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我國針葉林分布最廣的馬尾松,其利用價值更大,不僅僅在生態上營造人工林,在經濟上更能提高林農的收入,可脂材兼用,促進了我國林業的快速發展。但由于近些年來病蟲害以及優樹選擇和培育上出現的問題,使馬尾松產脂量不斷下降,嚴重影響了林農的收入,甚至使馬尾松林的種植面積不斷縮小,對林業發展非常不利。基于此,本文通過馬尾松的相關概述出發,著重分析了馬尾松高產脂優樹選擇以及馬尾松高產脂林培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相關的建議,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字】:馬尾松;高產脂;概述;優樹選擇;培育造林
我國用于主要出口的松香都是采自馬尾松的松脂提煉出來的,松香與松節油更是當前生產的重要化工原料。雖然在我國人工林種植面積最大,但由于在優樹選擇與培育上出現的問題,使得馬尾松林所產的松脂逐年下降,無法滿足林產化工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嚴重影響了我國林業的發展與壯大,對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探討如何優化馬尾松高產脂樹種的選擇,以及培育高產脂林的有效路徑,是當前馬尾松高產脂人工林發展的首要任務。
1馬尾松的相關概述
馬尾松屬于喬木類植物,樹干比較直,樹皮外面呈深紅褐色微灰,里面呈棗紅色微黃,心邊材區別不太明顯,年輪卻很明顯且非常寬,樹脂道大而多,橫切面有明顯油脂圈,在我國分布范圍較廣,遍布于華中華南各地。它的生長習性主要表現為:屬于陽性樹種,不耐庇蔭,喜光、喜溫;其年平均氣溫應在13℃到22℃之間,最低氣溫不能低于-10℃,需求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到1800毫米之間;生長根系較發達,主根明顯,有根菌;生長所需土壤要求不高,最適宜于微酸性土壤,怕水澇和鹽堿[1]。
馬尾松是我國南部主要的用材樹種,更是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其不僅有較強的生態價值,改善與保護現有的環境與生態,還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給林農種植帶來了增收效益,其松脂做成的松香遠銷世界各地,產量與銷量非常可觀,更受到廠家的青睞。馬尾松的實際用途非常廣,松木是工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用材,主要供建筑、枕木、礦柱、制板、包裝箱、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樹干可割取松脂,為醫藥、化工原料;根部樹脂含量豐富;樹干及根部可培養茯苓、蕈類,供中藥及食用,樹皮可提取栲膠,可以肯定地說,馬尾松渾身上下都是寶,可用之材,可用之造林。
2馬尾松高產脂優樹選擇
2.1優化高產脂馬尾松樹種選取原則
林農種植馬尾松的主要目的就是生產大量的松脂,高產脂馬尾松可以說是林農的最愛,同時也備受研究界的青睞[2]。在林農選擇高產脂馬尾松樹種時,應遵循以下選取原則:一、要選擇割面寬在十厘米左右,單刀日產松脂量在十五克左右的樹種;二、在同等林分背景下,要選擇樹齡與胸徑都較為接近的五株進行對照,選取產脂能力兩倍以上的;三、提煉松脂制取松香,測定松香的質量,選擇高質量松香的樹種;四、樹種外形要完美且健康,并生長能力強,樹冠茂盛,千萬不要為節約成本而選擇被壓木以及林緣木;五、樹的年齡一般在二十年到四十年為最佳,胸徑在二十厘米到四十厘米之間,且采脂在兩年左右的;六、相同生長環境下的高產脂優樹,選取其中一株即可。
2.2優化高產脂馬尾松樹種選取方式
優化高產脂馬尾松樹種選取方式主要采用五株優勢木對比法,并利用相關儀器設備測定連續標定三刀的產脂量,擇優選取。這種選取方式主要是根據在同等條件下,單株馬尾松在整個松林中的生產松脂能力差異性,來判斷樹種的優良基因。在目前我國馬尾松優樹的選擇方式上,還有采用三株優勢木對比法,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沒有五株優勢木對比法簡便且科學精確,這也是五株優勢木對比法被廣泛推廣與使用的主要原因。
3高產脂馬尾松林前期培育階段
3.1樹種培育
在進行馬尾松高產脂造林的過程中,優良樹種的培育直觀重要,直接影響著造林的成活率以及面積的大小,關系到松脂產量的高低,乃至影響林地的經濟效益。在進行馬尾松高產脂良種培育時,先種源地選取廣譜性優良的種源,然后在林場內建立固定的采種母樹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建立高產脂種子園,要根據相關標準以及需求進行容器育苗,保證種源的優良以及存活率[3]。
3.2林地選址
根據高產脂馬尾松的生長習性以及特點,科學合理地選取林地。關于林地海拔方面,應盡量選在350m到790m之間的高丘或者低山,盡量避開喀斯特地貌和石灰巖裸露的山地。關于林地的突然方面,應盡量種植在土壤的中層或者厚層,厚度要高于14㎝,并且土質要疏松。好的林地條件,能夠促進馬尾松優質地成材,能夠減少病蟲危害,更能夠提高馬尾松的產脂量。因此,在林地選取上因注重注意。
3.3林地整治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科學合理地整治林地對于馬尾松高產脂林的后期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全面整地主要適用于地勢較為平坦的林地,但因其費時又費力,使用較少;局部整地主要適用于山地,通過對局部土壤進行翻墾重新打造林地,包含帶狀與塊狀兩種方式,較為廣泛應用的是塊狀整地方式,主要是因為其所取得的投資效益最好,規格一般控制在中穴為佳。如果在進行局部整地過程中,存在培養價值較高的珍貴闊葉樹種,可以適當地加以保留,以便為后期的針闊混交林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4高產脂馬尾松林中期種植與管理階段
4.1苗木培育與種植
目前。苗木培育的主要方式有營養杯育苗與裸根育苗,這兩種育苗主要是采用切主根進行移苗,這種育苗方式能夠促進其根須的成長,提高苗木存活質量。在進行育苗過程中,要定時澆水施肥并杜絕病蟲害的發生。苗木的種植時間一般在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三月為最佳,選擇抽苔的苗木對其根部進行處理,可以用黃泥泥漿或者藥劑保持水分,如果根須過長可根據栽種需求進行裁剪,防治窩根現象的發生。與此同時,控制好栽種苗木之間以及成長的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公頃1200左右株為最佳[4],若果密度小于這個區間,就要進行適當的間伐。另外,要做好施肥工作,根據立地指數進行肥類的選擇,應以磷肥為主,配以少量的微量元素進行土壤養分的調節。
4.2撫育管理
撫育管理主要是對馬尾松高產脂林幼林階段以及成林階段的苗木進行撫育。在馬尾松高產脂林幼林階段,主要目標就是保障苗木在中的成活率,對苗木進行除草、松土,還可以進行定期的灌溉,這一階段的撫育管理一般持續兩年到三年,第一年次數要多一些,可以安排兩到三次,第二年、三年可以逐漸減少次數,可以安排一到二次,松土時不宜太深,時間應定在酷暑之前或者之后。在馬尾松高產脂林成林階段,主要就是調節株木之間的密度,可以進行摘芽或者修枝的方式,修枝應采用反手法,留樁長度不能大于一厘米,還可以采用間伐的形式,當營造林被壓木株數達到總株數十分之三時,間伐次數為兩到三次,間伐重復期為四到六年,間伐后不應低于0.7郁閉度。
4.3馬尾松混交林
營造馬尾松混交林,可以有效地防治松毛蟲害,可以改善林地的生長環境提高松脂的產量,還可以實現營造林的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營造混交林的時間,應安排在馬尾松培育初期或者是在第一間伐之后,混交樹種可以選擇多種品種優良的珍貴闊葉樹種,可以采用異齡混交的方式,具體混交方式還應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4.4病蟲害的防治
馬尾松高產脂林的主要病蟲害就是松毛蟲和線蟲,不僅要從早期的培育開始,后期的管理也至關重要,要預防與防治兼顧[5]。首先,在造林時要采用封山育林和混交林的方式,利用蟲類的天敵來防治蟲害的發生,這也是較為自然且不破壞環境的有效預防與防治手段。其次,使用白僵菌、質型多角體病菌等生物農藥或招引益鳥、釋放赤眼蜂等進行生物防治,這種方式較為廣泛使用。第三,人工防治,對馬尾松高產脂林中的蟲卵進行摘除,或者用黑光燈吸引成蟲降低蟲口密度,再或者用藥物進行噴灑治理蟲害。這些防治措施在實際病蟲害的防治中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根據病蟲害發生的實際情況,予以選擇。
結語
隨著松香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高產脂馬尾松林優樹選擇與培育成為當前研究的焦點話題。新形勢下,只有不斷提高優樹選擇與培育技術,不斷向集約型經營轉變,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融合創新,研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新技術與新方法,提升松脂、松香產量與質量,大力發展馬尾松與闊葉樹的混交模式,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并發揮其強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高產脂馬尾松林長期穩定的發展,為我國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蔡邦平,梁一池,吳端正,葉義福.馬尾松高產脂優樹選擇方法的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1998,01:32-35.
[2]劉月蓉.高產脂馬尾松優樹自由授粉家系及其單株選擇[J].福建林業科技,2005,03:122-124+129.
[3]劉月蓉.高產脂馬尾松遺傳測定及優良材料選擇和繁育技術[D].南京林業大學,2007.
[4]季孔庶.馬尾松遺傳改良的回顧及展望[A].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第六屆全國林木遺傳育種大會論文集[C].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2008:2.
[5]劉青華.馬尾松生長與材性的遺傳變異、基因作用方式及環境影響[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0.
作者簡介:劉春城(1979.10-),男,壯族,廣西田林人,大學本科,林業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