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涵在《現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4期中撰文,通過對新世紀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歷程的回顧,梳理了中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在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障礙,進而提出了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建議。
新世紀以來,在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成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頒布了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第二,初步形成了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第三,行業企業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初步得以顯現;第四,推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第五,建立資源庫,豐富課程資源。
但是,在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課程建設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與障礙,主要體現在:第一,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尚不完善;第二,公共基礎課程改革滯后;第三,行業企業參與課程開發的程度仍然有限;第四,職業院校教師的素質不能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第五,職業院校的教學條件不能完全滿足能力本位的課程實施。
基于上述對我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建議:第一,進一步完善國家專業教學標準。1.建立并完善統一的國家職業標準;2.研制與職業標準相對接的課程標準;3.完善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與修訂的工作機制。第二,積極推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1.要為所有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提供基本的文化素養教育課程模塊;2.根據專業學習和學生興趣及發展的需要提供多樣化的公共基礎課程。第三,建立行業、企業參與的課程開發機制。第四,針對不同的教師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項目。1.重點加強對專業帶頭人的培養;2.為不同教師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3.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第五,加強職業學校的教學條件建設。建設理實一體化的專業教室和生產性實訓基地或模擬仿真實訓中心,讓學生在學校就能體驗到真實的職場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