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光
【摘要】:在裝配式建筑建設過程中,影響其造價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工程建設的程序,可以從設計階段、構件生產階段和施工階段進行分析,對這三個階段的造價控制將會對裝配式建筑的造價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為了降低裝配式建筑工程的造價,應根據該類工程的建設過程,從上述三個階段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建設;造價影響
1、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措施
1.1優選設計單位,加強設計管理
影響設計階段造價的因素主要是設計費和設計計劃投入的工程建造費。目前,裝配式建筑尚未形成成熟的體系,擁有該類建筑設計經驗的單位不多,所以在設計階段應盡可能優選從事過裝配式建筑設計的設計單位或綜合實力較強的設計單位。在設計階段,對裝配式建筑要進行工程設計、技術選擇、資源分析和施工圖設計。概括起來講,在工程設計階段,應根據項目的特點和定位,就建筑的平立面、裝飾裝修等進行合理的設計;在技術選擇階段,就構件制作方案、構件拆分方案、安裝方案、圍護方案、裝飾方案等進行分析論證;在資源分析階段,應對市場上的相關資源進行充分調研,并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根據設計方案綜合考慮預制構件生產、運輸、吊裝和施工等環節,以此進行施工圖的設計。
1.2做好資源準備與技術準備
目前,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在建設前需進行充分的資源準備與技術準備,分析該工程建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資源準備需對眾多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構件生產廠家等進行充分的調研,技術準備則要求盡可能地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組織人員學習裝配式建筑的技術知識,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派人員對比較成熟的項目進行考察。
1.3合理確定預制裝配率和工程建設規模
在進行裝配式建筑設計時,應考慮對水平構件(預制梁、板、樓梯、陽臺)采用預制技術,這樣可避免施工時腳手架和模板的搭設,從而降低造價;其次應考慮選用預制的內外墻體等,同樣可避免腳手架的使用,降低工程造價??傊诒WC原有建筑要求不變的前提下,通過促進施工生產的一體化,確定合理的預制裝配率,能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價。就工程建設規模而言,在設計階段,當裝配式建筑達到一定體量時,其設計成本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攤銷;在預制構件生產和施工中,構件生產的一次性投入和施工現場機械的使用費用等,也會隨著工程建設規模的擴大而降低,因此,為了降低工程造價,需要合理地確定建設規模。
2、構件生產階段的造價控制措施
2.1提高生產效率,提升技術水平
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要依靠科技的進步提高生產效率,因此,組織科研人員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的主要技術進行學習,通過研究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解決裝配式建筑的核心問題和關鍵問題是推動其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預制構件的生產成本較低,但精度不高,構件的質量很難保證,導致后期的安裝成本加大。如果引進新的技術,既可以提高精度,又能提升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如果條件允許,通過自己研發新技術,還可以節省購買專利所花費的費用。
2.2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在構件吊裝運輸之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設計合理的吊裝運輸方案,規定運輸路線和運輸車輛,并仔細檢查、清點構件,保證構件的質量和數量均能達到要求。在實際運輸前,要先查明運輸路線的實際情況,必要時可以先進行試運。大型構件吊裝運輸時,要設置合理的放置方法,計算構件的合理支撐點,以確保構件的安全平穩。具體操作時,要將構件支撐點用填充物墊實,并使構件中心部位與運輸車輛裝載中心重合;對一些特殊的構件,要合理選用支撐架等設備,例如在吊裝運輸面梁、屋架等構件時,由于構件重心較高、高寬比較大,要合理選用支撐架和鋼運架,以免構件在運輸過程中發生傾斜引發事故。另外,構件在裝運時,其裝運順序要科學合理,以便構件運輸到施工現場后方便卸車。在大型構件吊裝運輸過程中,運輸道路必須平坦堅實,在必要情況下可以“先修路,后運輸”,這樣不僅能夠確保運輸過程中構件不發生損壞,而且還能提高運輸效率。另外,由于預制構件的體積龐大,要求運輸道路不僅要有足夠的寬度,而且轉彎處要有足夠的轉彎半徑,以免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
3、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措施
3.1強化組織機構和人員管理
要建立裝配式建筑施工組織機構,落實管理責任制和獎罰制度,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將施工過程各個環節的造價控制落實到人。在工程準備階段,對工程進行分解,編制造價計劃并付諸實施;在施工過程中,依據造價計劃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施工造價控制;在工程各階段施工完成后,仔細核算該階段的施工造價,如果出現了費用偏差,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及時采取有效的糾偏措施。
3.2強化材料管理
材料采購時要貨比多家,對材料質量、材料數量、材料價格、采購方式等進行多方面的綜合比較衡量。材料儲存前,要進行詳細檢查和記錄,按照材料的堆放要求,擺放在倉庫中指定的區域。材料使用時,要采取限額領料的方法,從源頭上堵住可能造成材料浪費的漏洞。原材料是構成工程實體的主要材料,是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要編制原材料使用控制方案,嚴格控制其價格和數量。由于原材料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因此主要是控制其消耗量。對于輔助材料的控制,可以安排專人統計其消耗量,做出輔助材料消耗情況表,供后續施工中參考執行。
3.3強化施工機械管理
裝配式建筑構件具有體積大、自重大的特點,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大多是大型機械,不僅造價高,而且維修與保養費用也很高,如果因操作不當造成機械損壞或報廢,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施工機械的使用應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例如要專人專機,避免人員和機械的隨意搭配導致機械的經常損壞。并且要定期對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和機械保養常識,以降低造成機械損壞的概率。
結論
目前,國家正在大力倡導的裝配式建筑,由于采用了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的方式,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質量。裝配式建筑以建筑業升級為目標,以建筑業工業化為核心,以綠色發展為理念,以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為目標,將建筑生產全過程集合成為一個整體的產業系統,實現了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工業化方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陸罡.地方工程建設標準化助力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6,0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