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李延平在《職業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中撰文,闡述了家政職業教育的內涵,分析了家政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并探究了家政職業教育發展的機會、意義和功能。
家政職業教育的對象面向所有人,教育者是具有相關家政理論與家政技能的人才,包括職業教育、社會培訓等階梯式的家政教育序列和較廣的人才培養途徑。培養內容涉及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具體的知識,從微觀層面來說,主要研究每個家庭處理家庭事務的科學方法和管理原則;從宏觀角度來說,著重研究各部門、各行業以及各學科為改善居民家庭生活所作的服務、指導和支持,即面向大眾的日常生活。
繼而,作者從以下幾個視角闡述家政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1.從經濟發展視角來看,宏觀層面上,發展良好的家政教育需要以經濟建設為基礎,微觀層面上,家庭消費是人類生產和維持生命的重要過程,家庭消費與經濟發展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系;2.從社會文化視角來看,社會文化制約家政職業教育,決定其價值觀取向,從而影響其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同時,家政教育也傳承和發展獨特的民族文化,發揚了傳統的家政文化理念和價值觀;3.從教育發展視角來看,家政職業教育作為培養家政人才的重要途徑,不僅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其發展狀況與每個國家教育制度的完善程度也密切相關。
基于上述內容,作者分析了家政職業教育發展的機會、意義、功能。1.機會分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家政服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行業,且作為欣欣向榮的第三產業正不斷朝著專業化、精細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并已成為對接快節奏城市生活和現代化社會分工的專門行業;2.意義分析:家政職業教育是實現人類生命質量的重要途徑,以生命為基點,把生命的本質和需要融入到家庭服務中,是尊重生命、完善生命和提升生命的價值體現,把實現對生命的成全作為最高的追求;3.功能分析:家政服務的專業化和綜合化程度不斷提高,促使女性可以在家庭之外獲得生活保障的基本條件,也密切了婦女與社會之間的聯系,提高了其社會地位,同時也促使女性個人的自我滿足感和社會價值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