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師幼關系是保證教育的重要前提,建立良好師幼關系,首先要尊重幼兒的人格,讓幼兒感覺到自己和老師是同樣平等的人;其次,要以愛換愛,以心交心; 最后,要用寬容與欣賞的心對待“問題”兒童。
【關鍵詞】尊重 愛心 寬容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213-01
和諧的師幼關系是對幼兒施加教育的基礎與手段,它對課堂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良好的師幼互動創造了良好的課堂紀律,使教學活動的秩序容易維持,而不好的師幼關系只會使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很難完成理想的師生教學。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小看法。
首先,要尊重幼兒的人格。
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權利。過去,我們總是認為家長、教師是絕對的權威,現在該是擺脫這種錯誤觀念的時候了。尊重幼兒的人格與尊嚴,才能培養出有自尊、有自信的人。教師不應該看不起幼兒,對幼兒應態度溫和、謙遜、平等、友好,讓幼兒有表達自我的機會,有保留意見的空間,有發揮特點的余地。抱著與幼兒共同研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的、平等互助的態度,幼兒才會意識到自己,讓幼兒感覺到自己和老師是同樣平等的人,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首要條件。
其次,要以愛換愛,以心交心。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被人引用無數次的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什么是真愛?真愛就是要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展,這是一種純粹的愛、科學的愛。教師要做到嚴慈相濟,嚴中有愛,要愛每一位幼兒。只有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真愛的種子,才是人類真正的希望所在。真愛的種子就是真愛的教育,正如冰心所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愛是建立和諧師幼關系的橋梁,只有師幼關系處在關愛,平等的和諧氛圍之中,幼兒才能親近老師,大膽地、興致地投入到學習、游戲之中。我們在活動中表現出教師愛的真情,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平等的師幼關系,就一定會在孩子的心靈深處碰撞出和諧而愉快的火花。我們說愛是教育的靈魂,信任就是教育的基礎。信任是一種力量,彼此信任才能使彼此關系更加牢固。
不論什么原因,如果沒有讓幼兒感到教師對自己的信任,教育不僅沒有正效應,反而會激起幼兒的反抗心理,最終使教育一敗涂地。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老師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幼兒,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老師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有了愛,便容易交心,孩子也愿意與你交流,愿意與你親近。在親近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幼兒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老師崇高的威望。這樣,教育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要用寬容與欣賞的心對待“問題”兒童。
寬容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良藥。處于新的歷史條件下,獨生子女家庭為主流,每家都是三對一,四對一,甚至五對一,由于溺愛或教育行為的偏頗,這樣條件的幼兒尋求人格獨立而又身心發展不健全的矛盾表現尤為突出。因此,師幼之間的一些矛盾沖突也在所難免。對此,教師們常常采取的對策是以“嚴”為主或說服教育,輔之以懲罰,而耐心寬容卻略顯不夠。對幼兒一次又一次的違規行為,教師的忍耐力都受到極大的考驗,許多教師逐漸變得沒了耐心,沒了修養。在這樣的教育下,大批的“問題幼兒”產生了“逆反心理”、“無所謂心理”也產生了,教師們為難,家長們無奈。此時此刻你是否想到了“寬容”二字,如果我們教師的耐心更足一點,我們與幼兒之間還有什么解不開的結呢?當頑劣的幼兒從你的一次次的寬容大度中悟出真、善、美時,他內心培養起的求真、向善之心,自律的行為,就會化成強大的學習動力,而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希望看到的。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和諧教育的關鍵是和諧的師幼關系。盡管新時期下和諧師幼關系的構建十分復雜,內涵十分精妙,但我相信只要從“心”做起,擁有一份愛心、一份誠心、一份寬容的心,就會有和諧的師幼關系,就會有良好的課堂學習常規!
作者簡介:
趙海娜(1987.1-),女,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人,大學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專業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