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子 (畢節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551700)
東方舞對女性心理健康現狀影響的實證研究
王 子 (畢節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551700)
東方舞在傳入中國之后,發展十分迅速,在全國掀起了一場東方舞練習的運動。近年,東方舞在各地的瑜伽館與健身俱樂部和健身會所以及許多高校的社團活動當中開展得如火如荼,因其魅力的獨特,在會員當中深受追捧與稱贊。本研究旨在通過研究東方舞對現代女性心理健康現狀的影響,更深一步的推廣東方舞文化,并且加強東方舞對于現代女性心理健康的調節和保健作用。
東方舞;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
東方舞,也叫做肚皮舞。這種獨特而優美舞種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比較有代表性一是宗教說。宗教說即是認為東方舞起源于一種宗教舞蹈,是古時寺廟里的女祭司在生育儀式上所表演的舞蹈。東方舞舞者跳舞時打著赤腳的傳統,正印證了古代東方舞親近自然,表現了大自然與人類繁衍生命力的深遠意境。二是生殖崇拜說,認為東方舞就是和生育、生產相關聯的舞蹈,東方舞大量的腹部動作就是為了讓女人們為順利生產做好體力上的準備。三是社會舞蹈說,東方舞在十九世紀歐洲殖民者侵入中東地區以前,是埃及以及其他中東國家的民俗舞,通常是在節慶、婚禮的聚會上,男女老少都會跳,是具有社交性質的大眾舞蹈。
隨著世界經濟和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國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愈發強烈,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東方舞由于獨具一格的觀賞性和個性強烈的節奏性迅速席卷全球。加上東方舞不受年齡限制,無關性別之差,甚至不局限于場地模式,所以無論在健身房、瑜伽館還是專業舞蹈機構,都深受追捧,風靡全國。因此,基于東方舞在我國有著強大的女性群眾基礎,除了對于身體方面的改善,著力研究東方舞對于女性心理健康的現狀的影響刻不容緩,不僅有利于東方舞的推廣和研究,更有利于幫助緩解女性職場壓力、發揮女性獨特魅力。
(一)研究對象
通過發放網絡問卷,并且填寫問卷對象指定為女性。回收有效問卷52份,其中接受過東方舞訓練的32人,沒有接受過東方舞訓練的為20人。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測試,統一指導語,要求被試者根據自己的近一周的實際情況做出獨立評定。該量表從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及精神病性9個方面進行測查,采用五級評分制,即程度上的無、輕度、中度、偏重、嚴重,分別對應記1-5分。
癥狀自評量表SCL-90總量表的同質性信度為0.97,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在0.69以上,重測信度大于0.7,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也較好。
(三)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單一樣本t檢驗和卡方檢驗分析,P〈0.05時差異具有顯著性。
(一)東方舞訓練組與無訓練組的女性群體量表因子分的比較,見表1。
(二)東方舞訓練組與無訓練組的女性群體心理問題檢出率,見表2。

表2 東方舞訓練組與無訓練組的女性群體心理問題檢出率(因子分≥2)

軀體化(SO) 0 0 12 60.00強迫(OB) 12 37.50 19 95.00人際關系(IN)8 25.00 12 60.00抑郁(DE) 4 12.50 12 60.00焦慮(AN) 12 37.50 11 55.00敵對(HO) 0 0 12 60.00恐怖(PH) 8 25.00 12 60.00偏執(PA) 4 12.50 10 50.00精神病性(PS)4 12.50 10 50.00
(三)東方舞訓練組與無訓練組的女性群體心理問題檢出率卡方檢驗分析,見表3。
表3 東方舞訓練組與無訓練組的女性群體心理問題檢出率卡方檢驗分析

d f有無接受東方舞訓練 52 8 0.022*N
(一)東方舞訓練組與無訓練組的女性群體量表因子分的比較
接受過東方舞訓練的女性群體在軀體化、抑郁、其他三項上的因子分明顯低于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女性群體,且差異十分顯著(p〈0. 01)。在人際關系、焦慮、恐怖三項的因子分上,接受過訓練組也低于沒有接受過訓練組,且差異顯著(p〈0. 05)。在剩余強迫、敵對、偏執和精神病性四項上并無顯著差異。
(二)東方舞訓練組與無訓練組的女性群體心理問題檢出率
根據描述性統計和卡方檢驗分析,東方舞訓練組的心理問題檢出率大大低于無訓練組,且差異顯著。
以上數據統計表明,東方舞訓練能夠有效的緩解女性軀體化癥狀、改善人際關系、降低焦慮、抑郁和恐怖的發作概率。并且有效減少心理問題檢出率,對于女性心理健康有著突出的正性影響。
(一)加強身體訓練,改善系統循環
東方舞的訓練包括了肌肉的控制能力、身體分離度的練習、還有身體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的訓練。這些練習能夠極大的美化女性的身體線條,尤其是東方舞非常重視腹肌和臀肌的訓練,對于身體的肌肉核心有著十分重要刺激。東方舞不僅可以收緊臀肌,還可以通過外部的肌肉運動對腹腔子宮器官進行按摩,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對女性的內分泌系統進行調節,對痛經與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有非常顯著的療效。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對于身體的訓練能夠刺激到正性情緒的發生概率和頻率,對于女性心理健康極為重要。
(二)引導自我悅納,增強生活自信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我們每個人都有交友的需求,當這一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學習舞蹈的基礎和動力主要來自于熱愛,大量興趣愛好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極大程度的滿足了舞蹈愛好者們交友的需求,并且對于舞蹈的熱情會使得友誼的持續更為持久,有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感。長期處于這樣的組織之中,人際關系交往自然如魚得水。
不僅如此,在東方舞的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不僅僅是動作的模仿,動作符號的復刻,更重要的是舞動過程中對于自我的表達和欣賞。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培訓之后,許多東方舞愛好者都會對自己的外形更加滿意,更能夠學會欣賞自己。心理學家勒溫通過物理學中“力場”的概念,從人類行為學中提出了“心理場”的概念。勒溫認為,個體的行為除了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也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舞蹈群體是一個極具“心理場”的環境,這會導致群體中個體會以周圍伙伴的評價準則來作為自己的參考標準。東方舞不像大部分舞種需要舞者保持纖瘦的身材,一切都是以健康作為基礎標準,這一特點能夠極大的激發身材較為豐滿的愛好者的自信,不再認為身材是學習舞蹈的必要條件。東方舞并不是瘦人專屬的舞蹈,很多抖動和扭轉的動作身體勻稱甚至稍微有點豐滿的人跳起來會更好看。有了學習的自信,在訓練的開始學員羞于掀開衣服觀察自己的身體,后期逐步面對鏡中的自己,到最后挖掘出自己的美和魅力,學會欣賞自己、悅納自己,進而把在舞蹈時的自信遷移到生活中去,成為更好的自己。在東北師范大學的東方舞實驗中,學生有幾個明明已經很瘦了卻還在問卷中表示出自己很胖想要減肥。通過十周的課程后,這幾名學生明白了只要身體勻稱健康就是美,不一定要瘦成一道“閃電”。
(三)宣泄不良情緒,保持精神活力
舞蹈這一行為本身就蘊含了合理調節情緒的轉移法、宣泄法,甚至壓抑升華法。當負面情緒出現和產生的過程中,通過跳舞進行情緒上的轉移和宣泄,當能夠有一定舞蹈造詣的時候,還能夠將這些情緒升華表達到自己的肢體動作和節奏韻律中去。
東方舞不同于其他舞種需要扎實的“童子功”,一旦過了所謂的“關鍵期”就很難學習。只要勤于練習,無論哪個年齡階段都能夠跳出優美的東方舞。所以對于已經進入中年的舞蹈愛好者而言,不用再懊惱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學習舞蹈的平臺和機遇。東方舞不同于其他舞種,在集中的練習和訓練之后也不會覺得精疲力竭,反而會更具有精神活力。大多舞蹈的練習會對膝蓋、肌肉和脊柱有一定的損傷,但是東方舞的練習不僅不會有所耗損,還會增強相應的保護。比如東方舞中最常見的基本動作shimmy,shimmy分為胯部shimmy、臀部shimmy、腿部以及膝蓋shimmy、肩膀shimmy、胸部shimmy還有腹部shimmy。shimmy的練習要求是在放松狀態下柔和的鍛煉肌肉和關節,不會傷害腰部、背部或膝蓋。長期練習shimmy可以打通關節、刺激 心血管系統,還有助于排除毒素。所以對于年輕的舞蹈愛好者而言,不用擔心長期的練習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和負擔;對于年長的舞蹈愛好者而言,東方舞也是易于入門、并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改善體態的最佳選擇。
(四)注重呼吸調節,提升專注意志
除了身體部分的練習,呼吸的調節練習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方舞的呼吸方式除了正常的呼吸,想要把動作做得更為優美,還要需要加強練習瑜伽中的腹式呼吸。吸氣時,把空氣直接吸向腹部,想象著氧氣充盈了整個肺部,橫膈膜下降。此時,感受到腹部向外擴張。呼氣時,把身體從肺部排出,橫膈膜上升,這時會感覺到腹部向內向脊柱的方向收縮。這種呼吸方式能夠較多的吐出停滯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膽汁分泌,安神益智,提高練習者的專注力和意志力。
心理學理論認為,知、情、意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三種基本形式。知,是認知;情,是情緒;意,是意志。所以磨礪堅定的意志也是影響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通過東方舞的練習,使得自我意志能夠更為專注的聚焦在當下重要的事務上,心無旁騖,提升辦事效率,減低無關雜事的干擾,就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焦慮和抑郁的發生,保持心理健康。
[1]陳樹林,李凌江. SCL-90信度效度檢驗和常模的再比較[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3,29(5):323-327.
[2]秦銀健,陳鳳珍,石儉. 肚皮舞的風格特征與健身價值研究[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01):48-50.
[3]許婧. 東方舞對女大學生身體意象影響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王子,(1989.10- ),女,漢族,貴州畢節人,畢業于貴州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單位:畢節市委黨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詢與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