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要:農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生產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年政府都會從財政收入中拿出專項資金促進農業的生產。近些年來農業財政支出在持續增加,但是農業財政支出的效益卻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對農業的財政支出進行績效評價,提升財政支出的效益。績效評價離不開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文章主要分析了績效評價體系在農業財政支出應用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則,并從農業財政支出項目以及農業部門兩個角度進行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通過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更好的開展農業財政支出工作。
關鍵詞: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31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0-01
引言
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縮小城鄉之間的差異。不僅如此,農業活動的開展還能為其他產業提供資源支持,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政府為了加快農業活動的開展,對農業活動的補貼在持續的增加,加大農業財政支出可以提高農民朋友的生產積極性,同時可以更好的完善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加快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農業財政支出的出發點是從農民的角度出發,但是財政支出活動開展時效率卻有待提高,農業財政支出不能完全的應用到農業生產中,無法發揮出農業財政支出的作用。因此需要對農業財政支出活動進行績效評價,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了解農業財政支出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有效的促進財政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績效評價體系需要遵守的原則
(一)效率性、經濟性及有效性的三E原則
三E原則是評價體系建立過程中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三E原則包括經濟性、效率性以及有效性。經濟性是對財政支出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財政支出活動的開展是為了促進農業生產活動開展,如果缺乏經濟性,財政支出工作開展將失去意義;其次是有效性,財政支出活動開展前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計劃,從而保證支出活動的順利進行,有效性是對財政支出活動計劃的完成程度進行考核;效率性是考察財政支出的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支出成本越小,收益越大則財政支出的效率性越高,反之則效率性越低。通過三E原則可以提高財政支出活動績效評價的準確性。三E原則中的三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在進行績效評價的過程中不能人為的將三者割裂開,只有將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開展績效評價工作。
(二)操作性及科學性原則
績效評價體系還需要遵守操作性及科學性原則,操作性原則要求績效評價體系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是為了對農業財政支出工作進行績效評價。如果績效評價體系缺乏可操作性,那么績效評價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導致無法有效的對財政支持工作進行績效審核。其次績效評價體系需要遵守科學性原則,在對農業財政支出工作進行績效評價時需要選擇評價指標,評價指標選擇合理,可以提升績效評價的效率。科學性原則要求績效評價指標在選取的過程中各指標之間要具有緊密的聯系。操作性和科學性也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具備操作性和科學性,才能保證績效評價體系的正常運行。
三E原則和操作性及科學性原則是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共同遵守的原則,除此之外,定性與定量原則以及相關性原則也是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需要遵守的原則,但是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不同,農業財政支出工作的側重點也不同,遵守的原則也有所差別,所以各地區在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時還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績效評價工作。
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項目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在對財政支出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時,首先需要對項目的經濟性進行評價,如果項目缺乏經濟性,支出項目缺乏實施的價值。其次要判斷項目是否具有合理性,合理性要求項目的制定要結合地區的情況,這樣可以保證財政支出工作開展過程中具有側重點,從而更好的利用農業財政支出資金。在構建項目績效評價體系時可以進行分層設置,建立不同的評價指標,包括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如果農業財政支出涉及的工作內容比較豐富,還可以建立三級指標。通過設置不同的指標,對農業財政支出項目進行全面系統的績效評價,充分了解農業財政支出項目開展中的優勢及不足,對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促進農業財政支出工作的進行。
(二)農業部門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不僅需要從項目的角度入手,還需要從農業部門的角度出發。農業部門績效評價體系構建需要對農業部門資金的使用情況、資金的流向以及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評價,這樣可以更好的了解資金的流向和使用情況。將農業財政支出資金向貧困地區進行轉移,促進貧困地區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更好的發揮農業財政支出的作用。農業部門的績效評價體系還需要對財政支出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考核,了解財政支出工作是否能夠按時按量的完成,通過農業部門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規范農業部門的工作行為,提高農業財政支出工作的效率。
三、結語
農業財政支出工作的開展對于農業的生產和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農業財政支出可以加快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滿足農業生產的技術需求。農業財政支出工作開展時為了能夠提高效率,需要進行績效評價。在進行績效評價時需要遵守以下的原則:三E原則和操作性及科學性原則,通過這些原則的遵守,提高績效評價體系的運行效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需要從項目和農業部門兩個角度進行構建。通過構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更好的對農業財政支出工作進行績效評價。
提高農業財政支出工作的效率不僅僅可以通過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還需要對農業財政支出工作進行監督,通過監督活動,規范相關人員的工作行為,避免財政支出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中飽私囊的行為,既可以避免國家經濟的損失,也可以將資金更好的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從而更好的發揮農業財政支出對于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