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走入了千家萬戶,在網絡迅速發展普及的時代大背景之下,網絡網絡文學日益興起,走入了人們的視野。網絡文學其實就是網絡與傳統文學的碰撞與結合,是時代發展過程中的一項新興產物。目前網絡文學創作的門檻很低,給更多的人提供了創作的機會,有利于發展多元的文學,所以說,網絡存在有其意義和價值。從另一方面來講,由于網絡文學門檻低,導致網絡文學的種類和數量爆炸式增長,但網絡文化中有一定的負面文化和弊端,嚴重的沖擊了傳統文學。總的來說,就是網絡文學的發展對傳統文學而言有利有弊,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傳統文學;網絡文學;沖擊;影響
一、網絡文學發展的時代背景
近幾年來,互聯網科技發展迅速,互聯網的應用范圍急劇擴大,在各個領域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文學的領域內,網絡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文學資源平臺,網民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大平臺去接觸文學和文學創作,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和學習創作文學的途徑。傳統的文學對于文化的功底和文化積淀的要求很高,相比之下,網絡文學創作的門檻相對較低。和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所具有的文化內涵相對欠缺,但是網絡文學之所以能快速的發展是由于它自身所具有的特性。首先,網絡文學以互聯網為平臺,傳播的速度很快而且成本很低,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網絡文化的傳播途徑十分的多樣化,有利于網絡文學的大范圍、快速的傳播,這就是網絡文學會給傳統文學帶來嚴重沖擊的原因之一。
網絡發展的速度很快,可是到現在為止,文學界都沒有對網絡文學進行明確的界定和定義。現在普遍的將網絡文學看作是由網絡作為媒介傳播的文學類作品,可是這種劃分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網絡文學的出現給傳統文學帶來了影響,兩種文學會相互沖擊還是相互融合,未來的文學發展和文學呈現方式如何都是未知的。
二、網絡文學發展對傳統文學帶來的沖擊
首先,網絡文化發展會給傳統文學的規則帶來沖擊。傳統文學對作品中的字詞句以及標點都有嚴謹明確的使用方法和規則,從這一方面來說,傳統文學的規則對文學的發展進步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不利于文學的發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規則和約束正是傳統高文學的魅力和價值所在。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不同在于它打破了這些規則,人們可以用短句、網絡詞匯和亂彈等語言表達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說,網絡文學打破了傳統文學的嚴謹和束縛,更具有創造性和創新性,對于傳統文學的規則來說,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其次,網絡文學會給傳統文學的審美標準帶來沖擊。現在許多的專家學者都在研究網絡文學對整個文學審美的影響,是提升了還是降低了審美標準這一問題廣受熱議。從實際的情況來看,網絡文學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網絡文學其實是時代文學的一種。由于網絡文學對門檻的要求很低,導致文學創作的底線在不斷的降低,使得網絡上的文學作品魚龍混雜,部分作品較為低俗,缺乏藝術性和審美。并不是全部的文字都可以被視為是文學,想要冠有文學的頭銜,就必須具有一定的信仰和情懷。我們并不能以偏概全的說傳統文學就具有審美而網絡文學就不具有審美,這里所說的打破了文學的審美是指打破了相關的概念,人們有原來的被動的審美轉變為了主動的審美,占據了審美的主導權。越來越多的網絡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樹立了水域自己的審美觀,這也是網絡文學存在的重要價值。
三、網絡文學發展給傳統文學帶來的影響
1.正向的影響
網絡文學出現的最大的正向影響就是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文學創作的機會和平臺,有效的避免了文學的盲從現象。由于網絡文學對創作的門檻要求很低,所以整個網絡文學的創作氛圍更加的寬容、自由,有利于促進文學發展的多樣性。和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的規則和束縛較少,給創作者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和創作空間,網絡文學的大多數內容都源于生活,更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這些貼近生活的內容往往會引起人們的廣泛贊同,而有的則會被人痛斥,對于網絡文學的創作者而言,既要有自信去接收贊美,也要有堅強的心去面對網絡的暴力。總的來說,網絡文學給文學創作提供的更加寬容的創作環境,這是傳統文學所不能及的。
2.負面的影響
網絡文學的出現道路傳統文學的規則,解放了文學創作的思想和空間,但是由于網絡文學本身的一些特定,也給文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1)網絡文學對創作的門檻要求很低,這就導致在網絡上傳播的文學作品的水平參差不齊,甚是有些低俗的文學作品會危害到文學創作的氛圍。
(2)網絡文學革新太快,缺乏歷史積淀。人們常說,經過歷史積淀而留下的作品才是優秀的作品。但是目前網絡文學的一大特點就是革新速度快,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導致各類信息迅速、大量的傳播,很多文學作品從興盛走向衰敗只經歷了幾年的時光,在網絡文學快速發展革新的過程中,相關的審核機制的發展速度就相對較慢,在自由開放的創作環境下,部分低俗的作品流入到網絡文學的平臺中去,污染了整個文學的氛圍,也影響了傳統文學的正常運作和發展。
(3)網絡文學為了迎合市場而是用粗俗的語言。目前網絡文學的更新速度和節奏很快,這一現象嚴重影響了讀者的文化意識和修養,部分作家為了迎合市場,吸引更多的讀者,大量的使用網絡語言和粗俗的語言,這樣不僅會降低讀者的文化素養,還會破壞整個文學創作的氛圍,網絡文學使用粗鄙的手段進行發展和創作,剝奪了傳統文學發展的空間。
(4)網絡文學的出現影響了傳統文學市場的運作。現在大部分傳統文學還是在以書本和紙質作為媒介來進行傳播,和網絡文學低廉的傳播媒介和方式相比不占據優勢,這就給傳統文學市場的發展和運作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現在各類文學作品不斷的走向影視化和商業化,使得網絡文學創作者的身價增高,愿意日常百姓生活的人越來越少,許多作者創作只有一個目的;賺錢。這樣的文學市場使得文學作品的內涵大大降低,文學創作的目的被扭曲,文學創作成為了一種追逐名利的工具和途徑。
綜上所述,部分不良的網絡文學和創作思維給傳統文學帶來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文學創作的環境和氛圍。
參考文獻:
[1]王曉英.論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審美體系的解構[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6:14-15.
[2]尚靜宏.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秩序重構的可能性[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3,3:32-33.
[3]劉校華.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的挑戰與超越探究[J]作家,2011,6:25-26.
[4]李美玲網絡垃圾文學對中國當代青少年的影響[J]山東工會論壇,2016,2:88-89.
[5]郭倩論.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審美意境的消解[J]群文天地,2012,15:54-55.
[6]歐陽友權.網絡文學:從“草根庶出”到主流認可[J]學習與探索,2010,2:32-33.
作者簡介:王依樂(2000-1-6),女,漢族,職稱:學生,單位:鄭州外國語學校,專業: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