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昌勝 李祥(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體操滾翻動作對5-6歲兒童注意集中性影響的實證研究
□喬昌勝 李祥(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注意力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5-6歲是兒童注意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是無意注意力向有意注意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兒童注意集中性的水平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驗法、數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體操中的滾翻動作對5-6歲兒童注意集中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體操滾翻動作能夠提高5-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2)體操滾翻動作對5歲兒童注意集中性水平的影響大于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3)體操滾翻動作能夠作為提高兒童注意力的訓練手段。
體操滾翻動作5-6歲兒童注意力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明確指出: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為兒童提供必要的生存、發展、受保護的條件,最大限度的滿足兒童的發展需要,發揮兒童潛能,將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隨著經濟水平的增長,以及國民教育意識的提升,人們對兒童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越來越重視。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5-6歲是兒童發展注意力的最佳時期,正在發展無意注意,形成有意注意。兒童的一切心理過程都需要在一定注意的狀態下完成。注意力不集中,會嚴重影響著兒童的生活和學習。提高兒童上課時的注意集中性水平,能夠有效的提高兒童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彭學曾的研究表明,適量的體育鍛煉能改善大腦的工作能力和注意力。陳融等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對少兒注意力水平有影響。因此,研究如何增強兒童注意集中性水平,養成良好的注意力習慣,具有實際意義。
滾翻動作是體操運動中常見的動作。有研究證明滾翻動作可以鍛煉兒童的前庭器官。前庭能力差的兒童,眼部的抓視能力弱,注意力差。而前庭能力強的兒童,眼部的抓視能力強,注意力相對較強。同時,滾翻動作能夠減少感覺統合失調的發生,常常用來治療兒童注意力障礙和感覺統合失調。
查閱資料發現,研究5-6歲兒童注意力的的文獻很多。但研究5-6歲兒童注意集中性的文獻并不多,尤其是研究體操滾翻動作對5-6歲兒童注意集中性影響的文獻。本文通過對兒童進行滾翻動作訓練,研究訓練前后兒童注意集中性水平的變化情況,探討兒童早期注意集中性的規律,以發掘兒童潛能,促進健康。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體操滾翻動作對5-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以四川省大英縣金太陽幼兒園的40名兒童為實驗對象,其中男20人,女20人。5歲兒童20人,6歲兒童20人。(如表1)

表1 被試基本情況表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以“5-6歲兒童”、“體操”、“注意集中性”、“滾翻動作”為關鍵詞,查閱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讀秀、萬方數據庫等網站,翻閱與兒童注意力和體操滾翻動作相關的書籍,為本文奠定理論基礎。查閱文獻發現,關于注意力的文獻有86402篇,但研究兒童注意力的文獻不超過10篇,沒有查到體操滾翻動作對5-6歲兒童注意集中性影響的文獻。因此,本文研究體操滾翻動作對5-6歲兒童注意集中性的影響。
(2)實驗法。
①實驗對象
抽樣:從四川省大英縣金太陽幼兒園200名兒童中,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50名兒童進行注意集中性測試,最終篩選出40名無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視力正常,沒有參加過滾翻動作訓練,并且注意力水平相似的被試。
分組:將40名被試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2個組。每組各20人,男生10人,女生10人。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注意力水平沒有顯著性差異。
②實驗的程序
第一步,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保證實驗的可行性。
第二步,制定實驗程序,如被試的選擇,教學大綱,評價標準等。
第三步,實施實驗,抽樣、分組,確定被試,測試實驗組和對照組注意力水平,獲得實驗前初始數據。
第四步,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對實驗組進行訓練,對照組進行隔離,避免受到干擾。
第五步,訓練結束后,對被試進行注意力水平測試,獲得實驗后數據。
③訓練計劃安排
第一,實驗組的訓練計劃安排
訓練次數:每周進行2次體操滾翻動作的訓練;
訓練時間:星期一和星期五下午放學后,每次時間為40min,實驗總時間為2個月(9周,18課時);
訓練內容:前滾翻,后滾翻,團身滾動;
訓練教案:在4名體操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課堂教學;
開始部分:a.老師點名,強調安全,說明注意事項;
b.老師帶領學生進行熱身活動。
基本部分:老師示范,一對一的保護幫助學生進行滾翻動作的練習。
結束部分: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放松訓練。強調放學后的安全;
訓練負荷:運動負荷控制在中等強度,心率150-180次/min。
第二,對照組的訓練計劃安排:對照組除了進行正常教學活動以外,不能參加具有滾翻動作的體育運動項目。
④注意事項
a.為了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對照組除了進行正常教學活動外,不得參加具有滾翻動作的體育運動項目;
b.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安全必須放到第一位;
c.由于5-6歲兒童的心理特點,在訓練時給予鼓勵和獎勵。
⑤實驗的測試
實驗采用陳國鵬等1998年編制的中小學生注意力測驗對被試的注意集中性進行測試,該測驗經信、效度檢驗,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數理統計法。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使用Microsof t Excel 2010制作圖表。
(4)訪談法。
為了解兒童注意力的基本情況和體操滾翻動作與兒童注意集中性的關系,與幼師、兒童園管理人員、以及體操教練進行交流。
2.1、實驗前被試的同質性檢驗
實驗前為了保證實驗的可靠性,對各組被試進行同質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注意集中性上沒有顯著差異,可認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是同質的。

表2 被試的獨立樣本T檢驗表
2.2、實驗前后被試注意集中性的差異比較
在對實驗組進行2個月的體操滾翻動作的訓練后,測試被試的注意集中性的水平。并與實驗前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發現,實驗前后實驗組兒童的注意集中性具有顯著性變化(p=.021<0.05),注意集中性水平有明顯增長。實驗前后對照組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沒有顯著性變化,注意集中性水平沒有明顯增長。說明體操滾翻動作可以提高兒童注意集中性水平。如表3:

表3 被試使用前后注意集中性的配對樣本T檢驗
2.3、不同年齡的被試注意集中性的差異比較
對5歲和6歲的被試分別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發現(如表4),體操滾翻動作對實驗組5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影響高于實驗組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影響。體操滾翻動作對對照組5歲和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影響不明顯。

表4 不同年齡的被試注意集中性的配對樣本T檢驗
3.1、實驗前被試同質性檢驗分析
為了保證實驗分組不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在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注意力集中性水平的測試,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其注意力集中性水平是否具有差異性。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注意集中性水平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是同質的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3.2、實驗前后被試注意集中性的分析
如表3,實驗組進行體操滾翻動作訓練后,注意集中性水平明顯升高。滾翻動作是身體某些部分依次支撐并經過頭部翻轉的動作,練習時要求練習者通過支撐和滾動完成動作。進行支撐和滾動時,一方面需要練習者手、腳、大腦相互協調,通過神經感覺系統來控制身體的動作,從而加強了神經感覺系統能力;另一方面,有研究證明滾翻動作可以促進兒童前庭器官的發育,增強眼部的抓視能力,從而促進注意力發展。同時,5歲左右兒童的大腦腦重雖然為成人腦重的90%。但腦表面的皮層發育尚未完善,對人的生理活動調節能力較差,大腦的高級神經活動,抑制過程不夠完善,興奮過程大于抑制過程,故而好動、不安靜。表現為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要完成滾翻動作需要更多的有意注意的參與。所以可以促進兒童有意注意的發展。
3.3、不同年齡的被試注意集中性的分析
如表4,對5歲和6歲的被試分別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發現,體操滾翻動作對實驗組5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影響高于實驗組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影響。體操滾翻動作對對照組5歲和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影響不明顯。有研究已經證明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在不斷增高。年齡越小,有意注意力的水平越低,而體操滾翻動作對其注意集中性的影響就越大。
通過對5-6歲兒童進行體操滾翻動作訓練,研究他們的注意集中性水平變化發現:(1)體操滾翻動作能夠提高5-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2)體操滾翻動作對5歲兒童注意集中性水平的影響大于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水平;(3)體操滾翻動作能夠作為提高兒童注意力的訓練手段。
滾翻動作能夠促進5-6歲兒童的注意集中性的發展,提高兒童的學習效率,因此可以通過把體操滾翻動作融入游戲中,運用到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豐富幼兒教學內容。本實驗僅對兒童的注意集中性進行了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研究兒童的注意力特征,甚至可以研究0-3歲嬰幼兒的注意力特征。為以后小學生注意力研究提供體育鍛煉的科學依據。
[1]張朝,李天思,孫宏偉等.心理學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5.
[2]魏莉莉,董小蘋.中國兒童政策發展趨勢研究——基于1991-2020年三個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內容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2(3).
[3]彭學曾.體育運動與注意力[J].體育世界,1985,(11).
G804
A
1006-8902-(2017)-0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