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秀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67-01
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詩、詞、曲、琴棋書畫、古文、對聯等,它是中華民族語言習慣、思想觀念、情感認同、文化傳統的集中體現,反映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規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
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地闡述了如何學習、怎樣做人、如何做事、怎樣待人接物、如何看待世界等內容。學習這些傳統文化,并在傳承中創新、發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成人成事,與人共處,與社會、世界共發展。
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有責任承擔復興、傳承、發展和繁榮傳統文化的重任,在校內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將傳統文化的精髓滲透到學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內化到學生的靈魂里,為學生的人生指引方向,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了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國家近年通過出政策、辦活動、樹榜樣、特色校、開課題等舉措,將傳統文化帶進校園和課堂,最終深入人心。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對所帶班級進行了小學階段學習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的探究。
一、堅持中落實,潤生貴在行
1.日有所行,走進經典
童蒙讀物《千字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書中涵蓋了自然現象、名山大川、社會歷史、發明創造、做人做事的道理等內容。學習《千字文》既能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增長知識明白道理。因此,我利用閑暇時間,開展啟蒙教育,選取《千字文》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帶著學生堅持每天積累一句《千字文》。
2.時有所學,了解經典
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離不開日常的堅持學習。語文早讀課前、雨天的大課間、午飯后的時間,我會給學生播放《千字文》的朗讀錄音,《弟子規》的小動畫,《中華勤學故事》的視頻,《禮》的音樂視頻等。師生不僅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更從中汲取了學習、做人、做事等的智慧,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努力落實。
二、多途徑學習,傳承中拓展
文化可以立人,可以立國,知文化而后傳承。日常教育教學中,我注重多途徑引導學生學習中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1.巧借微信、QQ,推廣傳統文化
召開家長會時,我向家長推薦了傳統文化的公眾號“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利用校信通,給家長們推薦了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的微信號“兒童資源網”;看到質量較高的傳統文化的文章,會在班級QQ群分享。通過這些途徑,借助家長的力量,推廣傳統文化,讓孩子在家長的陪伴和分享下,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
2.音樂中啟智,接受文化熏陶
在各方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傳統文化的許多經典之作,被譜曲為音樂的形式呈現,這為我拓寬學生學習的途徑提供了啟發。這學期我堅持每周給學生推薦一首與傳統文化相關的音樂,讓學生在悅耳動聽的音樂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提高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關注和興趣。
3.節目中學習,浸潤文化芬芳
此外,班隊課時,我會用電腦播放《成語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夕會課時播放《思泉語文:樂樂課堂》等,引導學生在學成語、古詩的同時,了解成語、古詩詞背后的文化故事,從中慢慢體會成語、詩詞等的魅力,及其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在文化的浸潤中芬芳學生的品格。
三、攜手中創新,師生共成長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要按照‘創新性發展、創造性繼承的原則,加強研究闡釋。同時學科建設要加強培養人才。”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攜手學生、同事、家長,在傳承中努力創新,讓傳統文化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1.《班級三字經》,做中成人成長
在學習《三字經》的過程中,我受到啟發,結合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創編了班級的《三字經》,即《三字經之班級常規》和《三字經之學習方法》,旨在讓學生在掌握傳統的《三字經》的基礎上,學會創新中傳承、發展國學經典。在班級《三字經》的引領下,更好地做人、做事、學習和共處。
2.“千字文體”班歌,家校攜手助成長
在班級前任班主任嚴偉華老師的發起和邀請下,我班陳紫千的家長以《千字文》為歌曲前奏,為班級創作了“千字文體”班歌《咕咕鳥之歌》:
北塘河邊,書聲瑯瑯,百草校園,亮麗閃光,園丁呵護,鮮花怒放,茁壯成長。播撒希望,收獲芬芳,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面向未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輕快優美的旋律,伴隨學生稚嫩美好的吟唱,學生對《千字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傳統文化的指引下,更加珍惜熱愛學校、學習。
3.編寫《成語教材之美德苑》,專家攜手助成長
成語是中國漢語言文化的精粹。許多成語蘊含著我國的文化精神、優秀的傳統美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有知恩圖報、從善如流的做人之道,亦有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的勤學美德。因此,在學校開發成語課程教材時,我加入了校成語教材編寫組。在江蘇省中華成語研究會的領銜人莫彭齡教授等專家的指導下,完成了《成語美德苑》的編寫。在校本課中,我將此作為課程教材,引領學生走進散發芬芳的成語,與美德手拉手,在學習成語中,創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此外,三年級開學初,我向學生推薦了上海辭書出版社的《中國成語大辭典》,帶領學生進行《成語探源》,積累一個成語,記錄一個故事。學校開展“成語文化藝術節”時,鼓勵學生手繪活動海報,黑板上畫、猜成語,課桌上拼成語,做、玩成語魔方。假期,鼓勵學生每天堅持積累三個成語,做成自己的《成語寶典》。以此激勵學生在學習成語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成語的潤澤中智慧成長。
四、結語
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我會繼續和學生、同行堅定地行走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道路上,探索將傳統文化與學校文化有機融合的有效路徑,在堅持中落實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傳承中拓展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教育資源、有效地實現育人價值,攜手中創新傳統文化的教育新途徑和方法。在書香年華里,師生與經典相伴,在沐浴經典中自我感悟,在傳統文化的潤澤中豐盈心靈,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