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春
摘要:近年來,分享經濟開始在社會各行業流行起來,它的出現可以將閑置的資源重新進行調配,實現了資源的節約和優化配置,這是一種歷史性的進步。但是這種新型經濟的出現給目前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本文從分享經濟的主要特征入手,指出了分享經濟給人力資源帶來的挑戰,然后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分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挑戰;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一、當代分享經濟的主要特征
1.分享經濟有三個主體
分享經濟的形成必須要有三個主體,即供應者、消費者和網絡共享平臺,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形成共享經濟。供應者就是閑置資源的提供者,他們愿意將自己的資源拿出來與別人分享。消費者即資源的需求者,他們需要使用某種資源來滿足自身的需求。網絡共享平臺是溝通供應者和消費者的媒介,供應者將閑置資源放到平臺上,提供分享,消費者從平臺上看自己需要何種資源,如果供需一致,則共享過程完成。
2.分享經濟主要分享的是閑置資源
閑置資源的種類有很多,人力、物力、財力和各種信息都可以被分享。供應者手中的閑置資源使用價值很小,無法滿足他們更多的需求,而需求者正好需要這種資源,如果購買的價格很高的話,對需求者來說是極不劃算的。所以共享經濟的優勢就是能為供需雙方帶來利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供應者可以獲得一些收益,需求者可以節約資金或者時間。
3.分享經濟發展的前提是互聯網技術
事實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資源分享模式,朋友之間、鄰居之間都會分享一些物品,但是這種分享有地域范圍和數量的限制,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也就不能稱之為一種經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將自己閑置的物品放到網上共享,可能每個人的閑置物品數量是有限的,但是隨著原因共享的人數的增加,共享資源就會突破地域和數量的限制。
4.分享經濟能創造更大的效益
傳統經濟模式下,企業的發展受到經營規模和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影響,有時會難以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分享經濟的出現可以有效避免這樣問題的出現,供應者可以根據產品的供應時間來為消費者提供資源與服務。通過閑置資源的再分配,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生活質量,還能增加企業的收益,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二、分享經濟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挑戰
1.職工流動性大
分享經濟會造成企業員工流動性增大,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分享經濟形勢下,企業之間的溝通合作都是在網絡上實現的,不需要當面進行交流,職工之間的溝通也多在網絡上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不深,如果企業發生危機,員工很可能會自尋出路。其二,互聯網給每一位員工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員工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尋適合自己的職業,如果在一個企業沒有了發展空間,職工跳槽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2.人力資源管理對象的范圍擴大
分享經濟的三個主體之間的關系與傳統經濟模式下生產企業、經銷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有極大的不同,傳統經濟模式下,每個主體做好自身分內的管理就好,而分享經濟形勢下,情況就變得比較復雜。比如當前流行的“滴滴軟件”,滴滴平臺既要對平臺日常的運營進行管理,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滴滴司機和消費者的行為,很明顯,其管理對象的范圍被擴大了。雖然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能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一定的便利,但是隨著供應者和消費者數量的大量增長,如何實現規范共享平臺的人力資源管理仍是一大難題。
3.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范圍縮小
閑置資源的共享一般在第三方平臺進行,供應者在平臺上發布閑置資源的信息,為需求者提供資源分享服務。由于供應者和需求者是自愿進行和接受分享的,因此,第三方平臺在招聘員工和素質培訓等方面的職責都將弱化。只要供應者和消費者的供需關系存在,雙方就會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協商,并不需要平臺進行管理和干預。
三、應對人力資源管理挑戰的對策
1.建立多樣的工資薪酬模式
在分享經濟時代,企業應該實現工資薪酬的多樣化,以此來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積極投入到自己的崗位上,這樣也會增加企業的收益,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贏。除此之外,工資薪酬的結構也要多樣化,企業可以讓員工自行選擇工資薪酬的方式。
2.靈活進行組織內部的管理
在分享經濟模式下,企業應該靈活的進行組織內部的管理,實現人力資源的額優化配置,讓每個員工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并且能充分體現企業的研發能力和開拓市場的能力,讓企業抓住分享經濟帶來的機遇實現發展。企業要充分了解每個員工的能力所在,根據他們的理論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來定崗。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將自己的閑置資源投入到生產經營上,以此來擴大生產提高市場競爭力。
3.建立公平的績效管理機制
企業工種分類很多,如果采用單一的績效管理機制,很可能會造成員工的不滿,為了防止職工的工作熱情減退,企業應該考慮每個工種的特點,建立公平的績效管理機制,只有保證績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公開的,員工才能對工作充滿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分享經濟時代已經真正的到來。在給社會和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分享經濟模式下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經濟模式的大不相同,因此,必須充分了解分享經濟特點,深入分析分享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從工資薪酬模式、內部組織管理和績效管理機制等幾方面入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必定會發生很大轉變,來適應分享經濟的模式。
參考文獻:
[1]葉劍波.分享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23):6-9.
[2]盧方衛.分享經濟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與對策[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2):67-69.
[3]關麗靜.淺談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J].廣東科技,2014(22):166-167.
[4]隋慧杰.新經濟形態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14):45.
[5]高超民.分享經濟模式下半契約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研究——基于6家企業的多案例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23:16-21.
[6]陳琛.分享經濟模式下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變化[J].山西財稅,2016(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