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貴
摘 要 注意是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和勞動所不可缺少的條件。我們知道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沒有集中精神聽講,那么學生就不能有效地掌握老師所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有效性也就無從談起,學生的學習也就沒有多大的收獲。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注意力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 小學生 注意力 培養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5-0074-01
有位教育家說過:“注意力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經過它才能進來?!比绻麑W習時學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難集中在一定的學習對象上,就會導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發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認識教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采取多種有效方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一、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
1.從“好奇”入手?!?好奇”是人遇到新奇事物時所產生的“探究反射”。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誘發好奇內驅力,從而激起求知、探索、操作等學習意愿。“好奇”可以促使兒童更多地去觀察世界、觀察社會,而與外界頻繁地接觸和交往,又反過來增強兒童的好奇心和觀察力,并且促進他們創造性地發展,所以“好奇”是一種成功的動力。陶行知先生曾對一個指責兒子拆卸鬧鐘的母親予以“扼殺了一個愛迪生”形象比喻。教師更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學業有成。我曾聽過一位老師講《循環小數》,他一開始就講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然后讓全班學生接著講這個大家都會說的故事,許多學生都很好奇,老師為什么讓大家一直講這個沒有盡頭的故事,由此注意力也很快集中到課堂上。
2.教學方式多樣化,提高學生注意力。小學生注意的穩定性有限,一節課堂教學有40分鐘這么長。如果讓成年人時時保持注意力集中,想必都很困難的事情,那么對于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來說更是不容易控制自己了。作為老師來說,要盡量保持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辦法就是時時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除了讓學生舉手發言以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動手操作、動筆練習等形式,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取得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時,讓學生小組進行合作,動手擺一擺,并且通過討論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這樣多種學習方式與老師一味單純地講解比較效果要好得多,學生學習的印象也更深刻。
二、從把握好學生注意力的最佳時間入手
1.利用游戲、比賽。課堂教學中游戲和比賽簡單易行,是培養學生情緒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學生歡迎。在游戲、比賽中,學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興趣極高,接受知識輕松,處于主動學習狀態。這樣每個同學都能集中注意力參與活動,既得到了思維的訓練,又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利用直觀教學手段,易于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直觀教學手段還有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按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轉移。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電腦動畫、錄音錄像、投影等電教手段,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專心學習。
3.控制調節課堂教學節奏調動學生的情緒 。一節課如果學生情緒渙散低落、煩躁驚恐,教師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懸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相反,熱情洋溢、歡快喜悅的課堂氛圍,將會使學生喜歡語文,愛上語文課。因此,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情緒,隨時調控教學節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當發現學生疲倦時,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東西,讓學生唱一唱,動一動。當發現多數學生已掌握教學內容,表現出注意力渙散,漫不經心時,應加快節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二個小游戲或進行表演比賽,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要善于消除不良情緒,讓學生注意力始終跟著老師轉,并積極參與思考,以吸引兒童的注意力。
三、從巧妙地喚起學生注意力入手
在教學中我們老師不僅要提問學生同時還要注意啟發學生動腦筋對所學的問題能夠進行大膽地質疑。學習知識不能只靠老師的一味提問而忽略了給學生自我思考的空間。要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能夠認真地聽講,教師就要做到恰當好處地設疑,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大膽地提出問題,并通過探討解決問題,從而主動地獲取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