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娟在《教育發展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從亞階層、職業期待與消費認知的角度,研究了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消費意愿,并根據實證研究結論,提出了幾點政策建議。
新型城鎮化趨勢下,農民工職業培訓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一項基本命題,隨著農民工群體的代際更新,新生代農民工成為農民工職業培訓的重心,作者試圖從農民工自身的內部特征尋求職業教育與培訓效率低下的社會原因,因而選擇從亞階層、職業期待和消費認知三個維度構建其職業培訓消費意愿的解釋框架。
作者擬定了三個研究假設:1.優勢階層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消費意愿更強;2.對現在從事職業有著更高職業期待的新生代農民工投入職業培訓消費意愿更強;3.新生代農民工的消費認知對職業培訓消費意愿存在影響效應。作者選取了多地1980年以后出生的次要勞動力市場的從業者為研究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376份,將“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作為研究變量,“收入、職業地位、受教育程度”作為亞階層劃分的重要依據,“換工作打算、職位晉升機會、更好的工作機會、收入提高機會”作為職業期待測量指標,“是否愿意進行職業培訓消費、不愿意進行職業培訓消費的原因、每年愿意花多少錢進行職業培訓消費”作為消費認知指標測量變量。
研究結果表明:1.“婚姻”相對其他基本人口信息而言,對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消費意愿有顯著影響;2.亞階層、職業期待對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消費意愿具有顯著性影響,職業期待對其顯著性變量較少;3.新生代農民工的消費認知對職業培訓消費意愿存在顯著性影響,職業培訓投入力度越高的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消費意愿越高。
基于上述結果和分析,作者提出了以下四點政策建議:1.公共部門需要培育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消費傾向;2.改進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的“營銷策略”;3.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政策需要按照群體內部特征進行政策工具選擇的細化;4.利用信息技術增加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