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畏
【摘要】:森林撫育培育森林的一項重要手段,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伐除部分林木,促進保留木生長,縮短成熟期,改善森林衛生狀況,提高林分質量和生長量,增強林木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維護生態平衡.并通過撫育伐(生長撫育)可以獲得一部分木材,所以說森林撫育采伐是實現森林永續利用提供保證。森林撫育采伐根據同不同地形和目的也有不同的撫育方式。因此,我們要因地制宜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森林撫育采伐。
【關鍵詞】:森林撫育采伐; 作業方式; 地形
1、森林撫育采伐的目的及意義
森林撫育采伐是在林分郁閉后直至主伐的期間,對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而重復地伐去部分林木,為保留的林木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條件,同時獲取一部分用材的一種技術措施。
從幼林郁閉到成熟林主伐前一個齡級期間定期采伐部分林木的營林措施。又稱撫育間伐、中間采伐,簡稱間伐。其目的主要是保證目的樹種和優良林木的優勢地位,改善林分品質,提高質量,縮短期限,增強防護作用,更好地發揮森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撫育采伐具有雙重意義,既是培育森林的措施,又是獲得部分木材的手段。
2、不同地形森林撫育技術
2.1新時期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創新
用材林撫育經營技術
以榿柏等中幼齡林為主要對象,開展用材林撫育經營,嚴格堅持砍大留小、砍密留疏、砍劣留優、砍弱留壯的原則,合理控制采伐強度和林分密度,實現分布均勻.用材林撫育經營主要分為幼齡林、中齡林、大徑材培育和珍稀樹種培育4種.
2.1.1幼齡林撫育
(1)修枝 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風透光不暢的林分中進行,在林分郁閉、樹干下部出現枯枝時開始.一般采取平切法,重點針對枝條、死枝過多的林木.幼齡林修枝高度不超過樹高的1/3.中齡林也須進行修枝整形,修枝高度不超過樹高的1/2.
(2)透光伐 對郁閉度在0.9或分布不均且郁閉度0.8以上的人工幼齡林,或郁閉度分布不均且郁閉度0.7以上的天然幼齡林進行透光伐.在幼齡林郁閉后,林分密度過大,受光不足,出現營養空間競爭,林木開始分化;或目的樹種受到非目的樹種、灌木、雜草壓制時實施.按照確定的保留株數,間密留疏,去劣留優,保留珍貴樹種和優質樹木,調整林分結構.撫育作業后人工林郁閉度不低于0.7,天然林郁閉度不低于0.6.
(3)割灌除草 在下層草灌藤生長旺盛、與林木生長爭水爭肥嚴重的幼齡林中進行。采取機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礙樹木生長的灌木、藤條和雜草.作業時,注重保護珍稀瀕危樹木及有生長潛力的幼樹、幼苗,以利于調整林分密度和結構.
(4)墾復施肥 對宜培育大徑材,且墾復不會造成水土流失的幼齡林,通過墾復和施肥,改善土壤條,件,保持合理密度,增加營養供給,促進林木生長.墾復于盛夏或冬季進行,通過深翻,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條件,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施肥在當年墾復后秋冬季節進行,沿等高線開溝施肥.
2.1.2中齡林撫育
(1)生長伐 對郁閉度0.8以上,或郁閉度0.7以上,下層目的樹種幼樹較多、分布均勻,或遭受輕度自然災害、林內衛生狀況較差的中齡林開展生長伐,在林木分化加劇,胸徑生長量連年明顯下降時進行.采用上層撫育、下層撫育、綜合撫育等方式,伐除影響保留木生長、生長不良、病腐木、生長過密的林木和抑制主要樹種生長的灌木、藤本,高大草本等,撫育作業后郁閉度不得低于0.6,林分平均胸徑不得低于伐前林分胸徑,做到保留木分布均勻,不開天窗.
(2)衛生伐 主要對遭受病蟲害、風折、風倒、冰凍、雪壓、森林火災等災害的林分開展,清除生態功能明顯降低的被害木,撫育作業后郁閉度不得低于0.6.
2.1.3大徑材培育
對立地條件較好、適宜大徑材培育的林分,通過適時適度撫育間伐,合理控制密度,加強水肥管理,培育大徑材.林冠充分郁閉,胸徑年生長量明顯下降時應進行間伐.大徑材基地間伐一般采取下層間伐法,嚴格遵循技術規程,嚴禁“拔大毛”,在間伐時伐除雙叉木、病蟲害木.同時應采取相應的人工促進技術措施,主要是深挖施肥,在間伐后進行,間伐結束當年的冬季深挖一次,并沿等高線溝施.
2.1.4珍惜樹種培育
珍貴優質大徑材培育模式.選擇生態區位重要、林木密度較大、郁閉度 0.7 以上,種間競爭激烈、天然珍貴樹種較多,坡度25°以下、土層深厚、立地條件好的一般公益林區、商品林區的中齡林進行生態疏伐和生長伐。 在施工作業中,首先將彼此有密切聯系的林木劃為若干個樹群,然后按照樹冠有利于形成梯級郁閉主林層和次林層都能直接接受陽光的原則,盡量多保留珍貴優良樹木,培育珍貴大徑材,伐除有害木,保留優良木、有益木,改善生長環境,提高林分生長量。
2.2不同地形森林撫育采伐
2.2.1盆地
對于盆地,森林撫育采伐是從幼林郁閉到進入成熟林封育前,圍繞培育目標所采取的割灌、修枝、間伐、衛生伐等營林措施的總稱。割灌是在下木生長旺盛并與目標樹種爭水爭肥嚴重的幼齡林、中齡林中進行,清理妨礙林木生長的灌木、藤條和雜草。以改善林內通風光照狀況及林木生長條件。
2.2.2山地
山地主要是中齡林撫育采伐,中齡林撫育采伐采用生態疏伐, 幼齡林撫育采用定株伐,按照“去劣留優、間密留疏、間弱留壯”的原則,采伐林地內的被壓木、彎曲木、折斷木和一穴雙株多株林木。 主要技術措施為:保留帶設置,標號,伐樹、打枝、制材,集材歸楞,人工修枝和剩余物清理。
2.3平原
對于樹種比較單一,立地條件較差,林木質量較次。改變這種狀況需要進行一定的撫育管理。撫育間伐能去除那些生長不良的樹木,給優良林木的生長提供更有利的生長環境。經實踐表明,撫育間伐對直徑生長的影響最為明顯。通過間伐,以使一些受壓制的林木直徑生長速度加快。但由于撫育間伐能減少單位面積的株數,故對林分蓄積的增長呈現負影響。
2.4草原
對于生態疏伐株數間伐強度需控制在 15%~20%,蓄積間伐強度應控制到不超過 20%;對于生長伐株數間伐應將強度控制在 15%~35%,蓄積間伐強度應控制到不超過 20%。撫育后的郁閉度都應控制為大于 0.6,撫育后林分平均胸徑應比撫育前的林分平均胸徑大。
【參考文獻】:
[1]賀晴,王峰,周立江. 四川森林撫育現狀及主要技術要求淺析[J]. 四川林業科技,2010,(06):31-36.
[2]強化綜合管理 推進森林撫育[J]. 浙江林業,2015,(03):20-21.
[3]李凱. 加強營林科學化的實施與森林撫育質量管理[J].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