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興玲+王偉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二壩小學)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現在的教學中提倡學生全面發展,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積極探索數學教學的新模式,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和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化到實際的運用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能力
教學活動是學生和教師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師教會學生知識的過程,也是教師跟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善于發現學生的數學情感,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以期能夠給予小學數學教師一些參考。
一、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和諧的教學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創新的意識。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師要能夠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并且能夠對學生的想法給予適當的肯定,多給學生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得到更好的鍛煉。即使學生出現錯誤,教師也要耐心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之下積極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敘述一下自己發現問題的過程以及對這道題的思考過程,并能夠得出結論。
二、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能夠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還要能夠讓學生將這些學習方法轉化為自己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從小學會學習。教師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再創造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能夠注重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
想象是學生進行創新的前奏,學生的想象能力越豐富,則創新能力就越強。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是比較強的,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能夠充分運用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概念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將概念中的字眼進行刪改,讓學生運用逆向思維進行思考。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數學課本上有很多知識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所以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學數學第6冊《兩位數乘法》的教學中,有一道題:我們每個學生有2根鉛筆,全班36個同學有多少根鉛筆?假設我們每個同學有12根鉛筆,那么全班36個同學總共有多少鉛筆呢?這道題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這時教師要能夠把握時機,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從而引導出新課——兩位數的乘法。
三、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生天性活潑愛動,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讓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從小學會學習和生活。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實際操作掌握知識,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創設一些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剪紙活動,在學習《面積》一課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根據具體的邊長剪一些長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讓學生之間互相檢查,討論這些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學生一邊操作一邊討論,就可以更熟練地掌握有關面積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具有懸念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四、巧設課堂練習,拓展學生的探究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要的環節,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鞏固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也可以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數學練習題進行聯想,積極地探索,探索出比較新穎的解法。在布置課堂練習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布置練習題,對于學習成績不是太好的學生,則可以布置比較基礎的題目,讓學生夯實自己的基礎知識;對于接受能力比較好的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外,還可以布置相應比較難的題目,讓這些學生進行適當的拔高。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并且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可以急于求成,而是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合理地設計教學,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學生的循序漸進,在教學形式上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通過認真研究和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艷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15):120.
[2]魏運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編輯 李 爭