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誠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國家政策的支持,高校的創業教育日益蓬勃和興旺。但高校創業教育在目標定位、課程設計、師資配備和考核體系等多方面仍存在問題,本文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對如何營造良好的創業教育生態體系提出了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創業教育 問題 探析
【基金項目】安徽省職成教學會“2016年教育科研規劃課題” 一般項目《高職院校KAB課程構建體系研究—基于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證》(azjxh1625) 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05-01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業壓力的逐漸增大,自主創業作為解決就業、提升經濟的手段,其重要性已達成全球共識。中國的創業教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不斷完善的過程。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高校創業教育被日益提高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但其在目標定位、課程設計、師資配備和考核體系等多方面仍存在問題,亟待探索與解決。
二、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教育的定位不夠準確。
創業教育雖最初出現時是做為就業的補充手段和方式。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已不再局限于商業和盈利行為,而更強調從品質、精神和價值觀層面對人才的培養。
(二)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和設計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創業課程的設置缺乏系統性和科學安排。有的高校的創業課程仍做為就業指導課程的一部。教師依靠單純的課堂講解方式,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和能力難以勝任。
創業教育課程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需要有敏捷的思維,能夠洞察商機,并啟發學生的思維。很多高校的創業教師缺乏專業化背景,難以勝任創業教育的要求。
(四)考評機制不完備,創業教育流于形式
各高校普遍缺乏系統完備額的課程評價體系,無法有效檢驗創業教育的有效程度。理論課程過于枯燥,實踐課程浮于形式。部分高校的創業教育僅局限于參加創業類的比賽。
三、解決高校創業教育中存在問題的思索
(一)明確定位,理解創業教育的本質。
明確創業教育的定位,不能僅將創業教育看做是就業或職業教育的補充,而應該科學的理解創業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幫助學生最大限度的實現自我價值。
(二)科學設計創業課程的層次和內容
根據創業對象和側重點的不同,將創業教育分為不同的層面:喚醒創業意識,開辦企業的技巧及企業管理和商業技巧。根據不同的目標群體和側重點,開設不同的課程。將創業與所學專業結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意和潛能。
(三)加強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各高校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拔具備知識、技能和創新意識的教師,同時選聘具有實際創業經驗企業家擔任兼職教師。注意專兼職教師的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鼓勵教師從事創業活動,并給予政策性的支持。
(四)營造良好的創業生態體系。
良好的創業生態體系需要高校內外形成合力。校內,對創業師資和課程進行統一設計和調配。校外,協調好與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政府制定創新創業教育規劃、完善相關制度,企業提供創業項目基金,擔任創業實踐導師。只有三方聯動,才能推動我國創業教育良性運作,形成健康的創業生態體系。
參考文獻:
[1]梅紅,宋曉平.《大學生創業教育調查報告》[M].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
[2]張昊民,馬君.《高校創業教育研究—全球視角與本土實踐》[M].中國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