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31日文章,原題:北京稱打贏“非理性”資金外流,阻住了“鱷魚”和“螞蟻” 中國官員7月31日表示,中國已阻住“非理性”對外投資,今年上半年對外交易額(按人民幣計算)猛降42.9%。
“去年一些企業非理性對外投資問題比較突出,針對這個問題,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了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北京表示,“非理性對外投資得到有效遏制。”
北京成功止住資本外流,是對該國的全球交易者(“鱷魚”)和想把財富轉到境外的公眾(“螞蟻”)突然改變政策的結果。中國當局曾鼓勵對外投資,后來卻迫使大連萬達集團、安邦保險集團等從他們的境外投資熱潮中退出。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和其他活躍的全球投資者近日表示,北京對海外交易的嚴格規范是“必要和及時的”,那樣外國人才不會把中國投資當成“人傻錢多”。
中國當局除了增加對企業海外收購的審查,還打擊試圖規避向境外轉錢限額的個人。國家外匯管理局時不時公布違反外匯管理規定被查的個人和公司的“典型案件”。法國興業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克萊爾·黃說,國家外匯管理局管得比以前嚴了,已經開始處罰違規銀行,“以往,(外匯局)可能只是致電各銀行發出警告。”
過去幾個月來,中國的外匯儲備——資本外流的晴雨表——穩定在略高于3萬億美元的水平。但中央政府否認改變對外投資政策。錢克明說,政府將繼續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特別是如果投資契合“一帶一路”倡議和產業升級。(作者西德尼·冷)
美國《福布斯》7月31日文章,原題:受阻于資本管制收緊,中國人境外房地產購買熱潮減退 在資本管制日趨嚴格、中國國內經濟放緩的形勢下,如今中國人境外購房變得比以前難了。
中國房產搜索門戶居外網最近的一份報告估計,今年中國公司和個人的對外房地產投資將減少20%,為800億美元,低于去年的1014億美元。
另據中國商務部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額降至481.9億美元,降幅近46%。▲
(作者艾倫·盛,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