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成
(福建省南靖第二中學)
摘 要:研究型學習教學是一項有效的教學方法,該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高中英語學習效率,因此,主要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型學習教學,以此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英語;研究型學習;教學
研究型學習方法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英語的學習成績。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結合高中英語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合理實施研究型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此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一、高中英語研究型學習原則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想要充分發揮研究型學習的作用,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
高中英語研究型教學方式的實施,應將學生作為主體,引導學生參與英語研究型學習全過程,做好高中英語的課程設計,并合理進行課程實施,在此過程中,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2.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與其他學科相比,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夠熟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型學習的實施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進行學習,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獲得英語知識,另一方面能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實踐中收集相關的英語信息,并進行總結歸納,反之應將高中英語教學知識合理應用在實踐中,進而達到綜合應用的目的。
3.發揮學生個性
教師面對的是具有不同個性的學生群體。所以在高中英語研究型學習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以便于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而且隨著我國互聯網的逐漸普及,學生在課堂以外,在網絡上也能夠獲得相應的英語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實現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提升。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型學習的運用
1.加強學生的英語自主預習
學生自主預習對研究型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主要是因為通過自主學習,能夠為研究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培養學生研究型學習的興趣。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應注意方法,不能盲目進行預習,否則不僅難以獲得良好的預習效果,同時還浪費了時間,例如,在學習“sports”時,教師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1)第一次奧運會是什么情況?(2)中國哪年參加的奧運會,成績如何?(3)你如何看待奧運精神?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預習和思考,會使得學生預習有組織、有計劃,從而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
2.注重教師的引導功能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注重教師的引導功能。因此,在高中英語課程開始之前,首先應明確本堂課的課程目標,同時應明確學習主題,并以此為根據,引導學生根據課程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制訂課程計劃,并嚴格實施課程計劃。例如,在學習“Celebration”這一課時,教師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1)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哪些?內容是什么?有什么象征意義?(2)在西方文化沖擊下,如何更好地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以此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從而明確學習主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結合自身需求,制訂教學計劃,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課本知識的了解,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于一些問題,需要小組合作、共同探究才能夠完成,所以教師為學生合理進行分組,在分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個性需求,同時在分配任務時,也應考慮每個小組的特點,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因材施教,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同時小組合作的實施,對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具有重要作用。
4.注重交流、互動與評價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之間以及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交流,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能夠互相加深了解,并增進友誼,這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研究型學習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只根據成績去評價,教師應從不同的角度合理評價學生,應適當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合理提出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耐心指導學生的不足,督促學生及時改正過來,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高中英語成績。
綜上所述,研究型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以此實現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實施研究型學習,應遵循一定的原則,提升學生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加強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以此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文典.淺探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4):138-140.
[2]寧靜.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探析[J].科技視界,
2014(1):286-32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