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燕++崔國忠
【摘要】:當前,酒泉市正在大力調整農村種植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桃樹作為高效種植業之一,必將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前景十分廣闊。
【關鍵詞】:桃樹;貧瘠土壤;施肥;措施
桃樹抗旱耐瘠,適應性廣,且生長快,結果早,而且栽培管理相對容易,對土壤氣候的適應性強,是酒泉地區種植的主要果樹,但許多果農在種植時盲目發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財力,但收效甚微。在此,筆者根據桃樹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養分的需求.結合酒泉地區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而如何采取措施作一探討。
1.桃樹需肥特點
桃樹生長快,年生長量較大,定植后第 三年就開始結果,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所以需肥相對較多。桃樹各器官中營養元素的分布中,葉片營養元素含量最高,其次為果實及枝條.根據桃樹葉片各種營養元素的含量,可評定桃樹的營養狀況。
2.酒泉地區在堿性土壤或瘠薄的砂土中栽培,桃易發生缺素癥,常見缺素癥有
(一)桃缺氮時,初期新梢墓部老齡葉片由綠變為黃色,隨著缺氮的延續,頂端副梢延緩生長,新梢葉片由基部往上逐漸變黃,繼而基部葉片變成紅黃色,葉面上出現紅色及褐色斑點,致使枝條越冬能力降低,花芽形成減少,產童降低.即使形成了花芽,所結果實也很小,果面顏色晦暗、味澀、 品質下降。氮紊過多,會造成幼樹新梢生長過旺,推遲結果,
(二)桃樹缺鉀時,初期由于葉片組織不均勻生長引起新梢中部葉片皺縮,沿主脈處最顯著。同時由于限制了樹體對氮的利用,也可表現葉片黃綠色,上有壞死斑點,及褐色區域. 鉀素在樹體上可以得到重新利用,所以缺鉀不會影響 枝條伸長,但枝條較細,缺鉀時嚴重影響花芽形成。如果在生長的后期(夏末)缺鉀,花芽尚可形成,但會導致果實變小,品質較差。
(三)桃樹磷量稍少,但缺磷時花芽分化少,果晦暗.肉質松軟、味酸、果實表皮有時有斑點或裂皮。
(四)桃樹缺鈣時,根的生長首先受抑制,根短而密,根尖易枯死,葉片縱卷,尖端及中央壞死,落葉,甚至枝條死亡。因為鈣在樹體內移動性差,缺鈣時桃樹幼葉中含鈣量比老葉少,果實含量更低。桃樹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隨季節而變化:
新梢生長高峰后,氮、 磷、鉀的吸收迅速增長,以后隨果實增長吸收量繼續增加。果實迅速膨大期吸收量最大,以鉀最突出,此后至果實采收期吸收量漸減。成年桃樹每年自1公頃土地中吸收的N、P、K、Ca量分別為60-80千克、10-14 千克、90-125千克。
①缺鐵黃葉病,葉脈間部分變為淡黃或白色,葉脈仍為綠色。病重時葉脈也變為黃色,葉片早落,新梢枯死;缺鐵易使樹體感染細菌性潰瘍病。
(五)缺鋅小葉病,缺鋅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并影響葉綠體的正常活動。葉片含鋅量低于15毫克/千克時. 桃樹表現小葉病,葉脈間發黃,有的葉出現紫紅色花 斑,后期葉尖出現枯腐斑時,老葉脫落。由于先端生長受抑制,易發生徒長枝,花芽生長受抑制.果小而畸形,品質低劣。
(六)缺硼癥,貧瘠土地及砂地桃園易出現缺硼。葉片內含硼量低于20毫克/千克時即出現缺硼癥狀,主要是幼葉小,扭曲變厚呈革質;葉主脈發黃呈木栓狀,新梢枯頂出現掃帚狀,嚴重時枝干流膠,越冬后易死亡;樹皮粗糙,萌芽不正常,果實蠶豆大小時發生畸形,由暗綠色變為深綠色,茸毛脫落,逐漸成為木栓狀斑塊。畸形果直到成熟不易脫落,種子枯萎。
三、施肥措施
(一)基肥為主,桃樹施肥技術應根據樹齡、品種、產 量、樹勢、氣候、土城肥力及肥料類型等因素確定。桃園定植前,應先種植綠肥如箭舌豌豆、草木樨、三葉草等,并結合深翻施用有機肥料,使土壤富含有機質和結構疏松。在肥沃土壤上.定植桃樹2-3年之內,以施有機肥為主,少施或不施氮素肥,避免刺激幼樹徒長而推遲結果。
(二)樹勢是確定幼樹施肥量的主要依據。樹勢的判斷以當年發生的主枝延長枝基部直徑為指標,幼樹以不超過2厘米為正常,大于2厘米為生長過旺,應減少施肥量,小于1.0厘米視為生長偏弱,應增加施肥量.成年樹則以產量及生長勢兩者為依據,長枝基部直徑保持1-1.5厘米左右,一般中等樹勢的與蘋果、梨、葡萄等樹種比較,桃是需鉀和氮較多的樹種,每株施肥純N0.5千克、P0.4千克、K0.5千克,其N:P:k的比例為1:0.8:1。老衰樹及弱樹宜多施氮肥以恢復樹勢,增加產量。品種之間,早熟品種因果實生育期短、成熟早,可適當少施化肥,而且大部分應施作基肥,或在早春施用。直立品種易長成上強下弱的樹勢,注意少施氮肥。加工品種以及中晚熟品種因果實數量多、生育時期長,需氮肥較多。
恢復樹勢和增加樹體貯藏營養.提高越冬能力,增進花芽質量為次年豐產打下基礎,應主要以氮肥為主,適當加施磷肥。這次追肥約為全年用量的20%.缺鋅的桃園可在萌芽前噴4%-5%的硫酸鋅.缺硼則可在萌芽前或花期噴1%-5%硼砂。
(三)施肥的時期,視桃樹根系生長活動及氣候條件而定。桃樹根系春季生長活動開始較早,在較低溫度下能吸收營養和發生新根。所以春季一開始桃樹表現出旺盛的斷梢生長勢,故基肥宜秋季施用。秋施基肥后,切斷的根可在較短期內(20天左右)愈合并發生新根. 吸收營養物質,貯存于樹體內,供第二年春發芽生長之用,并可滿足活動較早的桃根系對養分的要求。所以秋施基肥的挑樹次年開花比春施基肥的早,開花總數增加,花大,生理落果輕,坐果率提高。秋施基肥一般在落葉前后結合秋耕進行,在距樹干1-1.5米處挖放射溝或環狀溝,深度為30-40厘米,要求將肥料施于主要根系分布層.此外還可將肥料撤施均勻,翻入土內。但易導致根系分布淺,且次年雜草多,因此宜與溝施交替進行.也可在行間開溝施肥,隨后灌水。
除基肥外全年還應有數次追肥,施用時期與次數應根據桃生長結實情況具體掌握.雨量較多養分流失大的年份,以及中晚熟品種,可施3-4次追肥.其中硬核前的追肥,正值果實內種胚迅速發育、果實體積增加、新梢迅速生長,同時即將進入花芽生理分化期。這時提供當年正在生長的果實和次年將要開花的花芽足夠的養分,具有重要的作用。肥料種類以氮、磷、鉀并用較好。這次施肥量約占全年追肥量的40%,弱樹增加氮肥比例,強旺樹要減少氮肥;
早熟品種應比中晚熟品種早施.其他追肥,如花后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促果肥宜在硬核期以后施;為提高果實品質,應增加磷、鉀、鈣肥的比例。
作者簡介:徐小燕 (1973年4月1日 ), 女,漢族,甘肅寧縣人,大專 ,林業助理工程師,從事經濟林栽培與技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