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明
早讀課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陣地,是課堂必不可少的延續與補充,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絕佳時間,也是決定學生語文成績好壞的關鍵環節。它是利用早晨的黃金時間,在大腦的記憶力特別強的時候進行復習舊知、預習新課而采用的一種學習方式。一般用時間20~30分鐘。那么如何利用好早讀課,讓早讀課真正發揮作用呢?結合我在學校的實踐談談我的看法。
一、明確早讀課的學習任務
在早讀課上,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至關重要。學習任務明確了,就避免了盲目性和隨意性。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早讀課上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早讀的目標要提前寫在黑板上,第二天學生來到教室就可以看到使學生有的放矢的進行。
一天的早讀任務要彈性布置,層次分明。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水平,記憶速度會有差異,所以布置任務時不能一刀切。在實踐中我從朗讀、背誦、檢測三個層次入手的且這三個目標有時間的限制可以更好的落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我的一天早讀實施:
早讀目標:
1.朗讀課文《蘆花蕩》兩遍(5分鐘)
(讀準字音,劃出關鍵語句概括故事內容)(這個可以是當天要學的課文,也可以是前面學過的課文)這個是讓學生早上來了之后調整自己,更加可以熟悉課文的內容達到預習鞏固的目的。
2.背誦《長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懷》(10分鐘)
3.聽寫《桃花源記》課下注釋(10分鐘)
在實施的過程中落實檢查,保證效率。“有壓力才有動力”,每次任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對于這些任務在規定了完成的時間之后必須進行必要的檢查,這樣學生讀起來才會更認真,目的更明確。當然檢查的方法不可一概而論,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依據是學生的水平。倘若學生沒有完成所要求的早讀任務我會責其限期“達標”,下次早讀再檢查,絕不姑息遷就。
在學生中展開競爭。要想提高語文早讀課的效率,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有了競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高。我們不僅要在組內展開競爭,而且在組與組之間也要展開競爭。因為學生的自尊心都比較強,誰也不愿意落后,所以在競爭的學習狀態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如在一節早讀課上,我先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后要求學生在10分鐘內把《長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懷》背會。并且在各小組之間展開競爭,最先完成任務的把名字寫在黑板上以示鼓勵,并加上相應的量化分。在競爭的學習狀態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二、培養好小組長
要想提高早讀課的效率,還需要實行學習小組制度,而實行這項制度的關鍵是培養好小組長。因為人都有惰性,大人尚且如是,何況十幾歲的中學生呢。這就需要有人去組織、去督促,小組長正好可以完成此項任務。如我在自己所任教的兩個班都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四個人,由小組成員共同推選出一位學習優秀并且有責任心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定時對小組長進行培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方式去做等。并且在小組中樹立小組長的威信,這樣便于小組長更有效地開展工作。
總之,提高早讀課的效率問題,還需要我們繼續去探索,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