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琴
摘 要: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新時代,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然而在高中信息課的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希望“問題”天使借著課改的春風引領傳統的信息技術課飛得更高、更遠。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問題引領;策略
通過調查部分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情況,發現高中生學習現狀并不理想,經過對現狀的歸納概括,現從兩方面具體分析信息技術課存在的問題。
一、高中信息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問題
1.學習主動性不高,動機不足
筆者到幾個高中進行調查顯示,35%的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但在信息技術學習時只是自己在隨意做事,或者是混時間,因為信息課可以放松休息不用像文化課那樣緊張。另外問到學生課堂上是否喜歡思考信息技術問題時,很多學生都表現為一般,48%的高中生表示不喜歡思考信息技術問題,對教師提出的專業問題不感興趣,學習動機自然不足,主動性不高。
2.學生問題意識弱,能力較低
面對互聯網的海量信息,高中生能達到正確辨別、合理篩選、科學應用,學會把大數據篩選、排序、計算等,學會制作幻燈片、視頻截取等信息實際操作能力。據調查結果分析中得知,學生的問題意識很是薄弱,高中生不能針對問題自主思考、自主發現、自主提問,久而久之學生就不會發現問題,遇到問題更不知如何解決問題,更不用說學生會提出高水平的質疑問題了,直接導致高中生信息能力低。
3.學生解決問題慢,態度消極
從與老師的談話中發現,一半以上的老師表明學生目前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不強甚至可能更差,掌握的信息技術方面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少,態度消極。
(二)教師問題
1.教學理念傳統,提問技巧欠缺
新課程改革已經廣泛推廣,很多高中教師也很想緊跟課改的步伐,重新樹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形象和地位。但是經過訪談才發現,只有一兩個教師偶爾會應用這種教學策略教學。
2.教學方法單一,問題培養忽視
其實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有效解決問題的高能力者。85%的教師不愿引領學生質疑,感覺學生提問很浪費時間,加上信息技術科課時少,學生上機的次數很少,還沒有掌握熟練方法,基本上就紙上談兵,不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忽視對學生問題能力培養。
二、高中信息技術問題引領策略
以下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四種問題引領策略:
(一)緊扣教學目標創設生活化問題激發學生動機
高中信息技術課即使已經列入高考范圍,但家長和學生仍舊原動力不足,就此信息教師一定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例如,學習“搜索技巧之選擇關鍵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出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本課最為基本的知識和操作能力,然后設計安排一個競賽環節,讓學生能夠借助合適的關鍵詞來搜索需要的關鍵信息,并制定一定的比賽規則。這樣的競爭比賽機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創造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學習應用生活中進行快速搜索的目的,又能夠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掌握更多的搜索技巧。其實考試成績達標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為關鍵的是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掌握操作的方法快速解決實際問題,循序漸進的培養高中生的信息核心素養。
(二)依據建構理論創設實物型問題培養學生自主
信息教師要巧妙借助生活實物進行設問。例如,在講解信息采集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對信息采集這一抽象知識有直觀真實的理解,可以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學校要舉辦藝術節,給每一個班級都布置了任務,要求我們班收集藝術節素材,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個任務我們需要使用哪些設備?在實際的信息采集中采取什么方法?教師在提問之后可以讓學生積極交流和討論尋找問題答案,之后再將信息采集設備如攝像機、照相機等實物道具為學生展示出來,并讓同學親身體驗設備,從而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另外,學校進行優秀播音主持人選拔活動,進入最后的決賽階段,考題是某地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景點,還有特色美食,教師展示相關美圖或實物視頻。要通過現在最為實用的微博和微信進行操作推廣。作為學生需要利用自己所學的信息技術對這個節目創作編輯的片頭進行優化,要求既要符合節目的風格,又要能夠讓更多的人去傳播,以此達到最好的傳播推介效果,你應該怎么做。這樣的問題情境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并且與所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相結合,掌握基本的應用技能,并結合新情況不斷提高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
(三)借助學科整合創設質疑型問題培養學生實踐
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及目標,找準兩個學科之間的結合點和共通點,從而獲得一舉兩得的效果。例如,布朗運動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學生理解和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教師就可以找到這一物理內容和信息技術課程的結合點,采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flash動畫來講解高中物理中的布朗運動知識。
(四)積累科學方法創設應用型問題培養學生解題
孔子說: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切實有效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良藥。例如,Excel表格處理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內容,教師指導學生能夠掌握表格的基本操作,如信息輸入、信息保存、表格的排序和篩選、數據匯總等基本的應用操作方法。
教師創設有針對性的應用型問題情境,能夠使教學效率有效提高。比如,本次月考需要進行全年級的成績匯總,在輸入過程中,需要分組輸入,以提高效率,如何將多個成績表格不同的成績放到一個表格里進行匯總,要保障不能出錯,又要做到方便快捷。
當然,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率的方式方法還有多種,諸如討論式教學法的應用、任務教學法的實踐等。然而問題則是眾多教學方法的導引,如果沒有問題的引領,高中生的學習動機不足、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熱情不高,到最后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較低。因此高中信息課教師要排除學校不重視、課時又少的困難,聯系多方面內容巧妙設計教學問題,引領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的參與信息技術實踐活動,力爭達到信息技術課的高效率。不久的將來高中信息技術課一定會在問題的引領下飛得更高、更遠、更穩健。
參考文獻:
[1]王清.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2(1):171-173.
[2]楊俊良.問題教學在新課程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探討與實踐[J].新課程(教研),2010(5):98.
[3]陳艷芳.淺談問題解決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