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藝
(魯迅美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650)
摘 要:剪紙藝術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文化藝術,需要得到有效的繼承與發展。中國剪紙藝術產業化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致力于剪紙藝術產業化發展勢在必行。此文僅以遼寧滿族剪紙為例。
關鍵詞:遼寧剪紙藝術;產業化發展;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J528.1-F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130-01
一、遼寧剪紙藝術概述
中國剪紙藝術發展歷史悠久,其中,遼寧滿族剪紙藝術獨具特色。遼寧滿族剪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中醫巫閭山滿族剪紙、岫巖剪紙等已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遼寧滿族剪紙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它憑借獨特的表現題材與風格,在中國剪紙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滿族剪紙是以反映滿族人民群眾生活為主的剪紙藝術,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最大的特征是寫形、寫意、寫神、寫心,表現手法以鏤空、成片為主,造型夸張奇特。這種藝術形式已深深融合到滿族人的生活之中,表現了遼沈地區滿族古老的文化傳統和民間歲時禮俗,集中再現了滿族傳統社會的生產、生活、起居、時令、節氣、祭祀、風俗習慣等場面。一件件剪紙作品質樸、純真的藝術語言訴說著勞動人民的愛與恨、苦與樂、追求與向往。藝人們把所見、所聞、所喜愛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裝飾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把幾乎被遺忘的昨天剪向了今天,剪向了世界。
二、遼寧剪紙藝術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產業形式單一。近年來,風格獨特的遼寧滿族剪紙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甚至成為當地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遼寧剪紙在藝術品市場大受歡迎,然而,它僅僅局限于逢年過節居家裝飾的小擺設,產業形式的單一化讓它不能走向更大的舞臺。從根本上來說,缺少創意設計、制作成本、銷售流通、教育培訓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始終是遼寧剪紙藝術產業化發展的大問題。
2.產業效率較低。剪紙作為民俗藝術,普遍存在產業效率低的問題,原因體現在:(1)就剪紙生產群體而言,剪紙的生產者大多為一些留守婦女,她們缺少品牌意識。(2)就剪紙消費范圍而言,僅僅局限于一些鄉鎮,沒有開拓廣大的國內市場、國際市場。(3)就生產時段和消費時段而言,剪紙生產時間集中在農閑時段,因此消費旺季很短,并不能實現全年性消費的目標。
3.產業缺乏創新。剪紙圖案缺乏創新,創作樣式單一,極易被仿制,剪紙市場魚目混珠,造成了遼寧的剪紙藝術產業慢慢失去了品牌優勢、民族特色優勢。如果遼寧剪紙藝術能夠將創新元素與民族元素相融合,那么將能大大提升剪紙的市場競爭力。
三、遼寧剪紙藝術產業化的發展方向與策略
1.打造品牌文化發展之路。遼寧的剪紙藝術要想發揚光大,就必須打造品牌文化發展之路,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堅持“引進來”,可以邀請一些剪紙專家或者相關媒體工作者來遼寧本地進行實地考察、交流,這是一個相互學習、借鑒的過程。(2)堅持“走出去”,可以將遼寧剪紙的精品作、代表作聚集在一起,去參加一些國內的藝術專題展覽或者國外的藝術設計大賽;與此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合理運用一些公關營銷手段,增加遼寧剪紙藝術的知名度。(3)要有專利意識、保護意識,遼寧的剪紙“工匠”們一定要有保護自己本土文化的法律意識;同時,可以開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剪紙藝術節活動,還可以建造以剪紙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
2.加強政府管理與行業聯結。就目前而言,剪紙在遼寧本土算不上是主流產品,缺乏專業化的行業管理和創作技巧,這便要求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管理,引進一些專業管理人才對遼寧剪紙行業進行科學化管理;其次,一定要維護剪紙創作者的切身利益,點燃他們的創作熱情;同時,相關文化部門要起好帶頭作用,加強創作者與市場之間的聯系,加強各個行業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
3.大膽鼓勵藝術創新。遼寧剪紙藝術產業化發展的核心是培養創新人才,這樣才能實現剪紙藝術創新,讓剪紙藝術永葆生命力。首先,可以開設剪紙藝術學習班,要求專業老師對民間剪紙“工匠”進行理論指導和技巧指導,激發他們剪紙創作的靈感。其次,可以制定一定的獎勵機制,對一些優秀的剪紙“工匠”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去創新、去突破,慢慢地營造創新的文化氛圍。
4.保護剪紙的人文生態環境。剪紙藝術是一種民間文化,但是,它的商品氣息越來越重,文化氣息越來越淡,這便要求遼寧相關文化部門一定要引起重視,致力于保護剪紙的人文生態環境。遼寧的剪紙藝術要想實現產業化發展,肯定是離不開市場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剪紙藝術要失去自己的獨特性。最簡單的保護方法是從保護中國傳統節日做起,讓剪紙和傳統民俗節日一樣,發揮寄托人們情感的重要作用。
發展遼寧剪紙藝術有利于促進遼寧本土精神文明的發展;推動遼寧剪紙藝術產業化發展有利于促進遼寧物質文明發展;如果能夠在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注重保護剪紙的人文生態環境,那么便能實現雙贏。因此,遼寧相關文化部門、剪紙創作者、商家等都需要為遼寧剪紙藝術產業化發展目標的實現而出力。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遼寧滿族特色剪紙藝術的創新與市場化研究”(編號:W201426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曦彤,王愛清.文化與市場:論蔚縣剪紙藝術的產業化前景[J].美術文獻,2014(01).
[2]趙爽.產業化背景下蔚縣剪紙的品牌傳播策略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