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業建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項目,對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林業病蟲害的存在給林業建設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做好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期為我國森林資源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發生特大;防治措施
[引言]:
目前我國森林病蟲害的影響范圍正在逐漸擴大,并且相關林業工作者對此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因此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林業工作的重點。因此在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林業工作者要以可持續控制以及系統工程為工作指導,并且還要以保護森林資源為主要原則,強化政府行為,積極貫徹方針政策,以此來實現森林病蟲害的有效防治,為我國林業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1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林業病蟲害造成的災害往往是突發性的,在災害發生之前很難對病蟲害進行預測與防范。只要稍微疏于監管,沒有在病蟲害初期發現并治理,便會造成暴發性的嚴重局面,使防治工作常常陷于被動局面。現如今人造林樹木種類單一,森林對病蟲害的自身抵御、修復能力低,再加上河北省近年來的冬季氣溫偏暖,害蟲越冬存活率提高,導致病蟲害的發生幾率與發生面積有所上升。由于人工造林,樹木的種植往往是區域集中而種類單一的,所以通常暴發的林業病蟲害都不是單單局部的災害,病蟲害傳播速度非常快,會對林場內樹木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據林業調查顯示,河北省林業外來害蟲(如美國白蛾、柳毒蛾、楊葉甲等)已達100余種,這對林業森林系統的功能和結構帶來非常大的危害,破壞了本地物種的生物多樣性。病蟲害種類繁多并具有復雜性,對于不同種類的害蟲要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這也增加了林業防治難度。同時,在長年的病蟲害治理下,雖然能夠短暫地控制災害的發展,但少數害蟲在長期的藥物壓制下具有了抗藥性,這些害蟲會反復出現,并且造成的災害越來越嚴重。
2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影響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順利開展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基礎上,需要對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進行進一步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病蟲害防治辦法。林木類多生活在潮濕環境中,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各種病蟲害,病蟲害的種類繁多,單一醫治可能導致其他病蟲害的爆發,故無法針對單一蟲害進行醫治。其次是其生存環境復雜,制止病蟲害的發生也不能破壞原有的林木生存環境,故只能從其的發生原因入手。而病蟲害難以根治及其產生原因在以下幾點:林業的病害多為有害菌類,蟲害多為昆蟲,而菌類和昆蟲的繁殖速度快,也會根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進化,難以對其進行根治。目前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種類多達80余種,其中包括美國白蛾、蝗蟲、螨類、蛾蝶類幼蟲、松毛蟲等,都是對林業有著巨大破壞力的病蟲害,而且這些病蟲害絕大部分是憑借著大自然在進行傳播,防治工作難度加大。
3林業病蟲害的防治辦法
3.1提高園林工作者的專業性
針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提高園林工作者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和當地政府的防治意識,進而加以防治。其次,政府要針對各區域的實際情況,以維持生態平衡為基本準則,盡可能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同時加強病蟲害的預防,縮小災難范圍。此外,對園林工作者進行專業培訓來提高自身對病蟲害種類和農藥種類的了解,可在防治工作中,根據病蟲害的特點選擇相對應的農藥。
3.2選用優良苗木
在造林之前,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苗木進行仔細的挑選,并且要做好對種植苗木的檢疫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苗木受到的病蟲害的感染,此外還可以避免病蟲害在種植苗木之間的相互傳染,從而使樹木健康成長。不僅如此,在造林的過程中,林業工作者還應該利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對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監控,同時還要根據該地區的氣候特點以及苗木種類,對病蟲害發生的趨勢以及規律進行仔細分析,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并且在發現森林病蟲害時林業工作者應該在第一時間對此進行控制,以免錯過最佳的防治時機。此外,在進行苗木種植之后,林業工作者還需要在苗木上噴涂相關的保護劑,以此來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
3.3生物治理措施
(1)昆蟲病原病毒。松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DCPV)是我國林業應用最多的昆蟲病原病毒,生產上常將DCPV、BT和白僵菌等混用防治馬尾松毛蟲,可以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2)昆蟲病原真菌。在森林害蟲防治中,以白僵菌應用最為廣泛,特別是我國南方許多省份,利用其獨特的氣候條件和森林生態環境,在松毛蟲低蟲口密度下施放白僵菌,實現有蟲不成災。同時,還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等蛀干害蟲。(3)昆蟲生長調節劑。滅幼脲是我國當前防治森林害蟲上應用最多的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它具有對環境影響小、對天敵安全、有一定后效作用等特點,因此已作為防治馬尾松毛蟲主要農藥之一。(4)植物源農藥。苦豆堿是我國西北地區廣泛分布的野生灌木———苦豆草中所含多種生物堿中的一種。據初步試驗,苦豆堿對松材線蟲具極強的殺線活性,而且其毒力隨時間而逐漸增大。
3.4建立森林病蟲害監測站
在進行森林管理時,相關部門應該在病蟲害的多發地區建立病蟲害監測站,以此來對該地區的蟲害的種類以及病蟲害發展趨勢進行實時監測,并將其詳細記錄。于此同時,林業工作者還需要定期進行踏查,必要時還可以設立一個臨時的標準地,以此來改善標準地觀察不足的情況,以便于林業工作者進一步了解整個林地病蟲害的發展狀況,并對此進行記載存檔,為今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結語
目前我國林業發展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是林業普遍存在的病蟲害問題較為嚴重,嚴重影響林業的發展。要針對各地區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措施解決林業病蟲害所帶來的災難與損失,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進行防治,做到在治理病蟲害的同時對林業系統不造成嚴重性的傷害。本文詳細分析林業病蟲害問題,并列出相應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對中國的生態環境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胡迪.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J].黑龍江科學,2016,7(9):110-111.
[2]鄭永娟.淺析林業病蟲害原因及預防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4,5(4):298.
作者簡介:唐菊秀,(1971-),女,大專,現任甘肅省臨夏州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工程師,多年來從事森林病蟲害防治及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