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淑窈
摘要:當前,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主體的新媒體對文學創作的影響越來越大,本文主要從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特點、困境和出路這三方面進行了探討,希望能進一步促進新媒體時代下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文學創作;特點;困境;出路
一、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特點
新媒體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向廣大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新媒體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人們的交流越來越便捷,獲取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社會的發展會深深地打上這個時代的烙印,文學創作亦是如此,新媒體的發展給文學創作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一)碎片化
首先,新媒體的發展導致信息傳播的碎片化,在文學領域亦是如此。傳統文學創作的發表平臺往往是報紙、雜志、書籍等傳統的媒介,這些傳統媒介傳遞信息時往往具有連續性,能夠完整地、大篇幅地傳遞作者的信息,但是由于近些年來傳統媒介逐漸被新媒體所取代,新媒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因此許多作者為了能夠使自己的文章迅速發表,便開始使自己的文學創作適應新媒體碎片化的特點,這些文章往往是針對新媒體如公眾號、微博等等來寫作的,具有篇幅短,適宜人們使用碎片時間閱讀的特點。
(二)大眾化
大眾化是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另一大特點。新媒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觸到文學創作,利用新媒體每個人都能夠有平臺來展示自己的文學才華,同時也能夠閱讀更多人的作品,這些基本上是不需要成本的,所以在新媒體出現后,網絡文學、微信公眾號、微博上都出現了很多文章,文學創作開始由廟堂之高走入尋常人家,每個人都有了進行文學創作的機會和平臺,這在一方面促進了文學創作的爆炸化,另一方面文學創作的價值也逐漸降低,這是文學創作大眾化后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三)良莠不齊
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大眾化的另一個特征就是文學作品良莠不齊。文學創作的大眾化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走上文學之路,這一方面滿足了大家對文學的不斷追求和渴望,另一方面則必然地降低了文學創作的門檻,在傳統媒體時代,文學創作的發表往往需要經過作者、編輯、出版社等等多方面的審查才能夠順利地被刊登或者發表,這就提高了文學創作的準入門檻,保證了文學創作的質量,但在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門檻的降低雖然發掘了一些有才華的作家,但也有很多作品沒有文學價值,這就導致了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良莠不齊。
二、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困境
新媒體時代下的文學創作與傳統媒體下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變革,大眾化、碎片化、良莠不齊等等新特點為文學創作帶來了新的困境:
(一)作品文學性的下降
隨著文學創作與新媒體的進一步結合,文學創作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衍生產品,這就導致文學創作的商業化進一步加強,不僅文學網站進一步發展,作者根據點擊量和字數來獲取利益,而且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被改編成電影、電視,既擴大了作者的知名度,又為作者和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種商業化趨勢的加強又反過來進一步作用于文學創作,許多作者為了能夠更新更多的字數,在文學創作的過程中重量不重質,使其作品可讀性下降;還有一些則在創作時背棄了文學創作中的文學性,一味地迎合讀者和市場的口味,使作品陷入庸俗化和低俗化,在現在的網絡文學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主體、立意和思想極為相似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在一種主題走紅之后,例如前幾年穿越文學的盛行和近些年宮斗劇的多產,都體現了文學創作中對市場的迎合;更有甚者采取了抄襲這種卑劣的手段,我們經常在許多不同的公眾號上看到類似的文章、許多文學原創網也存在著抄襲的現象,這也是當前新媒體時代下亟待解決的文學創作困境。
(二)傳統文學創作領域減少
新媒體時代下文學發展十分迅猛,并且進一步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微信、微博、網站都成為了文學發表的平臺,這些網絡文學在對人們的影響日益擴大,而且由于網絡文學的收益和影響的擴大,已經逐漸超越了傳統文學,其主題和風格的多樣性遠超過了傳統文學,這就使廣大文學創作者在創作作品時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向新文學創作方向靠攏,從而進一步導致了傳統文學創作領域的縮小。
(三)傳統文學市場的萎縮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閱讀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傳統媒體時代下,人們往往是在報紙、雜志或者已經出版的書籍上來進行閱讀,這一方面是由于傳統媒體的發展促進了文學創作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則是文學創作為傳統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反作用力;但是新媒體迅速發展之后,人們更多的是在網絡、手機上來進行閱讀,這就催生了一批以微信、微博、文學網站為主的新興文學市場,這種新興文學市場不僅具有方便、快捷、移動性強的優點,還具有費用低、門檻低等等的便利性條件,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采用新型的閱讀方式,這就導致傳統文學市場在其不斷打壓下而逐漸萎靡不振,難以發展。
(四)人們文學觀念的改變
新媒體時代下人們接受的信息越來越廣泛,人們對于文學作品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傳統的文學創作中,文學作品往往具有反映現實或是規范道德、警戒世人等等作用,這是由于傳統的文學創作往往要經過多道的檢驗才能夠出版被世人看到;而現在新媒體下的文學創作則是處于人們對經濟的追求和對市場的迎合,文學作品越來越浮躁化、功利化,其所反映的觀點更加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越來越多的文學創作走向了暴力、血腥、色情等多種不良的道德方向,這種以市場為導向的文學創作一方面使得整個社會的的道德水準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導致很多作者放棄傳統的以道德規范為準的創作觀念,是當代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又一困境。
(五)文學所傳遞信息監管困難
當代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另一困境是文學創作所傳遞的信息越來越寬泛、良莠不齊,而由于網絡新媒體的發展,對其所傳遞的信息進行監管也比在傳統媒體下更加困難、成本更大。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們經常見到網絡文學中傳遞一些不符合當代潮流的輿論導向和道德規范,但是在新媒體的環境下對于這類文學傳遞的信息越來越難以進行監管,一方面是由于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爆炸性增長,越來越多的個體、團體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徑來進行這類文學創作,監管的難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當前我國對新媒體文學創作的不重視,不認為其屬于文學創作中的一種,因此對新媒體下的文學創作不夠重視,在近些年來隨著新媒體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對其的監管才進一步加強,但是監管的水平卻趕不上新媒體文學發展的速度,所以對文學創作中傳遞信息的監管困難也是當前新媒體下文學創作的一大困境。
三、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出路
新媒體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所必經的一個階段,文學創作也不能一味地逃避這種發展趨向,在新媒體下也應當進一步促進文學創作的發展:
(一)注重文學的精神內涵
文學作品應當有其精神內涵,不能只是一味地迎合市場和消費者的取向,文學創作應該具有一定的嚴肅性和教育性,雖然當前文學創作的市場充斥著商業化和泛娛樂化,但是廣大文學創作作者應當在創作過程中嚴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也應當進一步堅持自己創作中的道德內涵,不要被市場和消費者所左右,更不能一味地跟風創作和模仿別人的作品,更不能走向抄襲別人的歪路,要注重加強自己作品的個性化和藝術化,要相信真正經得起時間和讀者檢驗的一定是具有精神內涵的文學創作。
(二)倡導先進的價值觀
廣大文學創作者應該在其文學作品中倡導先進的價值觀,文學作品對人們的精神世界有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優秀的文學創作不僅能夠反映現實,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具有可讀性,還要能夠對人們的精神世界有一定的反作用,能夠指導人們向善、向上,例如魯迅的文學作品,在鞭撻現實的同時又為人們指引道德發展的方向,當前新媒體下的文學作品一味地追求迎合市場和追求物質,逃避了這種對社會的責任,因此我們在文學創作時應當注意倡先進的價值觀,這并不是要把文章寫成政治宣傳稿,而是要在保證文學創作種類多樣性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道德指引的作用,更好地發揮文學創作所應當承擔的社會教化的責任。
(三)充分利用新媒體作為傳播平臺
新媒體是當前社會不可避免的一種發展趨向,因此我們在文學創作的過程中不應當排斥它,反而要利用新媒體作為平臺來促進文學創作的進一步發展,這一方面是由于新媒體本身具有傳播范圍廣的優點,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當前文學創作的傳統平臺逐漸萎縮,如果文學創作不能夠適應新媒體的發展也必然會走向衰落,但是在利用新媒體的時候應當注意要從文學創作自身出發,新媒體只是一個工具,要充分發揚新媒體在傳播文學作品方面的優點,例如能夠更好地使廣大讀者了解文學作品,擴大其影響力,但是對于新媒體下文學創作的某些缺點擇要盡量規避,例如價值觀不正確、沒有起到道德規范的作用、只重量不重質等等,只有充分地揚長避短才能使新媒體下的文學創作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四)利用新媒體碎片化的特點
碎片化是新媒體的一大主要特點,這意味著人們更多的是利用其閑暇時間、碎片時間來進行閱讀,新媒體下的文學創作要想得到好的發展就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這一特點,創作出適合人們用碎片時間進行閱讀的文學作品,這就要求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到這一點,可以通過對文學作品的章節進行靈活的調整,縮短每一章節的內容來適應當前讀者的閱讀習慣,也可以對作品的文體進行適當的創新,盡量滿足新媒體下信息碎片化時代人們的閱讀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文學創作的發展和進步,為人們提供更多優秀的作品。
四、小結
新媒體時代下文學創作的特點既給其帶來了機遇也使其不得不面臨許多困境,文學性下降、領域減少、市場萎縮、觀念改變和信息監管困難,都使文學創作的發展陷入了困境,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當積極地尋求文學創作的出路,注重文學創作的精神內涵、倡導先進的價值觀、利用新媒體作為傳播平臺并且應當充分利用其碎片化的特點來促進文學創作。
參考文獻:
[1]黃曼青.論新媒體時代的文學形式流變[J].求索,2012,7.
[2]鐘麗茜.新媒體時代文學的跨界異變及未來走勢[J].文學評論,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