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結貞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革新,在小學語文課堂實際教學里面,在語文課堂里面使用微課,可以為學生在具體學習中提供很大程度的便利,協(xié)助學生處理好實際學習中面對的難題,進而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好語文知識。
【關鍵詞】語文 課堂教學 微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45-01
伴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各種不同的新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非常普遍的應用。微型課程是屬于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利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微型課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本文研究將重點放在怎樣把微課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里面,經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很大程度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微課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相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他們現在學習的知識主要是事實性知識和概念理解性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師的實際教學當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開展相應的課堂策劃。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使課本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和富有趣味性,使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大程度的調動出來。
(二)微課能夠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發(fā)展
在微課教學過程中,主要的內容是把學生作為主體對象,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在學生面臨難題時,老師給出了有關的指導意見。在教微課模式的開展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很明顯,具有更多的主動性。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目前,微課在各個學科的實際教學中已經被普遍運用,但是從現實情形來看,微課教學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以及潛存的問題。首先,在很多實際調查中可以看到,運用微課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一種教學方式,大多數教師在微課教學中只是把這種模式套用到以往的教學方式中,在課前或課后運用微課的教師很少。與此同時,從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來看,教師在語文課程中應用微課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的提升作用很小。此外,從小學語文教師運用微課的態(tài)度來看,許多的教師,對于使用微型課程存在一些排斥的思想。
三、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以“微”處入手,提高書寫能力
教師通過記錄微課學習資源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建立一個學習單元、一本書或者一個主題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微課,就可以深入協(xié)助學生提高主動性和選擇性,從而推動個性化學習方式,而且能實現在一定程度內的教學資源共享。這是因為不同老師會有一些差異,每個老師善于講解的知識內容是不一樣的。微型課程在學生自主學習、混合學習、二次學習、協(xié)作學習中的進一步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
(二)以“微”處入手,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先從語文教材入手,積極探索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各種可利用資源,進行相應的歸納和總結,最后制作出微型課程資源。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句子,結構十分嚴密,教師可以通過已有的教材資源作為學生的寫作材料,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以及語文課程素養(yǎng)。
(三)以“微”處入手,解決重難點
從微課的主要思想中可以看到,微課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的有關知識點。它不但簡化了教學內容,同時還強調了教學難點。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里面,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開設有關的微型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
微型課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重難點和疑問點、容易混淆和記錯的知識點,散發(fā)學生的思維,增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理解。通常來說,微型課程的教學的時常是相對較短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準確地運用微型課程開展教學工作,進一步協(xié)助學生熟悉、理解知識。
(四)以“微”處入手,提升自學能力
在微課實際教學過程中,重點內容是把學生作為主體考慮,教師只是作為學生的輔助對象,當學生面對不理解的問題時,教師要給予相應的建議和解題思路。在微課教學模式的引導下,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具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
伴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微型課程作為一種可以移動的教室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深入學習研究,并且充分利用微課教學模式,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探索和挖掘教材資源,利用微型課程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也是微課在未來應用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李嬋娟.微課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114-115.
[2]趙小蕊.微課在銀川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4.
[3]李紅霞.巧用微課,激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6,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