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
【摘要】:在我國的建筑行業中,最常運用的工程造價方法就是工程量清單。隨著國家對建筑行業的重視,對相關的工程造價提出了相關的法律政策,同時也對工程造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量清單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提高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問題成為了建筑工程中的棘手問題,所以本文以提高建筑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的有效方法為出發點進行探討,希望對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建筑工程;概算編制;方法
1建筑工程項目概算編制的重要性
新時期,建設工程涉及到的范圍越來越寬,規模越來越大,工程結構越來越復雜,概算在控制投資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與一般工程概算對比,在編制規模較大項目概算過程中,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通常情況下,在項目設計時期,設計機構主要按照相關圖紙、概算定額、材料價格等諸多內容來確定建筑項目的費用。所謂設計概算,即概略地計算建筑項目的費用,包括初步估算造價、從籌建一直到竣工驗收投入使用期間涉及到的所有費用。一個建筑項目在投資方面是不是科學、是不是經濟合理,在設計階段基本上決定了。概算編制在工程規劃與可行性分析時決定了工程全程中百分之八十的費用,初步設計階段決定了項目百分之八十的投資,即為二八定理。項目概算反映了工程質量目標、標準、水平等諸多方面內容,是整個工程投資體系中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因此,一定要科學合理地編制工程概算,編制不科學、不合理的工程概算將會導致無法估量的后果。現階段,預算超概算問題仍然常有發生。經濟性、技術性較好的概算一方面既可以為國家建設節約資金,另一方面還可以確保施工進度按時進行。
2建筑工程量編制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分析
2.1對招標文件及法律條例不熟悉
招標文件對于建筑項目來說至關重要,也是工程量清單編制的基礎條件。招標文件中的內容豐富,涵蓋了項目工程中的所有內容。其中明確規范了招標的范圍、各項措施費或預備費、材料的基礎設備和甲方規定的分包工程的具體資金數額。例如,如果需要將某項施工環節進行二次設計,而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的費用,都不會在圖紙中明確標注出來,達不到招標文件的要求。如果相關人員不能對招標文件及法律條例不熟悉,就不會發展招標文件中隱藏的不符合條件的內容,從而出現少計或者多記的計算錯誤。
2.2對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規范不熟悉
在建筑工程量清單編制過程中,需要完成多項定額內容或整體施工流程的步驟。而這個過程是需要專業的造價人員來進行編制,而造價人員的水平也直接決定了工程清單編制的質量。但是由于部分的造價人員對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規范不夠熟悉,就會在編制的過程中出現一些細節上的錯誤。例如鋼筋混凝土工程項目中遺漏了鑿樁頭的內容,就會使工程階段出現很多麻煩,從而使工程的進度受到了影響。所以在編制建筑工程量清單時,一定要注意細節方面的問題,因為在實際的施工中,如果出現一絲偏差,都會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所以建筑工程量清單的編制質量問題不容忽視。
3提高建筑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的有效方法
3.1熟悉設計圖紙與說明
熟悉設計圖與說明屬于整個編制工作的重要環節。概算人員必須了解項目材料做法與要求等方面內容。因為采用不同的工程做法、使用不同的材料,均會對項目預算造價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普通地磚樓面與衛生間相比,兩者的造價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衛生間需要做好防水處理,存在其他房間同樣也需要作好防水處理。如果概算人員未完全掌握說明與圖紙,就容易使原本需要進行防水處理的房間并未采取防水措施。因此,只有在編制以前,充分掌握項目整體概況以及具體的設計目標,在遵循定額項目的劃分原則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對每一分項的工程內容進行劃分,才能根據相應的方法確定正確的工程量與造價。需要注意的是,要是在研究圖紙的時候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需要在第一時間上報給設計公司或者建設方,從而及時解決問題。
3.2增強工程概預算編制人員素質
工程概預算編制人員的素質是決定概預算編制質量的關鍵因素。概預算編制是一個系統性、整體性很強的工作,各個環節環環相扣,一旦需要對其中一部分修改,就會牽動其他的環節,若不重視整體性,將會導致編制工作的失效。所以,作為編制人員需要經過培訓、學習、實踐,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著眾多不可控因素和復雜性,即使是具備專業能力的人員,也有可能在概預算編制工作中出現差漏,所以為了確保編制工作的高質、高效完成,概預算編制人員就必須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和新方法,深入了解建設工程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而且還要增強責任感和業務素養,以確保概預算編制工作的順利完成。
3.3正確進行定額套用
概算編制者在定額套用方面應當依照有關原則與制度來實施,應當抓好整體說明與各小節說明的理解工作,另外深層解讀定額。在套用定額的時候應當準確操作,避免產生漏套和高估冒算的問題。在現實操作過程中,概算制定者首先要核對作業內容一致與否,要精準核對作業內容與定額內容。在核對過程中應當從包括的工序范疇、建材耗費量和作業工藝等方面實施。假如發現作業內容與定額內容存在不一致的問題,便要依據現實狀況來修改定額。比如當概算制定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發現施工所使用的砂漿與混凝土編號不一致的時候,便要依據現實狀況來修訂水泥與砂漿的編號,進而讓定額價格和現實相對應。假如概算編織者發現施工內容多于定額內容,便需要在套用定額的時候填補有關費用。再次,概算編制人員要將不同的安裝方式區分開來,需用最合理的定額。在安裝同一型號的材料時要根據不同的安裝方式來選擇對應的定額子目,這是計算安裝工程費用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有些管線型號雖然相同,然而敷設方式不一樣,因而最終的定額單價也不一樣。
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建筑項目投資數額日益增加,對概算人員提出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項目施工過程中難免遇到人為、市場上的風險,工程造價概算超出投資控制,從而對項目建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需要提高概算編制質量,進行高質量的動態管理,使得投資風險處于可控狀態,確保建設項目的經濟性與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湯貞.提高建設工程項目設計概算編制質量的方法與途徑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11(8):106-108.
[2]丁井余.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及防治措施[J].招標與投標,2015,11(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