒后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國,每年由于酒后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達數萬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與酒后駕車有關,酒后駕車的危害觸目驚心,已經成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殺手”。喝酒時酒精的刺激使人興奮,當酒精在人體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就會下降,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也隨之下降。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將喝酒駕車分為酒后駕車和醉酒駕車兩個檔次,并且對駕駛營運機動車的駕駛員加重處罰:酒后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3.開故障車
開車前甚至是跑長途前不認真檢查車輛,對所駕駛車輛是否存在問題毫不知情。有的汽車駕駛員明知轉向、剎車等安全裝置有故障卻不及時修理,認為車還能開問題不大,開著這樣的車上路,是非常危險的,對自己和其它車輛及行人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甚至會釀成重大交通事故。
4.開斗氣車
有些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欲超車,而前車不及時讓車,就覺得怒火中燒非常煩躁,一定要給前車駕駛員一點顏色看看,待超過前車后,馬上故意減速,轉到被超車前來個剎車,給前車駕駛員一個措手不及,很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5.肇事逃逸
有些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后,不是立即停車查看、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積極搶救傷員,而是抱著僥幸心理,害怕承擔責任,置傷亡者于不顧,駕車或棄車逃跑,更有甚者,再次碾壓傷者致死,情節極其惡劣。本因及時救治的傷者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而重傷或死亡,使小事故變成了大事故。
6.嚴重超載
有些駕駛員或車主受經濟利益驅使,一切“向錢看”,車輛嚴重超員超載。這種行為不僅會縮短車輛壽命,造成路面損壞,降低車輛制動效能,還直接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往往會造成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對社會危害極大。
7.濫用遠光
夜間會車時開著遠光燈,會造成對面司機被強光照射后,產生短暫的盲期,恢復正常視力需一段時間,雖然這段時間也就幾秒鐘時間,但足以釀成車禍。
二、導致交通事故的其他原因
1.天氣原因
遇到雨雪天氣時,會不同程度的影響汽車駕駛員的視線,應對路面狀況的反應時間縮短,同時路面會變得濕滑,汽車剎車距離變長,情況嚴重時甚至會甩尾漂移,引發交通事故。
2.路況原因
我國國土面積大,各種地形地貌豐富,造成不同地區的路況差異性很大。比如山區的盤山公路,有的地點彎急坡陡,經驗不足的駕駛員在這樣的路段容易出現交通事故。再比如長下坡路段,有的地方長下坡路段有連續10公里以上,很多大車駕駛員因連續剎車,導致剎車熱衰減最后失效,發生交通事故。
3.車輛原因
任何品牌或價位的車都不能保證完全不出問題,在路上行駛時可能會出現各種突發問題,比如爆胎、轉向失靈、剎車失靈等,如果駕駛員不能在最快時間內做出正確的判斷并進行操作的話,會造成交通事故。
4.其他交通參與者主觀原因
有些行人亂穿馬路,闖行人紅綠燈,電動車亂穿馬路、逆行、闖紅綠燈等,按規定汽車應該禮讓行人及電動車,但有的情況下行人或電動車突然出現,留給汽車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和剎車距離已完全不夠,極易造成交通事故。
參考文獻:
[1]龔海陽.駕駛人職業道德與安全行車[J].科技與企業,2012(18).
[2]陳建林.淺論駕駛與行車安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08).
[3]段亞麗.駕駛員的駕駛素質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分析[D].吉林大學,2010.
[4]張正根.淺談行車安全管理[J].城市公共交通,2010(06).
[5]馬廣安.公交車事故的三大特點[J].人民公交,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