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琦
【摘要】:通過色彩學視角對東北林業大學整個校園中各景觀構成因素進行分析,以新的色彩學角度為引導,提出對已有校園景觀的改造建議。論文以校園景觀設計中忽視色彩因素的現狀進行引入,對東北林業大學校園內各功能區的現狀色彩設計要素以及其對使用者的心理影響進行了總結和概括,論述了如何憑借色彩學理論創造適宜校園中群體使用的校園景觀,同時提出了在此基礎上改造現有景觀的方法。
【關鍵詞】:高校;校園環境;色彩學;景觀設計;現狀改造
【緒論】:近年來,高校擴招,造成的校園用地需求擴大,校園景觀因其廣泛性與特殊性隨之進入人們的視野。色彩作為環境美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景觀中表現最為直觀的景觀要素——色彩,作為環境美學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決定了人在環境中的心理感受。而在設計過程中,色彩卻常被忽視,即領導的個人審美和建筑的表面材料顏色決定了景觀空間中的主要色彩,使得環境中色彩隨意化、混亂化現象嚴重,導致使用者心理的不適,進而破壞高校形象。
1、景觀中色彩對心理感受的影響
因為色彩對人的溫感產生的影響,受地理位置影響的氣候因素就成為了校園景觀色彩的主導因素。如南方院校因氣候溫和,植被四季常青,色彩豐富,因此各景觀因素就不必有具有鮮艷的色彩;而林大所處的哈爾濱則因長達四個月的結冰期,植被色彩單一,因此各景觀因素就要相對豐富,如橘紅色、紅褐色等,給人以溫暖的感受。再比如,鮮亮的紅色給人以熱情與活力之感,而紅色明度降低或加入紫色系因素時將會帶給人穩重、莊嚴的感覺。
2、東林校園綠地景觀中的色彩要素
教學區:因其嚴謹的氛圍,選用灰色、黑色等無彩色,冷色調的鋪裝小品,配以深色調規則式的植物,或以少量淺色系花卉小品進行點綴,在沉穩之余不失活潑。一些秋色葉樹種(如白樺)的引入,反映了求學者求實又不失創新的態度。
生活區:學生生活區建筑多具有暖色系外墻,適合長達半年的哈爾濱。而家屬區和少部分學生生活區的外墻為灰色,冬季感覺寒冷而難以接近。植物則選用深色調的松、柏類植物,缺少生活的朝氣,缺少明亮色調。相較之下,家屬區四季多彩的花卉和明度較高的喬木,都使人感覺心情愉悅、舒適。
道路綠地:與深色系的路面鋪裝進行對比發現,冬季綠地色彩較為單一,景觀、小品和道路也未選取暖色系或較豐富的色彩。春夏秋三季色彩較為和諧,但冬季較為單一。
體育綠地:選取了一些冠幅高大的樹種,但多屬深色調或灰度較高,地面也為灰色系。缺少明度較高的色彩,也就缺乏活力感,不與體育精神相符,也不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公共綠地:色彩豐富,季相豐富,植物種類也較為豐富。但因配置方式,缺少較好的景觀可賞,也因季相樹種分布零散而缺少季相變化。
3、調研景觀現狀總結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及教學用地擴張的使用需求,在總用地無法擴張的前提下,各類建筑從其他原有建筑的夾縫中生長出來。面對建筑風格的不統一,加之公共設施、地面路況和綠化植被縱橫交錯、多樣復雜,僅僅通過點、線、面的外形或樣式的歸納根本無法視線校園視效的統一。但通過調節色彩的明度、純度及色相因素卻能夠直接有效的平衡校園建筑、地面、植被等各環節之間的外在形態差異,從而在整體上建立協調、統一的色彩秩序和實現校園環境的整體美。
4、東林校園綠地景觀改造建議
教學區:鋪裝主要采用灰黑色等無彩色,搭配以規則式的植物配置。引入更多的季相樹種和花卉,保證其三季有景,又不至喧賓奪主,僅起點綴作用。如二教門前的空曠區域,采取改變中心廣場構圖,將綠地面積擴大,人行路路寬增大。
體育綠地:場地充滿活力,色彩應較明艷,用以襯托熱烈氛圍。且由于地面主要為無彩色,應配置以各類具有較高明度色彩的植物,增強活力感。栽植的植物主要以高度不太高的灌木和草本搭配為主,虛隔空間,既保證視野的通透性,又將活動綠地進行一定程度的劃分,還能解決場地積水的問題。
道路綠地:為了與深色系的道路鋪裝進行對比,應選取更多色調較為明亮的喬木,或者引入一些季相樹種,但車行道旁行道樹顏色不宜過于明艷。此外,可引入一些觀干或冬季具有其他色彩的樹種(如紅瑞木),用以解決積雪終日不化導致的單調感。如理學樓門前的道路綠地,由于觀賞面包含了校外人行道,應注意兩個方向上的植物景觀層次。可以通過引入一些草本植物,豐富冬季外季節景觀;或引入幾株高大彩葉喬木,還能增強圍合感與私密感。
生活區:學生生活區與家屬生活區綠地區別較大,因此將二者區分開提供改造方案。
(1)學生生活區:植物主要為松柏科的深色系植物,應在保留大部分原有植物的基礎上,替換上一部分較大冠幅的變色葉喬木,配以一定灌木和草本,提供三季豐富的色彩,同時將空間進一步圍合,保證生活區所需的私密性。如11號樓前的小型綠地,僅有草坪和列植樹木搭配。在樹下栽植一些色彩較為豐富的陰生灌木和草本,或者去除一部分高大喬木,替代以秋色葉樹種。
(2)家屬生活區:植物搭配較為合理。但在家屬區中心綠地,植物配置卻顯得有些單一,也就導致了其色彩變化既不明顯也不豐富。可引入一些花卉或一些季相樹種,改變其單調的色彩設計。
公共綠地:色彩與季相都十分豐富,但配置不合理,導致色彩分布過于零碎,缺少較好的觀賞景觀。應將同色系分布的過于零散的植物點,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拼湊,重新成組。將季相樹種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使各個季節的可觀的植物形成組團而不至于給人過于零散。如專家公寓門前草坪,單調的色彩、冷靜的綠色系,缺少對比色,也就缺少視覺中心。難以讓路人產生進入其中的欲望。而加入一些色彩豐富而鮮艷的花卉提供視覺沖擊則會改變這一狀況。
結語
目前,色彩學在高校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目前所表現的各類問題也會持續較長的時間。缺失的彌補需要高校領導與各位設計者在高校文化認知上的統一,進而在景觀色彩混亂、校園景觀趨同的今天詮釋出對高校文化的個人理解。
【參考文獻】:
[1]榮瑋. 色彩學在高校校園景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D]. 大連工業大學, 2010.
[2]孫琴. 校園建筑色彩設計中色彩地理學的應用和探討[J]. 山西建筑, 2009, 35(1):57-59.
[3]吳紅巖, 李巖. 用色彩學的視野解析沈陽建筑大學渾南新校區的校園綠地景觀設計[J]. 企業文化旬刊, 2015(6):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