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海
【摘要】學生心理是否健康是學生學習狀況的直接體現,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幼師類學生。中職班主任要正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將心理健康疏導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通過接觸更加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學生心理發生問題時,班主任要起到引導作用,輔助學生走上正途,在健康心理的促進下不斷取得學業上的成就。本文通過分析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明確提出中職班主任有效進行學生心理健康疏導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 有效進行 學生心理健康疏導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204-01
一、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1.缺乏自信心理,意志力不堅定
中職學生不同于高校學生,不管是在接受教育的水平上,還是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上,因此中職學生更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鍛煉自己的承受能力。面對問題時不要沒經過思考就直接逃避,解決問題時不要因為一點小挫折就輕易放棄,要相信自己的選擇,堅定自己的意志,促使自己取得成功。
2.容易沖動、心理不成熟
中職學生沒有步入社會,思考問題的方式很不全面,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得失,造成他人經濟的損失。遇到問題容易沖動,性格比較多變,因為一點不必要的小事就可能發生爭吵,接受教師或家長的教育時,有時會非常叛逆,與教師或家長對著干,傷害教師和家長的心。
3.情感脆弱,做事比較草率
中職學生正處于敏感時期,情感比較脆弱,容易受傷,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不能容忍被忽視。談戀愛結束分手時,可能會想不開鬧自殺,放棄自己年輕的生命;與朋友相處時,如果朋友關系不融洽,每天都無止境的爭吵,學生可能會逐漸封閉自我,避免受到來自朋友的傷害;看到其他學生比自己優秀時,容易產生不公平心理,對社會越來越仇恨,甚至厭棄社會。
二、中職班主任進行學生心理健康疏導的策略
1.班主任積極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輔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
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總體管理者,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所以班主任要自主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做到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能及時幫助學生調整,讓學生改正錯誤心理觀念,在班主任的影響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促使幼師類學生工作后對其所教育的學生更加關愛。例如,班主任可以從網絡上查找資料,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對心理健康知識逐漸熟悉后,班主任可以讓學生通過寫信的形式向自己訴說心理問題,然后幫助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如有的學生在信里說,自己學習非常努力,可是期末考試時成績總是不理想,甚至比其他貪玩的學生考得成績都要低,認為自己付出的努力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對學習越來越沒有激情。班主任看到這類內容,首先要肯定學生的努力,然后跟學生講道理,通過努力學習一定會有所收獲,一時的失落并不代表什么,那只是一個考驗,經歷過失敗才能讓自己更接近于成功;有的學生說感覺自己特別貧窮,對班里其他學生特別羨慕,但又得不到同等待遇,變得越來越仇富,不知道該怎么辦。班主任可以開導這類學生說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不公平待遇,要以一顆平常心看待問題,不要因為一時的不公平就失去自我,要保持本心,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依靠父母。班主任解決問題后要記錄案例,分析解決問題時的不足,為下次更好的解決問題做準備。就這樣班主任通過不斷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讓幼師類學生變得更加專業,心理健康更加健康。
2.注重師生關系的培養,在課堂上營造心理健康氛圍
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對班主任變得更加依賴。所以班主任要將地位放在與學生等同的位置,促使師生關系轉變為朋友關系,讓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及時找班主任傾訴。例如,班主任可以每次上課之前都放一首有利于學生放松自我的音樂,或者講一個關于心理健康的小故事,使課堂變得更適合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如班主任在課上講有兩個好朋友一起去爬山,兩個人都買了一瓶礦泉水,喝一口后就拿在手里,走著走著兩個人同時摔倒了,水灑了只剩下半瓶,第一個人說運氣太差了,居然摔倒只剩下半瓶水了;第二個人說幸好剩下半瓶水,還夠喝一段時間。班主任講完故事后要讓學生思考,然后讓學生說通過這個故事得到什么啟示,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督促幼師類學生在班級氛圍的影響下不斷進步。班主任要找到有效方式在課堂創造心理健康氛圍,讓幼師類學生面對突發狀況時更理性,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3.組織學生參加心理健康相關活動,引導學生發泄負面情緒
中職班主任要多組織學生開展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動,讓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和內心,讓學生充滿快樂的度過每一天。通過活動班主任引導學生發泄負面情緒,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幼師類學生通過活動變得更加自信。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說出心里話”的活動,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理問題,發泄不良情緒。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幫助其他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獎勵表現最好的學生“最佳心理醫生”的稱號。如某個學生說自己特別討厭回家,因為每次回家父母都在爭吵,感覺家里特別壓抑。班主任聽完學生的回答之后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第一位學生說這位學生要與家長溝通一下,讓家長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第二位學生說家長與其過著這樣的生活,不如直接離婚,對孩子和父母都好。班主任在學生說完解決辦法后,要提出正確觀點,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就這樣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發泄自己內心的情緒,為班主任疏導學生心理做準備,最后成為一名心理健康的幼師。
4.定期咨詢學生心理問題,了解學生心理狀況
班主任平時要與學生多談心,與家長多溝通,做到全方面的了解學生心理,有針對性的疏導學生心理。時刻關注學生動態,發現不健康心理時立刻將其消除,保證學生心理的健康。例如,班主任可以每周一組織“班級心理傾訴日”的活動,讓學生總結自己上周心理上的不足,然后根據不足讓學生改變策略下周更努力克制自己,保持心理的健康。為了讓學生對活動更感興趣,教師可以以手抄報的形式讓學生將心理狀況表示出來,如有的學生上周過得比較充實,沒有與其他學生發生矛盾,沒有與父母發生爭吵,認真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作業,沒有心理上的疑問,就可以將手抄報內容做的畫風比較溫馨,表現出自己的滿足;有的學生上周過得比較不開心,因為臨近考試心理上比較有壓力,做什么事都不能集中注意力,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將手抄報色彩做的灰暗一些,表示出自己的惶恐與迷茫。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況后,要及時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面對第一類學生教師要對其提出表揚,鼓勵學生繼續保持心理健康發展;面對第二類學生教師要單獨找學生談談,幫助學生梳理心理問題,促使學生心理更加健康。通過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班主任可以更加容易的進行學生心理健康疏導,使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師。
三、結束語
中職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疏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尤其加強對幼師類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程度,為輔助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做出不斷努力。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使學生對生活充滿希望,促使我國社會發展越來越和諧。
參考文獻:
[1]于淑珍,中職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12):189-190.
[2]林雯,淺淡中職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的體會[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10):107-108.
[3]劉善培,中職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3(07):144-145.
[4]潘文貞,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淺談中職學校班主任如何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5(0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