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瑞云
我的課程開發故事之
——筆墨書情
■柯瑞云
一
有些故事,是有過程的,就像課程開發,看似無“情”,實則有意。其實心底里,早有些“種子”,提前種在那里了。那是2015年,我任教三年級。那個秋天,剛剛下發的教材中有一本實驗教材——2014年教育部審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法 練習指導》。
我自己是喜歡書法的,當時就很有興趣地多看了兩眼。
當時,學校安排我除了主課外,還兼教兩節美術課。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看到孩子們寫的字有些稚嫩,有些歪歪扭扭,這心里就時刻隱隱約約地壓抑著一個小小的愿望,希望能讓孩子接觸下書法。
那時,中國書協會員,德藝雙馨的青年書法家葉慧敏老師,正好管理著瑞安市職工書畫院。他知道我的書法還不錯,就邀請我義務擔任市工會歐體書法提高班的老師,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樣說起來,我也是“書法老師”,而且,也積累了“書法輔導”的教學經驗。
我自己的班,我做主。
當我告訴孩子們:本學期的美術和書法都是我來教,問他們更喜歡哪門功課,我將尊重他們的意見,決定本學期學習內容,另一門功課將主要在課外完成。讓我沒想到的是,幾乎全班同學不假思索都選擇了書法。
我宣布每周四下午二、三節為書法學習時間時,他們高興地雀躍著,歡呼著,“耶!耶!”的聲音不絕于耳,孩子們喜歡書法!
書法學習的準備階段開始了,有老師、有學生,還得有“筆墨紙硯”呀。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新的課程開發總是伴隨著從無到有,從曲折到順暢的。比如,我這個“書法課”的開端,學校是不可能首先撥經費支持的。我只能召開家長會,跟家長商量,爭取家長的支持。
開始,我有點兒擔心家長會不會支持孩子學習書法,因為我知道我們班的孩子絕大部分來自全國各地,唯一的一個本地生父母親早已離異,跟隨媽媽生活,經濟也是比較拮據的。
意想不到的是,我告知家長,本學期將嘗試在本班開設書法課程,需要大家配合購買筆墨紙硯。我說完了,環視著家長的臉。那一瞬間,家長們的反應卻讓我又感動又喜悅。
忙于生計無力培養孩子興趣的家長都很高興,而且感激,表示一定大力支持,就像王梓嘉的媽媽說的實在話:“老師,我們沒能力讓孩子上興趣班,不能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心里總是有內疚的。老師如果肯在班級里教書法,我們真是求之不得,我們肯定支持。”為了節省家長們的開支,條件稍好的曾明成媽媽還行動起來,把
家里開小店時剩下的小醋碟拿來,免費提供給同學們當墨盤用。
當然,這樣的事情,我不可能不跟葉慧敏老師說。
葉老師得知我有這樣的打算,更高興。他認為這就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之一,鼓勵我要做得扎扎實實,實實在在,要看得見、摸得著,因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他說:“你們班,毛筆、筆簾、毛氈、基礎筆畫練習紙等,每人一份!”


剎那間,班上每位學生配備齊全了所有的“裝備”,我仿佛看到了所有學生的笑臉上有著墨點,眼睛里有著閃爍,四個字:筆墨書情。這門新的開發課程比預想的開課時間要快很多,2015年9月份的某一天,正式開始。
二
書法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它綜合著天地萬象之形,融入古今圣賢精神之理。大門敞開,出入自由,然而登入大雅之境界不容易。
那么,孩子們學習書法的作用是什么呢?
培養觀察能力、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還是凈化心靈、提高審美素質?仿佛高深莫測的樣子。其實,孩子們學習書法的目的最初是相當簡單的:就是好玩、好看。你看,一段“竹竿”,一撮羊毛,沾點墨水,橫平豎直,一撇一捺,硬生生活靈靈的中國漢字頂天立地,站在各種材質的紙上,一排排、一行行。這氣勢,怎一個“精神”了得?
對于孩子,老師一聲:“好字!”此時,小孩子們的感受,就是對于“毛筆書法”的切身感受。
基于孩子年齡特點和保護孩子學習書法積極性的考慮,我確定的三年級書法教學的總目標是:增強孩子們書寫毛筆的興趣,養成正確的執筆方法和書寫習慣,掌握各種基本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準確寫法。
根據自己確定的總目標,我把書法課安排在周四下午二、三節,而且這兩堂課需要連起來上,中間不下課。因為書法教學不同于其它學科,毛氈的擺放、“墨盤”的分配、毛筆的清洗……都需要時間,加上講解、示范等,如果只有一節課,根本就沒有有效的練習時間。
況且,學校里沒有專用的書法教室,我們只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學習。一個班46人,擠在一個小小的教室里,巡視時連擠都擠不過去。更悲摧的是書桌太小,毛氈都放不下,只能對折著將就放在桌面上,放墨汁的小碟子就
更加沒地方擺放了,只能放到抽屜里,或者直接放毛氈邊上,因此,“墨盤”掉地上也成了經常發生的事。
“小醋碟”掉落引發的故事就更多了。
有一次上課,坐后排的朱道杰同學剛剛寫完一張練習紙,低頭在抽屜里拿紙時不小心碰了下書桌上折疊著的毛氈,放在毛氈邊上的墨盤“小醋碟”應聲落地。朱道杰附近的地面一下子成了一幅畫壞了的“水墨畫”。坐在前排的李慧潔同學更是遭受了“無妄之災”——一件嶄新的棉衣沾上了一大團墨汁。
朱道杰見“闖了禍”,邊蹲下收拾邊大哭起來。李慧潔同學也紅了眼睛,默默掉淚,不敢回家去,害怕媽媽責怪。
我心里知道這根本不能怪孩子,邊安排孩子們幫忙整理教室,邊安慰孩子別害怕,老師不會責怪他們,家長那邊,老師也會幫他們解釋。
隨后,我分別給兩位家長打了電話,發了微信,告訴她們今天的事情真的不能責怪孩子們。因學校沒有真正的書法教室,只能在普通教室上課,人多,空間擠,硬件設施的確是非常不適合學習書法。盡管每節課都再三提醒孩子們要小心墨汁毛筆等用具了,有時還是會出一點小事故,就如今天。朱道杰當時就嚇哭了,因為不僅教室里一片狼籍,還弄臟了慧潔同學的衣服。可是,孩子們的書桌連毛氈都要對折著放,哪里有地方放墨盤?這能怪朱道杰嗎?慧潔就更無辜了,只是因為座位問題,一件好好的衣服就弄得那么臟了。
因此,我在微信里真誠地向家長道歉:真的很抱歉,請不要責怪孩子,這真的不能怪孩子!
感謝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為了支持孩子們學書法,遇到糟心的鬧心的事情,家長都是先向我了解情況,都能平心靜氣地解決問題,都能互相理解互相體諒,因著這種緣分,很多家長都成了好朋友。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為了能盡可能多地照顧到班級里的46個孩子,我還邀請了我們學校多才多藝的王志新老師客串講課。
深愛書法一直支持我開設書法課程的王老師,放棄休息,每周義務教一堂書法課。你看,周四下午第二節,不是王老師在示范,我在巡視;就是我在示范,王老師在耐心巡視。
很多時候,良師益友,不單單是上下級的,不單單是隔山隔海的關系。他們就站在我們身邊、立在我們身后。當然,為了保護孩子學習書法的積極性,不增加孩子額外負擔,除了兩堂課高強度的學習外,我沒有布置過回家的作業。但是,我提倡孩子們每天回家練寫一張作業。對回家有練習的同學,不管質量好壞,我都大大表揚。因而,即使是最不愛學習的同學,也非常喜歡上書法課。
三
進入四年級后,因為學生的書法興趣已經比較穩定,孩子們也有了一點點的書法基礎,我調整了我的教學要求:除了三年級時的教學目標外,我更關注了用筆方法的指導。
每周的書法課上,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各種筆畫的不同以及字的結構,比照字帖學習運筆,讓孩子感悟、領略書法的美妙之處,思考在書寫過程中應該怎樣表達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書法學習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
四年級開始,我要求一周上交7張書法作業,并且與日常行為規范相結合,與期末評比相結合。書法作業當堂講評批改,優秀書法作業當堂發獎,并拍照在家長群中表揚。此舉大大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書法作業基本沒有出現不完成現象,態度認真的書法作業比比皆是,書法作業獲獎學生興趣更加濃厚,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再一次被點燃。
在重視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我開始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圖人人都能當小小書法家,但求個個參與,書寫水平都能有所提高。其中,我們還必須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要注意選拔出類拔萃的學生作為培養對象。臨近年關,我開始選拔學習書法認真,書法作業優秀的學生臨寫春聯。這一舉措,又一次成功地讓全班同學熱情高漲,投身到書法學習中。
為了推廣書法課程,讓更多的老師投身到書法教學中,也為了豐富老師們的假期生活,弘揚傳統文化,2016年7月,我邀請本校喜歡書法的老師一起舉辦了“假期書法沙龍”活動。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學校近30名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現場熱烈,盛況空前。瑞安教育網曾報道過此事。這次活動,為零基礎書法愛好者的基礎筆法學習和有基礎的書法愛好者間的交流創造更多的平臺和機會。
在本班書法教學取得一點點成績的基礎上,今年,我開始在四年級級段推廣書法教學。本學期,我兼任了四年級另兩個班級的書法老師。并且,在學校推出的拓展課程中,我擔任了“筆韻墨趣”的任教老師。
回顧昨天,事事、景景,仿佛還在眼前。
我很感恩,一路陪我走來的孩子們,家長們,同事們,領導們;我很感恩,一直支持、指導我的葉老師、王老師等等。我正是因著他們那美麗的人生,遠見的魅力,還有指導老師們那深厚的書法功底作為堅強后盾,這才使我的“書法課”開發成了“筆墨書情、精彩奪目”的新課程,感謝!
作者單位:瑞安市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