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娥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亦步亦趨”變成了“自主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钴S。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煥發強大的生命力? 我從體驗學習和課堂中的預設生成兩方面來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教師要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在生活中情境中體驗知識的來源,引發積極思維
生活是數學學習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空間,數學內容是生活實踐知識的高度提煉和概括,雖然抽象,卻大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適合學生接受的原型。如果老師找準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切入點”,那么,學生就會倍感親切有趣,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2.在操作中體驗知識的抽象過程,增強學習有效性
數學是在對物質世界不斷抽象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并以抽象的形式(一大堆符號及其規則)存在。因此,課堂上教師首先要把抽象算式的背后蘊藏著的道理還原為親身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然后再順理成章地進行抽象思維水平上的運算和應用。
3.解決實際問題中,體驗數學的應用值
數學是一門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小學數學中的許多知識也都直接地被應用于人們的生活領域和生產實際。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讓數學回歸生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獲得學以致用的積極情感體驗。例如,學完“最大公約數”后,讓學生設計一個用方磚鋪客廳地面的方案。(客廳的長是6.5米,寬是5.5米。)經過小組的研究、計算后,設計出:用40cm×40cm、50cm×50cm、60cm×60cm等規格的方磚鋪地幾種方案。再經過學生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最后選出50cm×50cm的方案。理由是:選用這種方案,可以全部用上整塊方磚,既美觀,又便于鋪貼,還避免了浪費,比較經濟實惠。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數學知識,學會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認識到數學原來就來自我們身邊的現實世界,它是認識和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問題的有力武器;同時也獲得進行數學探究的切身體驗和能力。
二、教師要把握好課堂中的預設與生成的處理,是提高有效課堂的閃光之處
現在人們對數學教育的價值追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數學教學更加關注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方式的多樣化,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學習的感受,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使課堂教學既有預設的成功,也有動態生成的精彩。預設好的教學預案,是為了在課堂中得到完美展現,但“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這必然要求教學活動突破預期目標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而走向生成、開放的創造天地。對于課堂教學中的生成資源,特別是“意外生成”資源,我們應該有效利用,教師要學會觀察,學會傾聽,隨時捕捉新信息,選擇有效的信息及時轉化為教學資源,調整預設的教學環節,進行生成性教學。
如在“雞兔同籠”問題教學時,當講到“雞兔共有16個頭,44只腳,問雞兔各有多少只?”時,我按照教材上的方法進行講解,正當學生聽得認真時,忽然聽到最后一排一個“調皮鬼”在小聲嘀咕著:“這樣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兩只腳,每只雞都斬掉一只腳不就得了。”我聽了開始一楞,馬上心一動,立即讓他走上講臺進行講解:“雞和兔共有44只腳,每只兔子砍去兩只腳,每只雞砍去一只腳,44只腳就少了一半即22只腳。這22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數:22?16=6(只)?!薄岸嗝从袆撘獾囊娊庋剑 蔽仪椴蛔越貫樗恼疲@樣一來,其他學生也興趣盎然。我順水推舟,干脆來個小組討論。隨著討論的進行,不時有同學舉手,不時有新的想法產生。直至下課,共有三種方法在大家的贊嘆聲中被公認為“奇思妙想”。由于我捕捉到的信息“價值不菲”,從而激活了其他學生的思維,迸發了智慧的火花。可見,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往往會不經意地出現一些亮點是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稍縱即逝。我們必須用心傾聽、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讓星星之火燎原,讓智慧閃耀光芒!孩子們的思維方式與大人的思維習慣是不同的,而在這個問題上,他們更習慣于用比較的方法去想。問題就在這樣的動態中不斷生成,在這樣的動態中不斷達成,從而賦予課堂更多的開放性、動態性、創造性、挑戰性、發展性和生成性,在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推進的過程中,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預設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升華。處理好兩者的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因勢利導,達成預設,促其生成。在“精心預設”中體現教師的匠心,在“動態生成”中展現師生智慧互動的火花,努力達成“精心預設”與“動態生成”的平衡,讓“動態生成”在精心預設的基礎上綻放教學的精彩。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雖然表現在不同層次上,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闡述,不同的個體,也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從評價內容的角度來說,一節好課必定要在融洽地氛圍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必定要體現出學科的特色,也一定離不開教師出色的預設和處理課堂教學的能力。多種元素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完美整合,就會是有效的課堂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