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州++++徐洋
【摘要】:我國的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對大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學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另一方面,大學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科學心理輔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為了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大學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本文講具體探討科學的心理教育的社會價值,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大學;心理教育;社會價值
【引言】: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大學教育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就。大學以培養社會所需的專業型人才作為目標,一些學校忽視了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心理教育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心理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更能開發學生的各項潛能。在此背景下,學校必須把握心理教育的社會價值,采取有效的心理教育舉措。
1科學心理教育能提升大學生素質
首先,對心理教育的社會價值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科學心理教育能提升大學生素質。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的個人素質直接關系著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在社會各項生產要素中,人的要素是最為活躍的,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大學生服務于未來社會,是生產要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激發大學生的潛能,讓大學生將知識成果轉換為具體實踐,反作用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心理教育的作用下,大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索科學技術,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已經為全世界所認知。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就對心理教育展開了分析,并就心理教育問題制定了相關對策。以委內瑞拉為例,委內瑞拉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立了智力部門,專攻心理教育,對提升國民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美國為例,美國在大學成立了創造基地,滲透心理教育的內容,目標是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以蘇聯為例,蘇聯在大學創立了創造部門,開展了心理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專門的心智訓練。經過實踐證明,科學心理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素質,因此我國將心理教育理念引入國內,并逐漸擴大了心理教育的適用范圍。
2科學心理教育能降低疾病發生率
其次,對心理教育的社會價值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科學心理教育能降低疾病發生率。大學心理教育面向的對象是廣大學生,與社會其他階層群體相比,大學生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一些大學生很容易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出現享樂主義心理、拜金主義心理等。還有一些大學生的家庭環境較為艱苦,出現了焦慮心理、恐懼心理等。如果沒有對這些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就會形成人格障礙,阻礙大學生的未來發展。心理問題直接影響著工作效率,當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學習成績會因此而下降,加大社會負擔。據學者統計,剝奪勞動者行為能力的罪魁禍首就是心理疾病,大學生中的抑郁者非常多,增長速度相對較快,抑郁癥已經成為社會上最普遍的疾病之一[2]。抑郁癥加大了社會的疾病治療費用,為了解決社會成員的心理問題,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
心理疾病大多是后天形成的,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誘發性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外因、內因同時存在。就外因來看,大學生的學習環境、人際交往圈等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就內因來看,大學生的個性、行為模式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由于很多心理疾病時后天形成的,學??梢酝ㄟ^后天的心理教育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是可以防治的,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讓學生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以此降低心理疾病的發生率。
3科學心理教育能養成健康的習慣
再次,對心理教育的社會價值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科學心理教育能養成健康的習慣。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生活習慣越來越差,損害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程度直接關系著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怒傷肝,喜傷心”,說明人的情緒對身體素質具有重要影響??茖W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密切相關,一旦出現心理疾病,就會誘發身體上的疾病。從理論上來看,不良情緒會引發免疫系統失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猝死。如果個體性格較強,充滿攻擊性,容易誘發心臟病和高血壓。如果個體性格溫和,處之泰然,神經系統和內臟系統功能都相對正常。對一些患有癌癥的病人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大多數病人都具有過分忍耐、沖突的個性特征。大學生處在成長的特殊階段,個性比較沖動、好勝,如果學校沒有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和調節,就會加大不良心理要素的消極影響,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
科學心理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更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可以幫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素質??茖W心理教育要求學校對學生進行定期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健身計劃,以此遏制疾病的發生。在科學心理教育的作用下,學生不僅可以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還能提高身體健康水平,減輕社會經濟負擔,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4科學心理教育能預防大學生犯罪
最后,對心理教育的社會價值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科學心理教育能預防大學生犯罪。在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大學生犯罪屢見不鮮。很多大學生受到腐朽思想的蠱惑,失去自控能力,從事了違法犯罪活動,墮入黑暗的深淵。在如今的校園內,大學生盜竊、大學生毆打等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這和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
大學生犯罪不僅對校園生活造成惡劣影響,更是給和諧社會帶來重創??茖W心理教育具有突出的社會效益,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讓大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科學心理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和科研上來,為社會作出貢獻[3]。
結論:綜上所述,為了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必須發揮科學心理教育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徐輝. 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心理健康教育[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1):114-115.
[2]劉玉玲.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思想教育 培養完善大學生的未來社會角色心理[J].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1,(04):80-82.
[3]滕繼波,毛靜. 從上網心理需求出發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建設[J]. 改革與開放,2012,(10):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