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輝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高校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開展和對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為高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而高校社會實踐育人活動和創新育人教育要想充分發揮出應有作用,也應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框架下運行。所以,應該將二者結合進行研究。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實踐育人活動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76-01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新時期在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都應該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思想對各項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社會各項建設工作的開展都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服務。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也應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以其為指導思想促進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開展,真正將大學生培養成為創新型人才。
一、高校應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踐行
在高校大學生培養工作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體現出對社會轉型發展背景下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價值失范和道德缺失問題的回應,也從倫理學角度勾勒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價值取向,為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而奮斗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礎。所以高校黨委組織部門應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在高校社會實踐育人活動中積極探索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措施,為社會實踐育人活動提供良好的指導,進而集合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合力,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貫徹落實,促進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優化開展。
例如,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和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能力,學校可以在假期組織學生參與“科普宣傳”實踐活動,將參與活動的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并在城市中的不同地區設置科普專欄,向往來群眾實施科普教育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實踐體驗,在幫助他人和宣傳教育過程中自身思想認識會進一步深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產生重要影響,真正將學生培養成為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踐行者。
二、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搭建社會實踐育人活動平臺
高等教育中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開展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確保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順利推進,才能夠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保證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基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學校應該進一步認識到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進而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對能支撐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校內外教育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如在開展愛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挖掘校內資源,對學校中所培養的愛國人士以及光榮事跡引入到教學平臺中,在校外探索本地區紅色教育資源,如開展革命老兵慰問活動,參觀革命紀念館等,進而真正搭建社會育人實踐活動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參與社會實踐機會,增強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三、將全面加強各類型實踐活動培訓作為重要手段
在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高校應該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需求,在組織開展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過程中注意結合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情況對學生實施后續教育和指導,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學生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全過程,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引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端正學生的思想,促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得到良好的培養,自覺為社會建設貢獻一定的力量。
如某土木工程學院就利用網絡平臺創新學習載體,構建“互聯網+”社會實踐活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提供了相應的支持。學院中部分學生利用黨建微信公眾號“土木先鋒”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向學生分享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建設信息,借助社會實踐育人活動實現了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的同步推進。
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閾下高校對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組織和規劃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的作用能得到全面發揮,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能得到適當的培養,所以基于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需求和踐行偉大中國夢的要求,高校必須加強對社會實踐育人活動和培養人才創新能力的重視,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良好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袁明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高校社會實踐育人活動與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11):121-123.
[2]楊榮.在社會實踐及服務育人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6,2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