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梟瑜
(安徽省阜南縣第二中學)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對于高中生來說,除了要具備良好的知識素養以外,還應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而美術的學習正好可以實現這一目標。因此,高中美術教師應該積極學習、努力探索,尋找符合學生需求和喜好的教學模式及內容,讓美術教學充滿趣味性,讓學生愛上美術課,同時也能提高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直以來,美術課就是大多數學生眼里的興趣課,因此學生只是在小學階段作為興趣愛好認真學習過一段時間,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業壓力的加大,學生就漸漸放下了對美術的深入學習,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后,高中生對美術的學習更不重視了,很多時候都將美術課用來寫主課作業,這給高中美術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影響了美術課的有效進行。然而當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后,需要美術的地方將會大大增多,具有美術特長將會帶來極大的幫助,因此,從長遠考慮,高中美術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學好美術,做到努力創新、積極改變,讓學生重視起美術學習,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和成果。
一、轉變美術教學的觀念,提升自身美術素養和水平
由于在傳統觀念中,美術并不重要,其地位根本無法與語文、數學、英語這類學科相比,這就導致教師對美術教學產生了不重視的念頭,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大大降低,甚至到了十一年級或十二年級,教師有時還會把美術課騰給其他主科課程。這樣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高中生的美術學習,使得高中美術教學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所以,教師必須要從自身開始,轉變對美術的觀念和看法,加強對美術教學的重視,積極創新、認真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內容,讓高中美術教學“活”起來,這樣才能使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另外,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養和繪畫技巧,才能在課堂教學時更好地教導學生繪畫。畢竟,很多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時都只是將圖畫或要畫的內容掛到黑板上,經過簡單講解后就讓學生自行臨摹練習,這樣的方法對很多基礎不扎實的學生來說很吃力,哪怕臨摹再多遍也沒有明顯的提高,所以教師最好增強自身的繪畫技藝,在課堂上帶著學生親自示范繪畫,這樣學生親眼看到所學內容是如何一點點被畫出來的,會大大加深對繪畫的理解和印象,這樣再臨摹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從學生角度選擇教學內容
新課程改革以來,人們愈發重視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生本理念”被大家廣泛地提倡和應用,教師也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者而是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同樣,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也應遵循這一理念,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喜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既能讓學生學到相應的美術知識,又能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準備的過程中,務必要做到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心理年齡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
比如,高中生多數很喜歡日本的動漫,對各種動漫人物了如指掌,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教授素描的時候,將傳統的靜物速寫改為用素描的手法畫動漫人物,這樣就可以讓每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進行繪畫,大大增加了學生的繪畫素材,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讓學生以更飽滿的精神和專注力去學習素描,可謂一舉多得。
三、采用多種手段進行教學,增加課堂趣味性
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因而對課程的喜好和評價也就有更多的個人看法和情緒,所以說一堂課是否對學生有吸引力對于課堂的教學效率有著重要影響。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沒有人會喜歡,高中生普遍更喜歡生動幽默、多種多樣的教學,因此,教師在美術課堂上也應該丟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多多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模式,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層次感,讓學生對每次課的學習都能產生新意,這樣學生就更愿意上美術課,教師教起來也更容易,使高中美術教學進入一種良性循環。
例如,多多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動態的畫面,讓枯燥的美術畫作“活”起來,還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符合學生繪畫內容的音樂,增加課堂的意境;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研討美術繪畫技巧、分析中外名家作品,提升學生在美術審美和鑒賞方面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語文詩詞的內容畫一些配圖或根據課文畫插畫,亦可以在周末組織學生到郊外或景區去寫生等。
總之,美術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具有豐富內涵和特色的科目,對學生的藝術修養的培養有著重大作用,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重視美術教學,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設計課程,積極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讓美術教學變得多元化,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黃志華.探析提高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教師,2013.
[2]孫曉燕.淺談提高高中美術教學效率的策略[J].儷人(教師),20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