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鷹+周日寶+劉湘丹+童巧珍

【摘要】創新創業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為創新創業不僅促進社會創新,將新的知識與技術轉化為商品和服務,還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成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因此探索出一套適合中醫藥院校的中藥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基于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分析,對培養中藥農業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探析,提出對課程體系、實驗室與實習基地條件改善、教學多媒體課件建設等多維度探析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 中藥農業 就業情況
【基金項目】湖南中醫藥大學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課題(2014-JG007)。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253-01
教育為社會服務,必須適應經濟的發展,必須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1]。構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勢在必行。高校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確定和選擇面臨著人才市場的需求和自身條件的雙重約束。但選擇人才培養模式時應遵循的原則:第一,符合人才市場的需求;第二,完善自身辦學條件,建立有規模的復合型知識的教師隊伍、調整教學計劃、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是中藥農業人才培養的依托專業,是21世紀的新興學科和支柱產業,它與人類的生息和文明與現代生命科學的研究和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形勢對高校提出了培養中藥資源與開發技術人才的客觀需求,未來中藥資源與開發產業與人才的國際競爭,將成為各國高新科技競爭的重要焦點之一。
我國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正式設立于1987年[2],多由原來的中藥學、藥學、作物栽培、植物學、樹木學等專業中轉向而來,專業建設歷史不長,目前在全國范圍的理、農、林、醫和師范各類高校中設置該專業的有70多家。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農業院校偏重于藥用植物栽培,理科和師范院校偏重于資源調查和評價方面,而醫藥院校往往偏重于中藥產品開發和資源的利用方面。各校由于辦學基礎和辦學理念不同,在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學科定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驗環節教學、實踐環節教學等方面均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
要培養出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適合人才市場需求的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本科合格人才,就必須根據人才市場需求對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人才的從業素質、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分析歷屆畢業學生就業信息和企事業等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對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實習基地建設、實驗及實踐教學環節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的教改研究,并不斷完善。
中藥資源與開發和相關專業一樣,畢業生就業崗位呈現出多元性、多樣性。目前我校該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崗位在醫藥企業單位,其次為醫療衛生等相關事業單位。我校中藥資源與開發及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見表1、表2。
另據我們對中醫藥企、事業單位人才現實狀況和市場需求的調查和分析,在中醫藥企、事業單位從事中藥資源與開發工作方面的人員,大部分畢業于藥學、中藥學、藥劑學、農學、林學等相關專業,缺乏系統的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能力。中醫藥企事業單位需要既懂中藥資源調查、評價、保護、綜合利用、產品開發等專業知識,又懂中藥材栽培、產地加工、炮制制劑等生產技術和工藝,熟練掌握生產技能的復合型中藥資源與開發的專業人才。通過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分析,以就業結果評價為依據,可以對我校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以下思路:
1.科學地完善我校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課程體系。
2.完善藥用植物分類學、中藥資源學、藥用植物生理生態學、藥用植物保護學、藥用植物遺傳育種學、土壤肥料學、藥用植物栽培學等課程的實驗指導、完善《中藥資源與開發綜合實驗》實驗指導。
3.完善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實習基地條件。
4.針對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各門課程的不同特點,修改和完善適合該課程的課堂教學多媒體課件。
作為21世紀的新興學科和支柱產業,中藥資源的合理開發、綜合利用和有效保護與中醫藥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以及人類的生息文明等息息相關[3],中醫藥科技與產業發展的形勢對高校培養中藥資源與開發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客觀需求。我們可以通過以下2個舉措來對中藥農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
1.密切校企合作,努力實現專業培養與崗位需求對接、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與職業要求對接,以就業為導向,構建比較合理的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上崗能力,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專業對口率。
2.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及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對我校的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
創新創業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為創新創業不僅促進社會創新,將新的知識與技術轉化為商品和服務,還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成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因此探索出一套適合中醫藥院校的中藥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將繼續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為我國中藥農業人才培養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鄭玉玲, 張大偉, 張瑞.面向衛生市場需求 構建地方中醫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 中醫教育, 2010, 29(3):4-6.
[2]劉湘丹, 周日寶, 王朝暉,等.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析——以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例[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 35(8):70-71.
[3]馬曉晶, 郭娟, 唐金富,等. 論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現狀與未來[J]. 中國中藥雜志, 2015, 40(10):1887-1892.
作者簡介:
袁志鷹(1986-),男,衡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藥學。
周日寶(1962-),男,長沙人,主要研究方向為藥用植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