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桔
【摘要】陳鶴琴認為:“幼稚教育不是幼兒園單方面所能勝任的,而要與家庭教育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是幼兒園開展工作的重要資源,如何建立良好溝通形成家園“教育共同體”是幼兒園達成“提高幼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的發(fā)展”不斷探究的課題。本文以“家園共慶六一”主題活動為例將各作分為三個部分:好的開始讓家長感受家園共育新起點、各顯神通讓活動呈現(xiàn)多姿多彩新過程、及時反饋讓教育獲得細水長流新趨勢,以期能夠打開家園共育的新思路,使幼兒獲得有效而適宜的教育。
【關鍵詞】家園共育 教育活動 新模式
一、籌備之初——好的開始讓家長感受家園共育新起點
1.征求家長意見,制定活動方案。為了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家園共育新方式,讓他們真正地走進活動中了解活動的內容,我們首先進行了初步的實施計劃,并及時召開園級家委會會議,邀請家長針對方案提出意見,然后結合大家的意見進行修改,最終形成“家園共慶六一”的系列主題活動方案。如:初步計劃中我們的音樂都是由多媒體播放的,在討論時秀秀媽媽提出建議:“飛飛爸爸是川師大音樂系的指揮家,要不讓他負責音樂,還可以讓會演奏和演唱的家長進行表演呢。”秀秀媽媽的建議讓會議變得熱鬧了起來,如果將家長也納入活動的整個過程,這不僅降低了教師的工作負擔,也合理地利用了資源,六一活動節(jié)目將會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我們采納了這一觀點,充分地利用家長資源,在管理、布置、表演等方面做進一步地計劃。
2.挖掘家長資源,招募活動成員。依據(jù)制定的活動方案,教師和家委會成員一起利用班級QQ群和微信群、早接晚送時間向家長說明“家園共慶六一”主題活動的意義,提前做好宣傳工作,并制作了“家長自愿申請表”,以家長自愿參與為主和教師推薦為輔的方式確定參與的家長名單。家長名單確認之后,教師和家委會成員們積極、主動與家長溝通,并根據(jù)不同家長的特長和要求,與其共同確定參與的具體活動內容。通過教師和家委會成員的前期宣傳工作,大大激發(fā)了家長參與的熱情,也為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開展之際——各顯神通讓活動呈現(xiàn)多姿多彩新過程
1.明確教師職責,做好穿針引線。在活動時,教師需要引導家長了解:活動的主體是幼兒,在與幼兒一起完成工作時不能拿出“我是大人我比你懂”的態(tài)度,應當以平等的心態(tài)看到幼兒的表現(xiàn)和意見,并以“輔助”幼兒為主,把自己姿態(tài)放低。在道具管理時剛開始奇奇媽媽總是指揮幼兒這個要放這、那個快點拿下來,于是我小聲地跟她說:“孩子們都把擺道具當成樂趣,他們很有經驗”“我們只要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提醒或給予幫助就可以了哦”聽了我的建議奇奇媽媽在一旁做起來鼓勵的工作,在活動結束時奇奇媽媽對我說:“沒想到孩子們能完成得這么好,看來以前我太低估他們的能力了。”如此,家長不僅看到了幼兒的能力,也學習了如何給幼兒空間,引導他們自主地解決問題。
2.針對家長特點,確定活動定位。在家長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有專業(yè)優(yōu)勢的家長資源,如有過主持、組織過大型活動、有豐富舞臺表演經驗的家長負責活動中的具體節(jié)目,并按優(yōu)勢的不同請他們負責不同的節(jié)目,如走秀、舞蹈、親子節(jié)目、主持等。早早媽媽是一名空姐,由于經過走秀訓練,她成為了走秀組的組長,教其他媽媽走秀的秘訣,其他家長邊聽邊記邊練習,幾個回合下來,步伐大有長進。在教師的調動下,家長們紛紛最大化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大到人員的安排,小到音樂的選擇都是由他們自主籌劃,活動過程中幼兒園與家庭擦出了默契的火花,活動進行得十分順利。
三、結束之時——及時反饋讓教育獲得細水長流新趨勢
1.經驗總結,推動共育優(yōu)化。活動過后我們及時地采用教師座談、分班調查、個別家長訪談等方式了解家長和教師對本次活動的看法,聽取家長和教師意見,并制作了活動反思集。家長們對本次活動都表示了贊賞,但也有家長提出:本次活動家長與幼兒的互動較少,可以在開始階段將幼兒也納入方案制定中,讓家園共育活動呈現(xiàn)幼兒園、家長、幼兒的鐵三角,更增添活動的童趣性。我們針對家長具有建設意義的建議進行了重點討論,我相信在不斷地反思和揣摩中家園共育活動將呈現(xiàn)出更和諧、有效的新時空。
2.信息整理,分享活動精彩。我們鼓勵家長志愿者和教師在活動結束后第一時間將活動照片和視頻上傳班級群中,和家長們一起分享了活動的精彩,也彌補沒有親臨活動現(xiàn)場家長的遺憾。如:在照片和視頻不斷分享中,家長們都在津津樂道地討論著活動中的趣事。由于工作原因琴琴媽媽沒有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其他家長和教師的分享,從活動開始的策劃到活動的準備再到活動的開展與反饋,琴琴媽媽感嘆到:“真是一次有意義的家園共育”并表示“下次一定要參與”活動的過程拉近了家園的聯(lián)系也拉近了家長之間的關系,而活動后的精彩分享則更能夠讓家長們品味到家園共育新模式的發(fā)展意義。
家長是教師最好的教育合作伙伴,合理利用家長資源,積極探究家園共育新模式,讓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來,是我園家園合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活動能讓家長真正走進幼兒園,喚起家長的主人翁意識,讓家長成為幼兒園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同時通過家長參與活動,搭建起了家長和教師間溝通的橋梁,家園合作變得更加的輕松自如。在本次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合作的曙光,在今后的家園共育中,我們將繼續(xù)挖掘家長資源,尋找更有效的合作方法,將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發(fā)揮到極致,促進家園溝通,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汪秋萍,陳琪.家園溝通實用技巧[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