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摘要:河北大學工商學院秉承著融合媒體資源,加快轉型步伐的宗旨,成立了大學生傳媒中心,圍繞國家當前經濟運行狀態、未來發展趨勢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目標,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專業人才。
關鍵詞:人才培養;轉型發展;媒體;傳媒中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2014年11月,圍繞轉型發展需要,河北大學工商學院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本著整合校園及社會媒體資源,搭建學生專業實習實踐平臺,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正式成立了大學生傳媒中心。依托大學生傳媒中心平臺建設,推進教學課程改革與實踐,搭建專業實踐實訓平臺,培養應用型技術型專業人才。
一、學校轉型發展,引導教學模式推陳出新
高校轉型發展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教學模式改革,引導教學模式推陳出新。河北大學工商學院大學生傳媒中心以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中心”和“教學有效性”的理念,舉全院之力重點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創新教育理念,優化育人模式,提升工作水平,為學院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創新校內實踐教學平臺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進入大眾化時代,高等教育在類型結構和層次結構上呈現出日益復雜化的趨勢。傳媒中心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緊密結合自身專業學習活動,投入到專業能力實踐中,形成專業群體“服務學習,互助學習”的氛圍,打造專業實踐實訓教育平臺,著力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將實驗、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綜合實踐等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將來服務行業和區域發展打好基礎。促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突出平面媒體、電影電視媒體、網絡媒體、手機移動媒體等多媒體平臺的資源共享,實現新聞信息傳播向全媒體方向發展,培養學生的全媒體傳播能力和社會責任擔當意識,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互動、互通、互融,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二)整合校外實踐教學資源
應用型高校應發揮主動性,創造條件,以課程為載體,推進產教融合、校企一體,實現高校、企業、學生三方的共贏。以“開放辦學,協同育人”的原則,堅持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雙軌模式,從國際合作交流、校企聯合培養、校企共建工作室等方面開展創新實踐。以大學生傳媒中心為示范和引領,積極做好學院轉型發展過程中“校政企合作,產教研融合”的新常態,深化與政府、行業、企業的合作,提供專業培訓、交流學習,進行集中規劃管理,培養區域和行業急需的專業人才,建設具有工商學院特色的大學生實驗、實訓、實習、實踐教育基地與平臺。
(三)探索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機制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指向,做到企業和高校信息及時有效反饋,通過實踐來引導和促進教學發展,并同時評價調整課程的內容,這樣才能更高效、更實用。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社會實踐實習和創新活動進行合理評價,納入人才培養考核體系,結合社會因素客觀綜合評定學生學業成績,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和創新能力,為學校轉型發展提供制度體系保障。
二、踐行特色教育,推進人才培養再創佳績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大學生傳媒中心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中心”和“教學有效性”的理念,以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掘和統籌學校內涵資源、社會教育資源、國際教育資源,舉全院之力重點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不斷優化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水平,為學院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創特色,重培養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傳媒中心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緊密結合自身專業學習活動,投入到專業能力實踐中,形成專業群體“服務學習,互助學習”的氛圍,打造專業實踐實訓教育平臺,著力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將實驗、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綜合實踐等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將來服務行業和區域發展打好基礎。促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突出平面媒體、電影電視媒體、網絡媒體、手機移動媒體等多媒體平臺的資源共享,實現新聞信息傳播向全媒體方向發展,培養學生的全媒體傳播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二)建基地,樹品牌
在先進企業創立校外教學基地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校外基地鍛煉培養教育的課程,全方位塑造,多角度學習,深層次挖掘,品牌教育與素質教育并行。秉承“開放辦學,協同育人”的原則,堅持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雙軌模式,從國際合作交流、校企聯合培養、校企共建工作室等方面開展創新實踐。積極做好面對學院轉型發展過程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新常態,深化與政府、行業、企業的合作,為學院新聞采訪、報刊、網絡、視頻、新媒體等媒體團隊提供專業培訓,交流學習,進行集中規劃管理,培養專業人才,建設有工商學院特色的大學生實驗、實訓、實習、實踐教育基地與平臺,使大學生傳媒中心成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品牌基地。
(三)重實踐,深挖掘
河北大學已經入選中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而工商學院所有課程授課教師是與河北大學本部共享的,教學設施還得到了更新和改進,樹立“面向業界、面向未來、面向社會”的應用科技教育宗旨,以地方產業企業職業的發展需求為導向,通過與先進企業開展“互利雙贏”的校企合作,達到共建和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
在移動互聯發展時代,深入研究新媒體、自媒體發展的新規律、新方法,對報刊、網站、微信、微博、視頻等校內媒體進一步科學定位,形成全面發展、各有側重、整體呼應的專業實踐大格局。大學生傳媒中心將圍繞國家當前經濟運行狀態、未來發展趨勢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目標,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實踐育人的文化氛圍,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專業人才。
作者簡介:劉 楠(1981-),女,漢族,河北人,哲學碩士,講師,河北大學工商學院人文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