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云
【摘要】微課本身具有眾多優點,同時順應“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育新形式的發展,因此在教育界受到廣泛的關注。將微課應用在法律教學當中,能夠使抽象的法學概念變得更為直觀與具體。本文在對微課特點及優勢做出分析的基礎上,來對微課在電大法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問題來對運用策略做出探究。
【關鍵詞】微課 法律 教學 電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70-01
一、微課的概念及特征
一般來說,微課即是利用5-1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對知識點、例題或是教學經驗進行講解的微視頻。但是,受到應用環境與范圍的差異,使得微課的概念也不同領域中也有所不同。與網絡與電視課程相比較,微課具有一些特征與優勢。一是微課的主題更為鮮明,與傳統課程相比較,微課在應用時,更加凸顯針對性,從而使得關鍵性知識點與內容得到表現出來。二是微課的內容較為短小精煉,一般時間都在5-10分鐘。三是微課的資源種類更多,可以包含師生交流、教學課件等多種形式。四是微課對資源的應用更為方便,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微課可以借助多種渠道來進行傳輸,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來隨時隨地完成學習任務,這對電大學生來說,較為有利。
二、微課在電大法律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制作難度較大
目前,微課還是以視頻課件構建為主,但是微課視頻在編輯的時候,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一些動畫與字幕部分都難以進行制作,因此需要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操作,才能完成對微課視頻的制作過程,因此制作難度相對較大。
(二)重形式輕內容
目前,很多教師在微課制作時,將心思都花費在技術上,努力把視頻設計的更為出彩,但是往往內容較為單調,并難以形成一套理論體系,從而使得制作出來的微課得不到重視,應用范圍較為有限。目前電大微課構建雖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對微課的應用還十分有限,甚至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缺乏宣傳,微課的真正價值也得不到體現。
(三)學生主動性不強
目前,多數人對微課的認識,還受到網絡課程與電視課程的影響,因此在微課制作理念上,還在沿用課堂教學的模式,從而單純的把原先多個知識點,分為單個知識點來教學。這樣一來,的確模式上小了很多,但在設備與資源上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與學生的溝通機制也難以發揮出來,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時,主動性并不是很強。同時,有的系統平臺在構建時,也沒有完成對學習記錄與評價功能的設計,對微課缺乏編輯與完善,從而使得學生學習效率與積極性得不到提升。
三、微課在法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法律微課教學需與社會熱點結合
微課在法律教學中應用時,應當完成對教學價值較大,且較為完整知識內容的選擇。目前我們處于信息時代,一件事在發生之后,其傳播的速度非常快,這些信息都能夠為教師設計微課內容時,充當素材使用。對于法律來說,其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同時在依法治國的理念下,社會上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來做出解決。若是在微課制作時,能夠對這些熱點問題做出反饋,便能夠使微課生命力得到提升,并更能夠便于推廣。比如,在對婚前財產認定與離婚財產分配問題做出討論時,可以婚房入手,并結合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司法解釋,來對婚房歸屬與補償問題展開討論。由于目前電大學生已經進入成人階段,他們在不久的未來便會進入到婚姻殿堂,因此對于這一問題他們同樣較為關注。同時房屋問題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都不是一件小事,因此值得深入討論與探究。從而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會讓學生較為感興趣,從而增進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在此基礎上,來完成對微課的制作,便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為后面的課程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法律微課教學需對案例做到靈活運用
微課教學在于將抽象概念形象化,而借助案例,便能夠使知識點,得到形象的展現出來,同時還能夠對學生做到吸引。在案例進行選擇時,一是要能夠為課程起到啟發作用,二是能夠為課程做到鋪墊作用,三是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比如,對于鋪墊作用的案例,就需要選擇那些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案例,具體的一些情節可以由教師來進行虛構。例如,在對刑法中不作為犯罪義務來源進行講解前,教師可以虛構如下案例:當女朋友與媽媽同時掉入水中,若是她們均不會游泳,你認為先救誰?這個案例因為學生不陌生,甚至經常調侃,因此可以調動他們的興趣。而對于啟發性案例,就選幾組案例來進行對比,如拿拐賣婦女行為中包含婦女資源被拐賣、以婚介名義被騙出賣以及婦女聯合行為人來進行“仙人跳”。最后對于實踐性案例來說,應當選擇真實案例。
(三)法律微課教學需吸引學生興趣
微課教學之所以能夠對學生興趣進行吸引,主要是因為它能夠把抽象的東西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現出來。所以,微課在法律教學應用時,也應當更多的展現出視頻、音頻、動畫等媒介形式,從而能夠使信息得到靈活生動的展現出來,而不是單純以文字的形式展現。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若是看到的視頻都是文字,也會覺得非常的無聊,感到看不下去。比如說,《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關于進口商品價格所包含的稅收為例,若是借助文字的方式,來將關稅、增值稅等稅種描述出來,那么顯得十分的單調與無聊。然而,若是以餅狀圖的形式來表現出來,在介紹完一種稅率后便切除,那么顯得就較為生動。另外,標題的有效設計,也能夠使學生更為感興趣。對于微課來說,在標題設計時,可以不顯得學術化,而是能夠更為生活,便于記憶。在這里,可以參考一些新聞報道所采用的標題形式。
總結:
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大教學教育新形式中,只要做到有效設計與運用,微課也能夠成為法律教學的一種形式與手段。同時與原先的電視與網絡教學模式相比,微課教學在內容上更為精煉、在內容展示上更為生動,同時可以與生活案例聯系起來,因此將會在法律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小偉.簡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法學教學科研[J].中國輕工教育.2011(02)
[2]張紅軍.多媒體在法學教學中的運用效果研究[J].成功(教育).2011(11)
[3]宋艷.高校法學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