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琦
摘要:隨著文學種類和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網絡文學獲得了龐大的讀者群,其中關于愛情觀的解析又影響著青年的價值判斷。本文從網絡文學入手,就網絡背景下青年愛情觀發展、網絡小說愛情模式產生原因以及社會審視判斷進行了分析,以期通過網絡世界和現實社會對于愛情解析的異同,倡導健康的愛情價值觀念。
關鍵詞:網絡文學;青年;愛情觀
一、網絡背景下青年愛情觀念的變化
當下社會是一個意識形態多樣化的社會,在這個以網絡為依附的社會中,包含著多元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一組關于大學生愛情觀調查數據——完美論者50%、現實論者35%、守望論者10%、游戲論者1%、另類論者4%[1],可以看出大學生還是向往完美忠貞的愛情。但同時,不能忽略另外一種因素,“大學校園里青年男女集中,曾經的向往渴望在這樣一個浪漫環境更容易實現,空虛無聊、寂寞郁悶、發泄等因素導致容易產生戀愛”[2],某種意義上又變成了一種不得不為之的戀愛,象牙塔中的戀愛。
這是還尚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的愛情,那么真實社會中愛情又會有什么不同?近年來,相親類節目迅速走紅,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湖南衛視《我們約會吧》等節目席卷熒屏,帶來了相親熱潮。《非誠勿擾》中嘉賓靚麗的外表、快人快語的風格以及大膽前衛的作風為它贏得了不少關注。然而,隨著它的火熱,一系列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眾嘉賓被冠上了“拜金女”、“毒舌”“寶馬女”等稱號,“《非常勿擾》這類節目都是經過后臺策劃、包裝的,情節也是被事先設計好的”[3],可見這種相親類的節目是為迎合大眾的口味而制作。綜合其他現象,就當下年輕人生活的實際,可以總結出這樣幾條主流愛情觀念:
一是柏拉圖式的戀愛。這種戀愛是完全脫離肉體的純精神戀愛,但有人又說,我不相信純精神式的戀愛,愛情是精神和肉體共生共存的,這才有了第二種定義。二是原生態的戀愛。這種愛情強調純天然,即順其自然,不強求也不舍棄。三是辯證式的戀愛。既然人是生活在社會中,而人的生存需要是一切需要的前提,那么愛情也就不是無源之本。因此在這種人眼中,物質和愛情是辯證式地共生。四是完全的物欲式戀愛。這種人對物質的渴望遠遠超過愛情,也可以說這種人是極度自戀極度自私的;因為在這種人眼中,愛情不過是通往物質大道的捷徑,物欲的滿足才是愛情的終極幸福。
二、網絡小說愛情觀模式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現實書寫
網絡小說雖然是生于網絡長于網絡,但它和所有的小說一樣,生發于現實。所以,看一些網絡小說,就會覺得似曾相識。這類網絡小說是極容易走入傳統出版渠道的,譬如早期和校園有關的網絡小說《夢里花落知多少》、《上海夏天》、《高考兇猛》、《此間的少年》、《哈哈,大學》、《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理工大風流往事》、《寂寞城市》等,它們被定義為網絡小說,但它們當中描寫的愛情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讓人如臨其境。還有后來的安妮寶貝、郭妮、饒雪漫,她們小說中的愛情也是滲透著青春氣息的現實愛情。同樣,也可以通過網絡寫手來了解這類愛情小說產生的緣由。網易第一屆網絡文學大獎一銀一銅獲得者刑育森曾說過,“在沒有上網之前,我生命中很多東西都被壓抑在社會角色和日常生活之中。是網絡,是網絡上的交流,感受了自己本身一些很純粹的東西,解脫釋放了出來成為了我生命的主體”[4]。可以看到早期的網絡寫手追逐的較多的是自身的滿足與宣泄,是表達的欲望。又如早期著名的網絡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一杯可樂和兩份薯條,這就是痞子蔡和輕舞飛揚的約會方式;咖啡哲學和藍色力學哲學,規定著輕舞飛揚和痞子蔡的人生軌跡。這份愛情最終還是回到了傳統,從網絡走向了現實世界,成就了一段現實版的凄美故事。
(二)傳統影響
愛情是伴隨著中國文學史成長起來的,不管是在遠古詩歌、唐傳奇還是后來的才子佳人小說中,愛情始終有它自身完美的模樣。而這種模樣影響了后來人愛情小說的創作,因此,在今天的網絡小說中,仍然有那么多“海誓山盟”,有那么多“鶯歌燕語”。晉江原創網小說《竹枝詞》便是由一位高齡的婆婆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寫成的一本充滿評彈味道的小說,這部小說雖說首發網絡,但是完全是傳統小說的寫作模式,其中寫到的愛情亦復如是。
武俠小說也是當下網絡小說的熱點,那么網絡小說中的武俠小說和傳統中的武俠小說有什么區別呢?如果仔細去探究,會發現網絡中的武俠小說除了更具現代化的氣息、更具夸張性以外,實際上跟傳統武俠小說沒有太大的區別。網絡中一些武俠小說被打上了“后金庸時代武俠小說”的烙印,譬如鳳歌、步非煙、滄月等人的武俠小說,無不受到金庸等人的影響。
(三)迎合讀者
與早期相比,現在的網絡寫手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寫手的心態會隨著市場的起伏而產生去適應這個社會變化的需求,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寫作的人:一是純粹的商業寫作。點擊起點、晉江等大型的文學網站,會發現各種排行榜赫然在目,排行榜前列的小說基本上都有進入紙質渠道出書的可能。有寫手在網上公開了自己的寫作狀態,他們提到網絡小說追求的一是速度,二是通俗,三是善于制造高潮。在網絡小說寫作中,沒有速度就等于自斃。就網絡小說本身而言,通俗和高潮懸念的制造,也是其制勝的一大法寶。二是消遣玩耍的寫作。這類寫手上網寫作大都是出于無聊,把寫作當作消遣的方式。大量充斥于網絡的“小白文”,無邏輯、無思想,言語雜亂,人物性格平面化,毫無章法可言,有許多作品最后成了“萬年大坑”。三是追求滿足感的寫作,這和早期網絡寫手的心態是類似的,在這里就不多贅述。
三、對當下網絡小說愛情觀的審視
網絡也是現實的一部分,它植根于現實。因此,在網絡小說中見到的愛情未嘗不是現實世界關于愛情評判的標尺。一方面網絡小說延續了傳統,這樣的愛情就顯得不是那么放肆,而是充滿著真實感。網絡小說的愛情是純真的,因為它寄托著人內心對愛情的永恒追逐。無論是網絡武俠小說中的愛情,還是都市小說中的愛情,或者是言情小說中的愛情,都容易引發人關于愛情的深刻感觸。另一方面,網絡小說中的愛情觀又是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對愛情太過于放縱,使愛情產生了質的變化,轉為對肉欲的追逐。YY小說、種馬小說、后宮小說在網絡橫行無忌,導致了色情文學在網絡的泛濫成災。這種發展趨勢如果得不到制止,網絡文學的愛情將成為肉欲的俘虜,將再難看到人們口頭相傳的那種純真的愛情。網絡小說的愛情也是給人看的,如若這種愛情過多地浸透了大眾的思想,那么,網絡小說愛情將改寫現實中人們對于愛情的態度,使人變得物欲化、甚至陌生化;而這種結局是不愿被看到的。所以,網絡文學也應該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來預防網絡小說愛情的自絕行徑,從而給人真正意義上愛情的享受。
參考文獻:
[1]劉艷軍,張盛楠.現實、守望、游戲,還是追求完美與另類——解讀與透視當代大學生的愛情觀[J].教育藝術,2005(6):24.
[2]劉祖凱.2006后現代校園網絡愛情小說略論[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9):35.
[3]鳳凰網娛樂內地熒幕.日本學者評《非誠勿擾》:不必全關掉 讓社會去批判[OL].http://ent.ifeng.com/tv/news/mainland/de tail_2010_06/17/1632680_0.shtml。
[4]李敬澤.被寬闊的大門所迷惑——我讀《兄弟》[N].文匯報,2005,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