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要】在我國抗戰時期,中國的人民解放軍和共產黨人員在深入課敵后之后,為了培養部隊中士兵的整體身體素質,所以就在敵后的一些農村地區建立了一些共產黨根據地,并且當部隊駐扎在根據地時,還會開展一些相關的體育運動。本文通過對部隊中的體育運動和群眾中的體育運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總結歸納出了抗戰敵后根據地的體育活動,并且還分析了抗戰敵后根據地中擁有的著名球隊,以供相關專業人員參考或采納。
【關鍵詞】軍民體育運動 抗戰敵后根據地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234-02
一、前言
在抗戰時期中,我國共產黨和解放局為了更好地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就將抗日的武裝力量深入到敵后方農村建立了一些根據地,并且還會在農村根據地中定期的舉行體育運動,這種體育運動在農村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歡迎,從而使在抗日戰爭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農村根據地軍民的業余體育活動都十分豐富,并且也正是因為在那個戰斗頻繁的年代,使得體育精神在其中顯得更為珍貴,更為深入人心。
二、部隊中的體育運動
1.高級將領的積極參與
在1937年底,在我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重要時刻,朱德總司令臨危受命,在這個關鍵時刻,率領著我國八路軍整個部隊橫渡黃河,橫渡黃河之后便在洪洞縣的馬牧和白石一帶地區駐扎軍隊,并且在第二年春天,及時的將八路軍總部駐扎地址從洪洞縣轉移到武鄉縣王家峪一帶,并且還為了鍛煉部隊所有官兵的整體身體素質和作戰的能力,特別在鄉鎮中開展了多次、各種形式的體育運動,并且在這場體育運動中,不僅僅只有官兵的參與,還有人民群眾的共同參與,成功的營造出了一種軍民共同運動、共同建設的良好運動場所,從而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
2.部隊戰士的廣泛響應和動員
抗戰前期也就是1939年末,共產黨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八路軍和部分整體素質和戰斗力,我國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全體都駐扎在太岳根據地一帶,由于1940年冬天抗日戰隊在戰斗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所以一二九師全體官兵抓住了這次百團大戰勝利的重要機會,在這個時間的間隙,積極地的開展了相關的體育活動,包括訓練官兵和鍛煉軍民的和整體身體素質,通過這種體育運動來提升八路軍的整體戰斗素質,從而為今后即將到來的戰斗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積極作用[1]。
三、群眾中的體育運動
抗日戰爭敵后一些根據地的群眾就就地取材,在很多農村根據地都舉辦了各種形式的體育運功,美國人馬海德曾經回憶道,抗戰敵后的群眾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比如延安地區的根據地,延安的一些群眾的業余體育活動是很豐富多彩的,比如每天天亮之后,無論是士兵還是學生還是工人還是警官甚至一些機關干部都會自主的排隊跑步,進行晨練,中午吃完午飯之后所有的籃球場地甚至排球場地,都會排起一條長長的隊伍,群眾和官兵都一起排隊,輪流打球,太陽落山之后,延安根據地附近全都是鍛煉的群眾和士兵,甚至還會有一些老人一起跳集體舞,官兵還會和群眾一起做一些集體的游戲。
四、抗戰敵后根據地的體育運動
雖然抗日戰爭的條件是十分艱苦的,但是我國的八路軍依然會根據實際情況,利用根據地的一些條件來舉辦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而最大的體育活動就要屬一二九師在1941年中在根據地舉辦的全師運動會了,此次運動會一共有三千多名人員參加比賽,而這場比賽的觀眾甚至達到了萬人以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萬人空巷。這次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一共有十幾個,運動會的時間為六天左右,并且運動會期間中央一些領導人還發表了重要講話,足以可見這場運動會的重要性,可以說這場比賽對于促進新民主義體育活動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
五、抗戰敵后根據地中擁有的著名球隊
1.戰斗籃球隊
戰斗籃球隊成立于1937年,一直到1939截止,球隊的運動員已經達到了七十三個人,足以可見兩年中球隊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戰斗籃球隊經常性的會舉辦一些比賽,這些比賽不僅有球隊內部的一些比賽,還會定期和一些其他球隊進行籃球比賽,后來因為戰爭的需要,所以戰斗籃球隊逐漸離開了籃球隊,但是離開之后依舊成為了各自部門的重要骨干人員。
2.“戰斗隊”戰無不勝
1940年我國春閻錫山發動了轟動一時的“晉西事變”,在這場戰爭中我國八路軍最終獲得了勝利,取得勝利的同時還舉辦了一場較大的整訓活動,而且在這場籃球比賽中取得了較大的勝利,可以說在這場籃球比賽中,無論是從球員的球藝還是戰斗配合以及作風都十分精彩,最終取得了40:4的大比分勝利,可以說戰斗隊在籃球比賽中是戰無不勝的[3]。
六、結束語
雖然我國抗戰時期的戰斗十分緊張,但是我國軍民體育運動在抗戰敵后根據地仍然有著很多的活動和參與者,可以說我國抗戰時期的軍民對于體育運動都是十分看重并且歡迎的。
參考文獻:
[1]謝婷,熊智斌.抗戰敵后根據地軍民體育運動述略[J].蘭臺世界,2013,34(11):144-145.
[2]楊海靜.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反“掃蕩”問題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4.
[3]姚寧.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中國共產黨權威的確立[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向茜(1987.4),女,土家族,湖南省吉首市人, 吉首大學體育學碩士,從事軍事體育訓練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